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是課堂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科目,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會根據各個班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教學,學生與學生的性格都不相同,這就需要教師均衡對待。本文是一篇中學數學研究投稿的論文范文,主要論述了讓自信心與數學課同行。
摘 要:“自信是人生成功的一半。”一個人有了自信就有了無限的希望,自信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通道。小學生可塑性強,是形成自信心的最佳時期,教師應該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數學課也能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
關鍵詞:數學,自信心,鼓勵,實踐
在數學課堂中,面對老師的提問,有的學生積極思考,大膽地舉手發言,在同學和老師面前落落大方,思路清晰,語言響亮流暢;有的學生膽小不敢舉手回答,在同學和老師面前滿臉通紅,結結巴巴。為什么他們在課堂中的表現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呢?關鍵的一點是學生是否充滿自信。
美國思想家愛默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也有人說:“自信是人生成功的一半。”就是說一個人有了自信就有了無限的希望,自信是走向成功的重要通道。
由此可見,自信對于每個人來說是多么的重要。對小學生來說自信就顯得更為重要,因為小學生的可塑性強,是形成自信心的最佳時期。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小學生的自信心?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鼓勵表揚是樹立自信心的良方
以賞識教育聞名的周弘老師提倡:優點不說不得了,缺點少說逐漸少。其意思就是說要改變對學生的評價方式,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不論學生在課堂,還是課后的哪方面付出了努力,克服了困難,取得了進步或是取得了良好成績時,哪怕是微乎其微的進步或成功,也要及時對學生豎起大拇指,投以贊許的目光,對他們給予及時的表揚、適時的贊賞。
教師對學生說的話無非是“你的作業做得真好”、“你回答得真棒”、“你的解法真妙”、“你這次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你真了不起,這種解法,老師都沒有想到”等,但卻能讓學生感覺倍受老師的重視,嘗到成功的喜悅,對自己的能力擁有充分的自信,產生建立自信心的強大動力。往往教師一個表示鼓勵的動作、一個表示肯定的表情、一句溫暖學生心靈的話語,都足以使學生信心百倍。學生自信起來了,就會更加努力,從而獲得更多的轉化契機,促進學生積極向上發展。
因此,對學生多鼓勵多贊揚,讓學生的閃光點“亮”起來,這是樹立學生自信心,去除自卑心理的最好良方。
二、實踐活動是培養自信心的陣地
教師要創造機會和條件,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教師要注意挖掘學生的潛能,給學生更多的鍛煉機會,讓他們在實踐活動中看到自己的長處,從而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比如,教師在課堂提問時,可以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選擇不同水平的學生回答,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在同學們面前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布置的作業也可以分為必做題和選作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去完成作業,學困生可以不做選做題;平時安排學生參加活動時,可根據學生的不同愛好、特長,安排他們不一樣的活動。這樣的活動有口算比賽、計算題比賽、應用題比賽、制作教具比賽、數學知識手抄報比賽、講數學故事比賽、制作手抄報、奧數競賽等。讓每一位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的個人愛好,凸顯自己的個性特長,這樣學生的自信就自然而然地產生了。
實踐活動讓學生有機會表現自己,發揮能力,還能激勵學生不斷地提高,對增強學生自信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讓學生的自信心增強了,使他們看到自己的亮點,清楚地認識自我,那么,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才會有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原動力去發展自我,成就自我。
三、有效預習是奠定自信心的基礎
數學學科的知識具有連貫性和層次性,新知識總是在舊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作為數學教師一定要指導學生掌握預習的方法,課前安排學生去預習新課,就能使學生對新課的內容有大致的了解,對新知識做到心中有數。
學生課前有效預習新課內容,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收獲。那么老師在課堂上提出不同層次的問題,學生就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掌握情況去選擇回答。這時教學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照顧到各種層面的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學習中來,在預習的基礎上,通過認真地思考問題,就能或多或少地解決問題。問題解決了,就有把自己的思考過程和結果告訴大家的念頭,進而積極主動地去回答問題,爭取機會表現自己。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就不會被動地聽課,甚至出現一問三不知的情況,更不會出現因為“不會”而“不敢”回答問題,最終導致“不想”回答問題的現象。
通過有效預習,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喚起學生“我能行”、“我能解決這個問題”的信心,并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保持著這種動力,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鍛煉,讓絕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有話說,想回答,為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對學生而言,擁有自信就擁有一種良好的人生態度,擁有更大的發展潛能,它將影響學生的一輩子,讓他們終身受益。只要我們多注意教學的方式和方法,多給學生激勵和贊揚,定能讓自信與孩子相伴。讓學生的自信心培養與我們的數學課堂同行。
相關期刊簡介:《中學數學研究》辦刊宗旨:密切聯系中學教學實際,結合國家頒布的中學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和教育學、心理學原則辦刊,以提高中學數學質量。內容涉及:有關中學數學的教與學、教材與教參、考試與試題、理論與實踐、問題與解答、數學教育與數學文化、數學史、中學數學的思想方法與高等數學背景、初等數學、競賽數學、趣味數學等研究與應用方面的文章和有關資料。讀者對象:全國廣大中學數學教師、中學生以及關心中學數學教育的數學工作者、數學愛好者等。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