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能力等的差異客觀存在。正視、尊重、服務于這種差異的差異化教學,是當下初中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此,本文從對差異化教育理念的認知角度出發,對其措施采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差異化教育;措施
在初中數學教學實踐中,關注學生因多種因素造成的差異化表現,正視差異、尊重差異,采取分層教學模式,根據不同類型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措施,服務其學習需求,正日益引起一線教師及研究者的注意。為此,正確認知差異化教學的理念并采取合理措施開展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實踐,也就成為對數學教師的必然要求。
一、差異化教育的理念與作用
1.實施差異化教育的原因
教學實踐中會發現,學生從初一開始,對抽象性特征明顯的數學課程的學習就已經出現較為明顯的分化。這一點在初二年級學生身上,表現得更為明顯。究其原因,學生的天資稟賦、學習基礎、家教、性格、情商等多方面因素綜合在一起,在數學學科上被凸顯;表現在學生的學習成績上,就是分數高低的明顯分化,有考試得滿分的學生,也有不及格甚至得分為個位數的學生,其背后則是學生數學學習基礎、能力等的差異。
2.實施差異化教育的應有態度
學生數學學習的差異化是普遍存在的,但這絕不意味著在部分表現優秀的學生之外,另一部分學生的智力就是低下的,他們只是不擅長數學學科的學習,甚至只是學習方法缺失而已。這種情況下,教師對差異化的正視與尊重,就成為這部分數學學習表現不如人意的后進生的“救命稻草”。比如教學過程中的適度傾斜,盡量采取適合這部分學生需求的教學方法、提供恰當的學法指導、及時提供困難問題解決中的幫助、指導優秀生與這部分學生進行結對幫助等。教師如此操作,正視、尊重、服務這種差異化存在,其最終目的正是為了縮小這種差異。
3.實施差異化教育的作用
對優秀生,教師采取差異化措施有利于他們更好地在數學學習方面獲得更加具有針對性的輔導、拓展與進步。但這種差異化教育的更為重要的作用,是針對后進生而言的,一方面,教師所采取的極具針對性的教學措施,有助于這部分學生對自我的學習缺陷、學習能力缺失等進行針對性建設,這對于改進學生的判斷、推理、歸納等數學思維與數學能力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在針對性學習輔導下,學生在數學成績提高之余,也會感受到來自老師和同學的關心、幫助等,這對于融洽師生關系、親密同學關系、提高學習自信心與積極性亦大有裨益。
二、差異化教育體現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具體舉措
1.分層與分組教學
學生分層主要依據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等進行劃分,如傳統的優秀生、中等生和后進生;而分組教學則在考慮知識基礎與學習能力的同時,還會考慮到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心理素質、同學關系等。兩者結合則在于既考慮到教學活動開展的便宜性,也考慮到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目的的實現與教學目標達成。如教師在分層教學、側重對優秀生或中等生進行能力培養后,則可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分組教學來實現不同層次學生間的結對幫助與輔導,或者適應問題解決的實際需求而分擔各自能力范圍內的學習任務。事實上,教材內也常會有需要學生間通力合作但對參與方能力需求不同的問題出現,這種實際需求下,組內各成員依據能力的不同分擔不同的任務,既是對各自能力的肯定,也會在同伴影響中促進后進生的數學學習活動開展。
2.教學目標與作業設置
差異化教學必然承認教學目標設定上的差異化,即教師教學在達成課標規定最基本的教學目標外,對不同能力學生的目標達成必須要從學生的學情實際出發,由低到高,依次提高要求。以教學“絕對值”一節為例,于絕對值法則的鞏固與拓展,對應后進生、中等生和優秀生,其掌握程度則應是:(1)了解該法則,能初步運用解決相關問題;(2)在前者基礎上,要了解絕對值的代數意義并能運用解決相關問題;(3)在前者基礎上,還要初步掌握數學分類思想,并初步應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與之相關,不同類型學生的練習題與作業習題設置也應是分類、分級對應的,并應明確與習題解決相關能力的需求,鼓勵學生在完成相應層級習題的基礎上向上一層級習題進發,激發學生的向上心與努力的學習意志。仍如前例,依次對應不同層級學生就應是:能夠正確求出三種類型數,如|0|、|9|、|-5|的絕對值;能夠正確認知絕對值的代數意義,如a分別為正數、負數和0時的絕對值;能夠正確計算類如“已知|x|=5,|y|=3,求x+y的值”的題目。如此,題目難度設置就是合理的。
3.考試與教學評估
當前的數學考試,尤其是中考,所關注的只有分數一項,但數學課標對于學生評價的“主要目的”之表述是“全面了解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和結果”,并在教學建議中明確表示要“體現……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和“恰當地呈現和利用評價結果”。也就是說,遵從課標評價要求與建議,在學生成績——即課標之謂“結果”外,還應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尤其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即在等級評價之外,還應采取描述性評價來關注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體現出的數學學習的情感、意志、信心等內容,并采取激勵、引導、鼓勵等飽含正能量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呈現。這就會在事實上給予不同類型和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以切合其數學學習實際的評價,也在事實上踐行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
總之,正視、尊重并服務于學生學情實際的差異化教學是教學實踐中的現實需求,這種需求體現在教學活動中更多的是一種針對性教學。為此,教師通過多種方式了解這種差異并采取合理、科學的措施,全面提升整體教學水平,殊為重要。
【參考文獻】
[1]王宏穎.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應用差異教育的研究[J].教育(文摘版),2017(09):163-163.
[2]管彥民,張世相.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應用差異教育的研究[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6(02):54-56.
推薦閱讀:《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雜志由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北京教育網絡和信息中心(北京電教館)聯合打造,是中國教育類核心期刊、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指定會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