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項目的建設施工都要做好風險防范工作,才能保證項目的順利開展,本文主要提出了幾點風險的管理與防范措施。
《管理科學》1987年創刊,國內外公開發行。自創刊之日起,以服務于經濟發展為辦刊宗旨,以適應經濟改革的需要面選題、設欄以一片愛心為讀者服務,受到廣大讀者的歡迎。本刊在國內經濟管理刊物中獨具特色,被臺灣地區列為大陸重要的管理刊物之一,曾十次榮省、部、國家級獎勵。
隨著全球經濟的放緩以及歐債危機的產生,在目前的形勢下,市場的競爭必然越來越激烈,由于我國人工成本的上漲,各種材料信息平臺的建立,使得建安材料的市場價格更加透明,建安企業則由以前的暴利向薄利的轉變、工程的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細化的轉變。不確定性因素的增加,使得風險也越來越大,甚至影響到一個項目的成敗,因而風險的防范與措施就顯得尤為必要,就工程項目而言,可以簡單地分為三個階段:一、方案與設計,二、招投標,三、施工階段。本人簡單的從以上三個階段簡述風險的管理與防范措施。
風險是指在某一特定環境下,在某一特定時間段內,某種損失發生的可能性。風險是由風險因素、風險事故和風險損失等要素組成。也可以說是在某一個特定時間段里,人們所期望達到的目標與實際出現的結果之間產生的偏離稱之為風險。由于工程項目具有:1、大額性;2、單一性;3、周期較長;4投資較大等特點,所以風險管理就顯得尤為必要。根據工程項目的特點,將工程項目簡單的劃分為設計、招投標、施工三個階段。由于這三個階段的特點不同,因而其所處的風險也不盡相同,為了減少風險帶來不必要的損失,就必須事先針對其不同的階段,通過對市場研究以及政治環境、安全、人工、機械、材料等相關因素的風險預測分析,做好有針對性的防范預案。
1、 設計階段的風險管理
設計階段的是形成工程造價的最主要的階段,此階段占工程造價總額的70%以上,因而此階段的主要風險為功能分析,防止出現功能過剩的現象發生,應保證其功能適宜,經濟合理,技術先進適用,減少成本增加的風險。為此此階段的防范措施為:
1.1、推行限額設計的競爭機制,使其良性循環:由于限額設計是控制工程造價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因而必須做好限額設計的管理工作切實落實項目經理責任制,使項目經理承接相應的工程設計以后,落實設計不同的階段的設計概算或設計估算的比例,完成其施工圖預算,對于突破設計概算或設計估算現象的發生,要重新進行功能分析,剔除多余或過剩的功能,使之控制在設計概算或設計估算的范圍之內,從而使投資成本增加的風險減少;
1.2、落實經濟管理責任制;根據國家計委的相關規定,落實因設計單位的錯誤、漏項或提高標準使之功能與成本不匹配而造成成本增加而扣減工程設計費的規定,防止因設計原因引起費用增加的風險;
1.3、加強設計變更的管理防止出現索賠的風險;落實設計單位派設計代表到施工現場,根據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做到事先預控,讓設計變更只發生在設計階段,并且再變更前進行功能分析和成本的比較分析,以減少由此引起成本增加的風險。
2、招投標階段的風險管理
由于承、發包商的信息不對稱性使得在招投標過程中存在著發包方式和類型選擇正確的風險。由于招標投標是一種有序的市場競爭交易方式,也是規范選擇交易主體、訂立交易合同的法律程序。同時招投標的原則是:公開、公平、公正、誠實信用,招投標又有著競爭性、程序性、規范性、一次性、技術經濟性等特性。使得招投標階段的風險的管理尤為重要。其風險主要有:
2.1.招標方式風險及防范
2.1.1我國招標的有公開招標和邀請招標二種方式,那么也就存在著二種風險:即公開招標風險和邀請招標風險
1)、公開招標風險。業主或者委托招標代理機構通過報刊、雜志、網絡等媒介在一定范圍(全國、全省或全市)公開發布招標公告,凡符合招標公告規定的條件且愿意參加的承包商均可參加投標。其優勢是業主可以從眾多的投標者擇優選取信譽好、報價合理的承包商,以獲取較高工程質量和較低工程造價。其劣勢就是資格預審及評標工作量較大,費用支出多,時間較長的風險,由于投標人眾多,有可能導致對投標人的了解不夠全面,選錯承包商。從而導致協調困難風險以及合同履行中承包商違約的風險。
2)、邀請招標風險。業主根據項目自身要求和所了解的承包企業情況,邀請 5 家左右具有相應資格、信譽良好的承包商參加投標。其優點是,業主可以減少招標工作量、節省招標費用開支和縮短招標時間以及降低合同履行中承包商違約的風險,其缺點是限制了競爭范圍,可能失去獲得更低報價,并失去在技術上更具競爭力的潛在承包商的機會。
2.1.2招標風險的防范的措施
1)、業主根據工程規模、工程特點和工程性質等條件,并結合業主自身招投標管理能力(有相關技術、經濟和管理人員和編制招標文件、審查投標單位資質、組織開標、評標、定標的能力),確定合理招標范圍和招標方式。
2)、采用公開招標方式招標時,則對投標單位進行資格預審,并就投標人的技術、經濟和管理能力進行考察,綜合評定投標人的綜合能力能否滿足招標工程的要求。
3)、制定經濟合理工程標底,并考慮工期目標、質量目標、健康安全環境目標、各種價差因素的影響,確定經濟合理的取費標準。
4)、經評審的最低價作為第一候選人,而不是以最低投標價作為第一候選人。評標著重技術、經濟、業績、信譽、施工組織管理、投標報價等幾個方面的綜合能力,并以百分制計分。
5)、在招標文件中明確承包商應提供可靠履約擔保。
2.2 合同方式風險
由于合同條款不完整,敘述不嚴密,或部分條款違法,就存有“陷阱”,在執行中可能給發包商造成損失的可能,這就是合同不完善風險;合同的條款約定引起的風險,即純合同風險。建安工程承包合同按計價方式分為三類:總價合同、單價合同和成本加酬金合同,成本加酬金合同在實際過程中使用較少,其風險在此略過。
2.2.1 總價合同風險
總價合同也稱作總價包干合同,即根據施工招標時的要求和條件,當施工內容和有關條件不發生變化時,業主付給承包商的價款總額就不發生變化。總價合同又分為不可調值總價合同和可調值總價合同:
1)不可調值總價合同。以圖紙及有關規定、規范為基礎,承發包雙方協商一個固定總價,一次性包干,在合同執行過程中,承發包雙方均不能因為工程量、設備、材料價格、工資等變動和地質條件變化、惡劣氣候等理由,提出對合同總價變化的要求,除非設計、設施和工程范圍有變更,才能隨之相應調整。對發包商來說,存在由于圖紙和說明書不夠詳細,未知因素較多,或材料市場價格極不穩定,承包商會加大不可預見費,用來消除不確定因素給其帶來的風險,因而提高工程項目報價,而且業主也喪失了因設備、材料、工人價格下降而引起的工程成本降低的機會。
2)可調值總價合同。承發包雙方以圖紙、招標文件及有關規定、規范為基礎,按照當時的市場條件形成的價格,在合同履行過程中,由于不可預見的市場以及其他等原因而導致的工料成本變化,通過調價條款予以調整。它的實質是較小風險由承包商承擔,較大風險由雙方分擔或由業主承擔。
2.2.2 單價合同風險
在施工圖不完整或工程項目內容、技術經濟指標不是很明確、由于工期的原因,需要盡早的開工的工程,一般采用單價合同。單價合同分為估算工程量單價合同和純單價合同
1)估算工程量單價合同。發包商委托相關專業單位出具工程量概算表,列出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承包商按相關專業單位列出分部分項工程量清單填報單價,最后結算按照實際完成工程量計算總價。該合同發包商承擔的風險相應較小,但在實踐中發包商往往很難精確確定工程量,如果變更大,且被承包商利用,往往會造成較大的經濟損失。
2)純單價合同風險。業主僅開列有關分部分項工程范圍、名稱和計量單位,不對工程量作任何規定,由承包商逐項填報單價,經雙方磋商后簽訂單價合同,工程竣工后,按合同單價和實際完成的工程數量結算工程價款。采用此種合同形式不利于業主控制工程成本,容易引起因工程量不確定、單價不合理而引起的成本風險,同時,對于工程費在不同工種間分攤以及不易計算工程量的工程,易產生相關索賠事件。
2.3 合同風險的防范措施
2.3.1、對由于合同條款不完整,敘述不嚴密,或部分條款違法引起風險,可以通過補充、完善合同條款,提高合同管理人員素質,而將風險轉移給承包商或消除掉;對于合同的條款約定引起風險,即純合同風險,則根據工程特點通過合同選擇來回避和轉移風險。
2.3.2、不可調值總價合同一般適用于工期較短,對工程要求非常明確的建設項目,通過盡可能明確分部分項工程內容、范圍及工程量,提供完善的設計圖紙來降低這種合同方式風險。可調值總價合同適用于工期較長,對工程內容和技術經濟指標規定很明確的項目,則在合同中約定相應的調價公式來降低風險。
2.3.3估量工程量單價合同方式一般適用于工程性質比較清楚,但其任務及要求標準又不能完全確定的工程項目,目前在實踐中國際上采用較多。對于估量工程量單價合同業主可以通過規定工程量極限變動幅度,當工程量變幅超過極限幅度時,才允許適當調整單價來降低風險。純單價合同方式適用于沒有施工圖,工程量不明確,卻又急于開工的緊迫工程項目,業主可通過盡可能明確分部分項工程內容、范圍及工程量,提供完善的設計圖紙來降低其風險。
3、施工過程中的風險管理
3.1、由于施工過程中的成本分為三個部分①材料費;②人工費;③機械費;而材料費則占其工程造價的60%~75%,所以施工過程的風險防范的重點則為材料的采購以及存放的風險防范,對于大宗的材料采購采取招投標的方法,使其出現良性的競爭,在合同文件中明確因材料的質量、供應等方面原因造成的損失,有向供應商索賠的權利,從而減少因材料而引起風險。對于承包商或施工企業來講,由于其長期從事專業施工,對于某些材料有長期的需求,因而在某些材料的供應上與供應商形成或達成一個長期合理的價格,從而避免材料由于市場發生較大變化帶來的風險。
3.2、在事前制定各種資金使用與管理的預案,當風險不可避免時,達到減少損失的目的。如材料采購采取不同的供應單位。由于單位不一樣,則風險不一樣,且不會相互影響,從而避免了風險帶來的損失,這就是所謂的風險分散,在事前將風險予以預估量化,在過程分中跟蹤,監控。使風險減少,再有就是風險轉移,風險轉移并不是惡意或用卑劣的手段的將風險轉嫁給其他單位或個人,由于企業不一樣則風險也就不一樣,這是因為其他單位或個人所處的地理位置不一樣,所處的環境不一樣或政府相關的條件不一樣等等因素,風險也就不一樣。所以在事先進行仔細的分析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有效的做到風險的轉移。
3.3、在財務方面則可采取保險、風險準備金、自我保險等措施進行風險的防范,保險則是通過事先進行風險的可能性分析,對于可能發生風險概率較大的項目進行保險,從而將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在風險的從準備進方面事前進行調研、分析、預測、評估等方法在計劃中預先準備一筆風險費,費用的金額為風險損失乘以發生概率。
3.4、由于人工費在工程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機械費只是在某些特定的場合下所占的比例較多,如:大型的設備安裝等,因而我們只需在工程的管理過程中按照工程施工的過程進行動態的管理,并在施工前仔細分析,合理安排各關鍵施工工序,保證其人工機械的有效的銜接,不產生人工、機械窩工現象的發生,則能使其人工以及機械的使用成本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中,以減少成本增加的風險。
4結束語
總而言之,由于風險的不確定性和損失的不確定,因而在工程項目的管理過程中必須事先對風險進行預測、分析,并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才能盡少的減少風險帶來的損失使企業的利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簡華晉.建筑項目的風險管理[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09(6)
2、項目管理中的風險管理分析[J].工程建設與設計,2003,(12).
3、邱苑華.現代項目風險管理方法與實踐[M],科學出版社.2005
4、王煉.完善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的措施[J].管理科學,2004,21(3)
5、王鵬.工程項目風險管理理論的演進[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2004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