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體育
陽光體育”是在2006年12月23日第一次全國學校體育工作會議上提出的。眾所周知,近二十年來我國學生體能指標持續下降。從事高校體育教學二十年來,深刻地感觸到學生身體素質逐年下滑及其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嚴重地影響到了高校體育工作的正常開展。但現行高考制度下,在中學真正開展“陽光體育”還是有些困難,因此,大學體育就兼具“補課”的功能。那么在高校構建陽光體育與終身體育緊密銜接的課程體系就具有緊迫性、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高校體育是陽光體育與終身體育重要契合點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指出:“使大多數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是高校體育課程的發展目標之一”。“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基本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基本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能夠編制可行的個人鍛煉計劃,具有一定的體育文化欣賞能力.”
(一)陽光體育與終身體育的內涵
從2007年開始,結合《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的全面實施,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走向操場、走進大自然、走到陽光下,享受運動的樂趣,在自然環境中健康快樂成長。積極探索適應青少年特點的體育教學與活動形式,指導學生開展有計劃、有目的、有規律的體育鍛煉。“終身體育”是體育改革和發展中的一個新概念,是指一個人終身接受體育教育并堅持體育鍛煉,使體育成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一生受益。終身體育是一種全新的體育理念,它的著眼點在于未來社會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是現代社會人們追求科學、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手段。
(二)陽光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
終身體育是體育的發展方向,陽光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和重要環節,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響。陽光體育在全國高校的推廣,為終身體育理念提供了良好的傳播平臺。高校體育是終身體育意識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和發展要以終身體育為指導,促使大學體育向經常化、生活化、終身化方向發展,同時應立足于近期效應和長遠效應相結合的模式,注意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意識、習慣和能力,推動陽光體育與終身體育有效接軌,使大學生成為身心健康、具備體育習慣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二、陽光體育背景下高校終身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一)現狀分析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實施以來,高校體育不斷進行改革,取得了一些成效;“陽光體育”也開展了一個周期,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現實不盡人意,沒有達到預期效果,主要問題在以下幾個方面:
1.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
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一直是體育教育改革發展的絆腳石,整個社會對體育的認識程度沒有達到應有的高度,在很多人的眼里甚至可有可無。多年的應試教育,固有的定位認知,加上獨生子女特有的懶惰,特別是女生嬌氣、怕臟怕累,體育課、課外體育鍛煉甚至成為一種負擔。陽光體育在高校的實施遇到更多阻力還是來自學生自身體育意識和習慣方面。
2.重視短期效應忽視長遠規劃
體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育人工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個探索、改進、提高的過程,持之以恒才有成效,陽光體育的開展亦是如此。“陽光體育運動”初期,囿于場地規模限制,多數學校組織進行一系列的長跑活動,沒有真正將陽光體育??悸淶絞蕩ΑV蛔⒅匱矍靶問蕉?鍪恿搜??男巳ず統ぴ斗⒄梗?揮心芄壞玫焦憒笱??娜峽傘K淙懷づ蘢魑?幌羆虻ヒ仔小⒍土都壑蹈叩腦碩?钅?是現有條件下高校學生的主要鍛煉方式,但仍有近43.7%的女生和84.4%的男生表示不喜歡跑步這種形式的陽光體育。而器材、設施不能滿足學生多樣化、個性化的發展需求。
3.陽光體育運行機制有待完善
“陽光體育運動”是由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共青團中央聯合倡導發起的,之后在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廣泛深入開展起來。“學校體育以其制度化、規范化、延續性,確保學生系統、全面掌握健身技能,陽光體育以其廣泛影響力、方式多樣化,呈現體育無窮魅力,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4]由于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目標定位、宣傳途徑、組織形式、各部門合作等方面問題,隨著時間的推移、陽光體育的宣傳力度減弱,又缺乏實際操作的組織形式、充足的資金支持、有效的監督評價機制,能夠始終堅持下來的學校越來越少,陽光體育的美好初衷逐漸流于形式,這是我們都不愿意看到的結果。建立和完善與終身體育課程體系緊密結合的有效運行和監督機制,是促進陽光體育健康持久開展下去的重要保障。
(二)改革思路
1.加深課內外一體化改革,發揮高校體育社團作用構建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模式,學校體育工作重點應從“課內”轉移到“課內、外”一起抓,真正落實“課內外一體化”。實行體育教師下院制度,通過體育教師的組織引導,學生會體育干部協助,組織小型多樣、所有同學參與的體育活動,把更多的學生吸引到運動場上,感受到體育的樂趣。高校社團、協會是符合自主學習、發展個性和學生體育價值取向的需要,是大學體育實現課內外一體化的整合與完善,是現代高校體育發展的需要和必然結果。充分發揮其作用,教師給予專項指導,使陽光體育在高校持久開展下去,完成完成與終身體育的有效銜接。
2.實行分級教學,重視大學全程體育教育重視個體差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教育的目標是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身心健康,使每一個同學都享受到體育帶來的樂趣,終身受益。采用分級教學,為低級班、中級班、高級班制定不同的教學大綱,講授不同的教學內容,完成不同的教學任務,循序漸進。另外要重視大學時期全程體育教育,開設三、四年級甚至研究生的體育選修課,重視能夠影響并堅持一生的兩項以上體育項目學習指導,以確保大學體育真正目的與任務的實現。由此才能實現我們的長遠教育目標:體育活動生活化、終身化;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