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紀以來,中俄兩國服務貿易發展迅速,從服務貿易結構來看,兩國在諸如交通運輸、旅游等傳統服務貿易中所占的比重較大,在具有高附加值的如特許權和許可證使用費、個人文化和服務等領域所占的比重較小。因此,在“一帶一路”和金磚機制的背景下,兩國應該在旅游業、運輸業、教育業、通信業、勞務和工程承包等領域展開廣泛的交流與合作,共同促進兩國服務貿易的增長。
《中國化工貿易》擁有中國化工貿易界權威的綜合性雜志,中央級刊物,擁有良好政府、專家資源及海內外學術合作關系,良好政府背景及政府關系強大政府、學術專家隊伍。豐富、專業化辦刊經驗及成功實踐,數十年化工領域辦刊經驗。
一、引言
20 世紀后期,服務貿易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逐步加大。據世界貿易組織統計,2012-2014 年全球國際服務貿易出口平均增速為 7%,高于同期世界貨物貿易 2.4% 的增長率。2016 年世界服務貿易總額達到了 96767 億美元,約占全球貿易總額的 23%。自 2001 年我國加入 WTO 以來,我國對外貿易開始飛速發展。隨著“引進來”“走出去”戰略的并行擴大,我國貿易結構不斷改善,對外開放水平持續提升。2008 年金融危機發生之后,全球經濟停滯不前,各國開始探索新的國際經濟合作方式。俄羅斯的經濟一直以來都過度依賴于能源出口,近年來開始增加對服務業的投資,注重發展服務型經濟。
二、中俄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 一 ) 中國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2017 年中國服務進出口總額為 46991.1 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去年增長 6.8%。其中,出口 15406.8 億元,進口 31584.3 億元,服務逆差 16177.4 億元,與上年基本持平。2017 年我國服務出口增幅達 10.6%,是 2011 年以來出口的最高增速,出口增速比進口增速高 5.5 個百分點,7 年來我國服務出口增速首次高于進口。
從貿易規模來看,除個別年份外,我國服務貿易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一直保持上升的態勢。 2005 年至 2015 年間,服務貿易的比重由 11.3% 上升到 16.4%。2016 年我國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持續擴大,貿易總額達到 6571.08 億美元,在世界排名第二位,僅次于美國;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比重達到 17.8%,創下新高。然而,服務貿易總額在穩步增加的同時,逆差也在逐年擴大,從 2005 年的 53.74 億美元到 2016 年的約 2426 億美元,增長了約 44.8 倍。
從貿易增速來看,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我國服務貿易增長都十分迅速。一方面原因是我國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推動服務產業的進一步優化升級;另一方面是國家著力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服務貿易創新發展的政策。2016 年,我國服務貿易延續增長態勢,進出口貿易額增長 1%,服務貿易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三、中俄兩國服務貿易測度分析
(一)服務出口的國際市場占有率
服務出口的國際市場占有率 = 服務出口的總額 / 世界服務出口總額,表示一國或者地區服務出口在世界市場上所占的比重,能夠反映一國或地區服務出口的整體競爭力,服務出口的國際市場占有率越高,則該國的服務出口競爭力越強。表 4 為中國和俄羅斯 2010 年到 2015 年服務貿易出口的國際市場占有率的比較分析。
四、中俄服務貿易發展潛力
(一)旅游業
俄羅斯地理上距離我國比較近,旅游資源豐富,是我國旅游出口的重要客源國。根據俄羅斯聯邦旅游局的數據,2017 年中國通過免簽方式赴俄旅游游客人數超過 90 萬人,同比增長 20%。另據俄羅斯旅游署統計數據,2017 年赴俄中國游客量同比增長 14.7%,達到 147 萬人次。俄羅斯通過“友好中國”“紅色旅游路線”以及“絲綢之路”等跨區域項目,以及便捷的簽證辦理手續等旅游服務,為兩國旅游業發展持續增加動力。
(二)運輸業
2014 年,國際鐵路聯運通道項目啟動,以擴大兩國鐵路客貨運量。2015 年,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中俄跨國高鐵建設項目順利啟動,進一步便利了兩國的貿易往來。同時跨境公路大橋也在建設中。2016年,中俄雙方達成了建設琿海高鐵的協議,不僅促進雙方運輸業和貨物貿易的發展,同時也極大地促進了中俄旅游業的發展。2017 年 5 月,中國航協和俄羅斯航協簽署了《航空運輸協定》,這一協定將有利于加強中俄兩國的互動交往,推動兩國航空運輸更快發展。
(三)勞務和工程承包
俄羅斯官方統計資料顯示,中國赴俄羅斯的勞動力主要分布在莫斯科、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總量近幾年起伏不大,保持在 10~ 20 萬人之間。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與俄羅斯勞動力不足、勞動資源需求大的特征形成了優勢互補,有利于推動雙方在農業、能源開采和森林開發的諸多領域展開了廣泛的合作。
(四)教育
在“一帶一路”和金磚機制的背景下,中俄兩國教育合作日益深入,兩國留學人員數量逐年增加。據統計,2016 年在中國留學的俄羅斯學生近 1.8 萬人,中國學生赴俄羅斯留學達 3 萬多人。同時,雙方各類長短期交流人員數量約 3 萬人次。截至 2016 年,中俄留學人員總規模達到 7 萬余人,雙方政府將繼續推動兩國的教育交流,預計到 2020 年雙方留學人數將達到 10 萬余人。
此外,漢語熱在俄羅斯逐漸升溫,根據俄媒的報道,俄羅斯有近 120 所教育機構開設了漢語課,學習漢語人數多達 1.7 萬,并且計劃在 2020 年實施“漢語考試”模式。同時,中俄的高校在高等教育領域也擴大了合作的深度和廣度,通過各類教育合作交流,雙方互相吸收優質的教學資源,提高了教育質量。
五、結束語
中俄作為金磚機制下兩個實力較強的國家,應該充分利用“一帶一路”倡議和金磚機制帶來的有利時機,積極挖掘雙方服務貿易潛力,拓展服務貿易領域。不僅在傳統的服務貿易部門開展合作,更應該在一些新興的高附加值的領域,如金融業、特許權和許可證使用、個人服務和文化等諸多領域展開交流與和合作,共同促進兩國服務貿易均衡互惠發展。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