摘 要:遼河流域水資源監控管理系統是一種動態的交互式計算機輔助決策系統,改變了一般信息系統輔助決策信息的瓶頸狀態,更注重系統的實用性有效性。通過大量豐富的監測數據信息輔助了水資源部門的決策指揮,提高了對水資源科學的管理。
關鍵字:水資源;決策系統;數據庫
Abstract:The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Liao River Basin water resources is a dynamic interactive computer aided decision-making system, it changes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system decision support information bottleneck state, an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practic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ystem. Through a large number of rich monitoring data information ,it helps the water resources sector decision-making, and improves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the water resources.
Key words: water resources;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database
中圖分類號:TV2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104(2012)02-
遼河流域水資源監控管理系統是為了促進遼河流域水利現代化,并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目的,開發的一套新型水資源監控管理系統。該系統以水資源監測為基礎,以現代計算機為手段,以水資源優化調度為核心,最終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通過水資源信息的采集、傳輸、模型分析,及時提供水資源決策方案,并快速給出方案實施情況的評估結果,以確保實現水資源的統一、動態和科學管理,做到防洪與興利、地表水與地下水、當地水與外調水、水質與水量、優質水與劣質水之間聯合調度與管理,確保水資源與社會經濟、生態環境之間的協調發展,以支撐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由于水資源本身及其管理工作的特點,決定了水資源信息數據量大,各要素間的結構和關系復雜,建立水資源信息管理系統為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提供了依據。水資源信息管理系統通過對水資源信息的積累,可及時分析和掌握水資源的數量與質量、開發利用與供需狀況等動態變化,對加強水資源管理的科學性與及時性,提高水資源管理水平,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具有重大的科學意義和實用價值。
1.系統設計依據:
《水文資料整編規范》SL247-1999
《水文自動測報系統設計規定》SLT5051-1996
《水文自動測報系統設備基本技術條件》SLT102-1995
《基礎地理信息要素分類與代碼》GB/T 13923-2006
《地理信息標準數據基本規定》GB21139-2007
2.系統設計原則與數據管理
為更好實現水資源管理系統的預定目標和功能,需要建成一個使用先進、高效、可靠的水資源管理信息化平臺。
2.1系統設計原則:
2.1.1總體規劃,突出重點的原則
遼河流域水資源監控管理系統規模龐大、結構復雜。在系統建設中要遵循總體規劃、統籌考慮、突出重點等原則。
2.1.2適用性與先進性并存的原則
在方便使用的前提下,力求先進、科學,把水資源管理過程中的新思想、新方法融入到系統的開發中,真正做到數據與圖形相融合。
2.1.3易學易用易維護原則
系統最終是為用戶服務,系統開發應考慮不同層次的用戶,系統界面設計友好、操作直觀、簡便、易維護、實用、易用。
2.2數據管理
ArcSDE是ESRI公司推出的空間數據庫引擎,也是ArcGIS系列的核心產品之一。ArcSDE在ArcGIS客戶端應用和底層數據庫之間充當著數據通信的作用,通過它可將空間數據方便地集成到底層RDBNS或PRDBMS中,實現由大型數據庫統一管理空間數據和非空間數據,本系統采用關系數據庫Oracle 9管理空間數據和屬性數據,確保空間和非空間數據的一體化集成。Oracle數據庫是與ArcGIS可以很好地實現掛接,應用靈活,具備本系統所需的數據庫功能,數據維護與修改方便。
2.3系統功能的設計
系統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功能:
2.3.1數據監控
①自動數據分類
自動數據分類首先對遼河流域衛星數據遙感影像進行分析,其中包括遼河流域內相關地區的衛星數據的收集,和對衛星數據遙感影像校正。對衛星影像校正,是通過數據所覆蓋范圍,投影系統、分辨率等信息的輸入,利用系統對遙感影像專題分類。
②實時數據傳輸
數據自動交換,不需要人為干預,交換速度快不會有數據積壓集中傳輸而導致的擁堵現象,所以降低了系統對網絡穩定性的依賴。
③提供可靠性數據
對計算機已經分類的遙感專題,通過人機交互,對已經完成的分類結果進行改錯和更新,提高數據的可靠性。
2.3.2綜合信息管理
①數據庫管理
對龐大而復雜的基礎數據庫、模型數據庫、專業模型庫進行整合。系統規模龐大、信息量多,數據傳輸接口友好,并且對信息存儲、加工、傳輸進行專業化管理。
②運行日志管理
可以對工作人員的工作日志進行管理,包括任務分配等,可以方便地通過網絡對工作人員分發任務,工作人員可以在網上隨時記錄自己每天的工作情況。
③權限管理
操作者權限不同,系統授予的權限不同。
④主動上報管理
系統支持主動詢問和主動上報工作問題,工作記錄等上報方式,上報時間間隔可以設置。
2.3.3實時控制管理
①實時成果輸出
實時把數據成果以各種接口形式的文件及時以各種形式輸出。
②實時數據分析
通過對流域內等諸多要素的監測形成有效的數據管理,運用相應的模型對監測數據、報警數據、影像疊加、操作數據的記錄、統計、對比等進行綜合分析。
③遠程數據管理
將本地ARCSDE連接遠程ORACLE,或是通過遠程機器的ARCSDE來連接另外的ORACLE來達到遠程對服務器數據的管理。
④控制日志管理
對每天服務器的具體操作以日志的形式保存到服務器中,對操作予以記錄。
2.3.4決策輔助系統
①水資源決策
包括水資源預報、水資源管理和調度,在面臨重大的水資源決策時,可以根據所提供的各種預案,包括水資源預報方案等確定能為有關各方所接受的方案,并允許決策者或專家根據自己的知識、經驗進行定性分析與判斷,直接干預方案生成及評價整個決策過程。
②實時調度
在水資源決策后,系統可通過網絡每隔一定時間給下屬單位發出調度指令,縮短了調度時間。
③群決策支持
各位決策者通過本系統在局域網內部進行通信,相互交流,共享存于網絡服務器中的公共決策資源,在某種規程的控制下實現群體決策。
3.結論與展望
遼河流域水資源監控管理系統是一種動態的交互式計算機輔助決策系統,由水資源監測、預報、管理、調度、控制等系統所組成。根據現代水文水資源科學的有關理論,利用當代先進的系統分析,為決策者提供流域水資源管理、調度方案,直接干預方案生成及評價整個決策過程。根據流域水文水資源特點和供用水特征,研究和開發的流域水資源監控管理系統。
參考文獻
【1】卞建民,楊建強,水資源可持續利用評價的指標體系研究,水土保持通報,2000,20(4);
【2】薄燕懷,實施水環境全流域管理的初步研究,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23(4)
【3】何大偉,我國的水環境管理問題與對策,科技導報,1999(8)
【4】胡振鵬,傅春,王先甲 著, 水資源產權配置與管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5】姜文來,初論水資源管理學,中國水利,2004(3);
【6】姜文來,水資源管理趨勢探討,國土資源,2002(7)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