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發展是多元的,語文教育的內涵是豐富的。新課程改革下的語文課堂教學,應倡導自主、合作、分層探究的學習方式,構建自由民主的課堂。通過創設民主、開放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構建高效的學習平臺,營造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真正貫徹好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給學生充足的發展時空,讓學生在生動、活潑、民主、寬松的氛圍中高效率地學習,最終打造高效的語文課堂。
《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突出反映廣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新理論、新觀點、新方法和新經驗,探索教育教學改革過程中的新思路、新特點。以“科學新穎實用”為辦刊目標的綜合性教育類學術刊物,進一步推動基礎教育的發展,促進教育教學。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不斷的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在教育領域中,信息技術下的微課以其短小精悍、資源多樣、成果簡化、靈活便捷等特點迅速滲透到課堂教學中。中學數學教學是一門既抽象又難學的課程,有些中學生由于數學基礎差,自主學習能力弱等原因,往往覺得數學學習十分困難,甚至厭倦,最后影響到數學學習成績。所以,如何利用微課形式改變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提高學習效率是中學數學教師目前必須認真探究的問題。
一、當前中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目前,大多數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注入式的教學模式開展數學教學,使學生成為學習的機器,機械地接受教師所灌輸的知識內容,難以對數學學科產生興趣,更不用說數學能力和數學素養的培養了。當前中學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為:
1.教師仍占據課堂主體地位,學生參與度不高
數學學科由于本身的枯燥和抽象,導致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缺乏興趣。而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課堂上教師常常依據自己的經驗和見解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傳輸給學生,忽略了學生的想法和感悟,根本沒有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調動起來。為了在固定的時間內給學生傳授盡可能多的知識,教師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整節課被安排得滿滿的。每上一次數學課,不僅教師講得累,學生聽得也累,難以真正參與其中,教學效果不理想。
2.教學方法和手段單一落后,課堂教學難以高效
數學教學方法的單一和滯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創新教育的實施。有些教師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在教學中仍然采用傳統的備課、上課手段,這種方式雖然節奏適中,易于學生理解和吸收,但是不夠直觀,教學面窄,使學生感到課程知識抽象難懂,不僅耗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生學起來沒有興趣。
3.評價考核手段尚未完善,激勵作用有待發揮
以往的數學學科考試過于死板,題型常規化,考察的是對相關的概念、定理的理解與記憶。這種考核很容易使學生去死記硬背,不能夠真正理解數學的本質,也使得教師不能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加上教師評價方式的單一,只能以考試成績取人,教學質量沒能得到全面、客觀的評估。
二、微課的教學特點與意義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微課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種重要補充和資源拓展。教師只有對其有深入的把握,才能在教學中運用好這種教學模式。
1.微課的定義
微課是基于“微學習”而建設的“微內容”,它是為了使學生在自學時能夠獲得最佳的效果,基于教學設計和課程標準,以微視頻的形式,將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某項技能所進行的教學活動展示出來,視頻時間一般控制在 5-15分鐘。作為信息時代的產物,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微課以見微知著,以小見大為理念,具有位微不卑、課微不小、步微不慢、效微不薄的特色,而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僅能夠突出課程的教學精華和老師的教學特色,而且還可同時將教學課件、教學設計和教學反思整合在一起,形成系統化的教學支持資源。
2.微課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意義
微課以其移動化、短小精悍、交互性強、資源容量小的特點,既符合中學生的學習要求,又符合數學課程教學的要求。它對深化新課程改革具有重要意義。
(1)滿足不同層次學生需求。微課以小視頻作為主要載體,并提供由教學課件、師生互動及課后習題等多種資源構建的教學環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得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料。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不用對某個知識點進行多次重復性的講解。對于那些基礎較差,上課期間沒有聽懂卻又羞于提問的學生,也可以根據他們自身的實際情況而選擇相應的微課視頻,從而解決他們在學習上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自主能力。與此同時,微課的在線交互功能還能夠讓教師及時的發現學生們的不足和疑惑之處,便于老師對學生進行課外輔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欲。
(2)學習方式多元化。將微課這一模式引入數學課堂,使得學生的學習方式多元化,網頁、微信等都可成為學習交流的平臺,手機、電腦等都可成為學生的學習工具。這種開放直觀學習方式符合互聯網時代下成長的中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生可以通過手機等移動通訊設備進行移動在線學習,根據學生自身的需求選擇他們所想學的內容,完成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在最大程度上的將老師從課堂中釋放出來,使其能夠有更多時間為學生解疑和進行學習上的指導,調動學生積極性,發揮學生的潛能,讓學生通過獨立探究和共同協作完成學習任務,成為學習的主體。
(3)增加學習時間與空間,彌補課時不足的問題。數學是一門既抽象又難學的專業課程,要想在規定的課時中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是很困難的,然而課程的課時是固定的,教師又不能隨意的增加,導致教學的成果并不盡如人意。而微課的引入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將微課引入教學中,學生可利用微視頻隨時隨地反復地觀看,彌補教學課時不足的缺憾,從而提升教學效果,有益于學生的深度學習。
四、基于微課的數學教學模式改革
數學學習要求學生掌握一定的數學思想,具備較強的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若想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必須對微課進行科學的設計。
1.選擇合適的微課主題
微課最大的特色就是短小精悍,它并不是課堂的整體實錄,它需要在5-10分鐘的視頻中呈現出一節課時長乃至更長時間的內容,要在很短的時間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激情,讓他們通過觀看視頻就能對所講解的知識點有很全面且透徹的理解。因此,對于難懂、枯燥的數學學科來說,選擇合適的微課主題尤為重要。
2.剖析微課課程
在確定微課主題之后,首先需要對要錄入的數學知識進行詳細的剖析,如知識點分析、學生需求分析等,并在此基礎上確定微課的教學目標。
3.微課課程設計
根據所確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將教學各要素優化安排,進行教學設計,要做到知識點的邏輯聯系和保證教學內容的完整性。另外,將教學資源的最大化的應用,盡可能多的收集電子圖片,音頻等有關資料,將所收集到的資料加入到視頻之中,增強視覺與聽覺的沖擊力和表現力,從而引起學生對于視頻中所授知識點的好奇心,有益于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和掌握。
4.實施微課教學
基于數學學科特有的特點,微課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如探究式教學、案例教學法和討論式教學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實現在輕松、有趣的氛圍中主動學習,主動探究,主動獲得知識。。
5.效果評估
課堂教學完成之后,學生可在閑暇時利用微視頻來鞏固課堂上學習的內容,從而進一步加深對所學知識點的理解。學生若在復習階段遇到不懂之處,可以先參考教學課件和案例,實在無法解決時可以將問題提交到師生互動交流平臺讓教師幫忙解疑。微課學習結束之后,學生通過微測驗對課程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及時了解自己的不足之處,并加以改進。最后,依照學生所反映的學習上的難點和相應的評價信息,教師及時地對微課進行補充和完善。
將微課引入中學數學課堂,并促進數學課堂教學改革是一項需要耐心的工作。教師只有認真領會其中的精髓,并運用自己的教育機智去實施,才能使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鋪開,才能將教師從枯燥無味的工作中解放出來,學生從中獲得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謝霞.基于微課的課程教學改革研究[J].中國信息化教育,2015,(10).
[2]李愛珍.基于微課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課程研究[J].湖北職業學院學報,2015,(02).
[3]孫麗梅,吳華.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的數學微課教學[J].科教導刊,2013,(1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