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排水工程是城市、工業企業排水的收集、輸送、處理和排放的工程系統。它是為人們的生活、生產及其相關活動排除廢水的工程設施的總稱,是人類文明進步和城市化聚集居住的產物,是現代城市最重要的基礎工程設施之一,是城市社會文明、經濟發展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因此,雖然排水系統只是城市規劃中的一小部分,然而,對于城市規劃仍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城市規劃是在一定時期內,對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土地利用、空間布局以及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具體安排和實施管理,是一定時期內城市發展的藍圖。城市排水系統規劃是對城市的排水系統在一定時間內的綜合部署以及實施管理的策劃。
2 概況
排水工程是滿足現代工業和民用建筑功能要求,并為人們提供方便、舒適、衛生和安全的生活和生產環境的工程系統。排水包括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降水以及排入城市污水排水系統的生活污水、工業廢水或雨水的混合污水。排水管網是收集和輸送廢水的設施,包括排水設備、檢查井、管渠、水泵站等工程設施。
3 排水系統存在的問題
排水系統包括排污水系統和排雨水系統,我國排雨水問題出現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3.1 落后的城市排水系統沒有得到更好的發展。
隨著近幾年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的發展越來越快,城市化的進展讓城市急劇擴大,但是城防系統卻沒有跟上,這就讓本來就欠缺的排水系統更加落后,城市排水系統出現了“小馬拉大車”的現象,顯得力不從心,出現排水問題是無可厚非的。
3.2政府對排水系統的日常維護與管理方面存在欠缺。
大多數的城市對于排水系統的問題保持著發現一處補一處的態度,認為排水系統不可能處處都做到“十年一遇”的狀況,那樣的話資金投入量太大,沒有必要,認為路面遇到超過標準的雨水,淹一淹就過去了,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這些觀點也影響著政府對排水系統的態度。近年來的城市內澇主要原因是降雨量過大,以及城市排水系統管理和日常維護不到位。
3.3城市路面的硬化現象越來越普遍,導致滲透越來越困難。
經濟的發展使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路面的硬化現象就是其產物。路面硬化澆筑的混凝土把原有的透水地面蓋住了,使原本可以通過滲透來排水的方式遇到了阻礙,使得雨水在路面停留的時間變長,雨水流量增大,容易造成積水。
3.4氣候的變化間接的帶來一定的排水問題。
近幾年來,氣候發生著巨大的變化,極端惡劣的天氣不斷出現,使得原來的城市防護系統出現的問題日益彰顯出來。連降大雨、城市癱瘓使得城市排水系統的問題顯現出來。
3.5大部分城市采用雨污混流的排水系統。
現在,我國大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統使用的是污混流的方式,這種方式污水容易將排水系統堵塞,導致雨水的排放不暢,造成積水,在暴雨時節易出現城市“內澇”。
4 排水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
歸納以上原因,把排水系統做好,解決超標準雨水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困難,我們應從以下幾點入手:
4.1 政府要重視城市的排水系統并且防患于未然。
政府不能僅注重經濟的發展,城市的規模,還應該重視一些看不見但是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極大影響的設施,不要出現“重地表,輕地下”的現象。這不僅是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保障,也是政府工作能力的體現。越是人們看不到的地方,越能檢驗出城市管理者的水平;越是容易被人們忽略的細節,越能體現出管理者的智慧;越是那些貌似不起眼的地方,越能在緊要時刻考驗管理者的應對能力。只有政府重視起排水系統的問題,我們才能更好的解決排水問題。
4.2 做好排水系統的整體規劃。在整體規劃方面可以考慮以下幾點:
4.2.1 規劃規范的提高。應妥善、科學的進行城市污水收集、排放流域的劃分,城市排水系統設施規劃要結合城市總體規劃,從全局出發,統籌安排,使城市排水系統成為城市有機整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根據不同地方的自身狀況來決定,政府嚴格把關,提高排水系統標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決排水問題。
4.2.2 選擇合適的排水系統體制。
根據城鎮及工業企業的規劃、環境保護的要求、污水利用情況、原有排水設施、水質、水量、地形、氣候和水體等條件,從全局出發,在滿足環境保護的前提下,通過技術經濟比較,選擇合適的排水系統體制。應以可持續發展戰略作為指導思想,考慮水污染防治與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水環境保護以及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的協調。對同一市鎮、不同地區可以考慮采用不同的排水體制,對于一些已有合流制排水系統的老城市,改造有困難的,可選用部分分流、部分合流排水系統。在附近有水量充沛的河流或近海,發展又受到限制的小城鎮地區,在老城區街道較窄,地下設施較多,修建雨水和污水兩條管線有困難的地區,或在干旱、半干旱地區,可將雨、污水全部處理的地區等,可以選擇合流制,新建地區的排水系統一般采用分流制。
4.2.3增加排水系統的蓄水功能。
在暴雨襲擊的時候,雨水的排放可分兩路進行,一路通過下水道直接排入周圍的江河湖泊,一路可以進入到排水系統的蓄水部分,補給河道和湖泊,供公園澆花灌草,利用再生的城市污水灌溉農田,或做工廠冷卻水或工藝用水等,這樣不僅緩解了地下排水管網的負擔,還可以加大對雨水的利用。
4.2.4增加滲透地面能力。
增加滲透地面可以緩解城市排水的壓力,是一項既實用又環保的措施。現代城市寸土寸金,我們不可能將所有的地面都換成可滲透的。我們可以對一些地面進行再利用,例如,臺灣已經將很多停車場的地面改用透水地面,一些新停車場甚至就是一片草坪;還有在人行道上可以采用滲水地面。這些方法都能有效地改善排水問題。
4.2.5 建立有效、系統地疏通渠道。
針對不同位置,設定不同的排水渠道。全面規劃,合理布局,應有利于水環境的保護和水質的改善,改善河道水質狀況,維持河道的景觀觀瞻。藥劑師、快速、安全地收集和排放暴雨徑流量與大量積雪,有效地收集、輸送、處理、排放污水,確保城市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
4.2.6建立完善的維護機制。
建立完善的維護機制,包括定時維修檢查、定時清理、出現問題時能夠快速有效地解決問題,提高養護工作的效率,保證排水系統全線正常工作。
綜上所述,對于排水系統的規劃是一項重大而艱巨的任務,它不僅檢驗著一個城市的整體規劃是否合理,還與人們的生活質量息息相關。重視排水系統,合理規劃排水系統,才能真正的體現一個現代化都市的良好面貌。讓我們共同努力,建立合理的排水系統,改善我們的生活環境,加快城市的發展。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