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現狀
課題組向本校各教學學院各個專業分發問卷600份,回收有效問卷582份。向前來學校進行校園招聘的65家企業發放了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65份。
1.學生自評
在調查中,學生對自身職業素質自評平均分最高的兩項分別是敬業精神和適應能力,最低的是專業知識與技能。45.03%的學生自評專業知識和技能一般,45.16%自評忠誠度較好,46.52%自評敬業精神較好,46.08%自評適應能力較好,41.53%自評心理素質較好,40.34%自評社會責任感較好。當問及“參加應聘時企業最看重什么”時,20.03%選擇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24.15%選擇自身發展潛能,26.24%選擇工作態度,23.56%選擇個人綜合素質,9.43%選擇工作經驗,10.07%選擇文憑和學歷。當問及“你認為自己最欠缺的職業素質是什么”時,2.03%選擇專業知識與技能,0.95%選擇忠誠度,0.41%選擇敬業精神,0.52%選擇適應能力,0.68%選擇心理素質,0.75%選擇社會責任感。
2.企業評價
在調查中,企業對學生職業素質評價平均值最高的是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最低的是專業知識與技能。56.48%的企業評價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一般,56.21%評價適應能力較好,49.12%評價心理素質較好,34.16%評價敬業精神較好,54.23%評價社會責任感較好,35.32%評價忠誠度一般。
3.企業對高職學生職業素質的要求
當問及“企業最關注學生哪些職業素質”時,排列順序是:心理素質與身體素質、適應能力、責任意識和敬業精神、專業知識與技能、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激烈的市場競爭更多的是企業員工素質的競爭,現代企業需要的是具有健康的身心,有較好的抗壓抗挫能力和適應能力,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樂于奉獻、敢于競爭,善于合作、善于溝通的人才,只有團結協作才能將團隊的能量最大化。
二、思考與總結
在職業素質總體評價中,企業與高職生評價分值最高的都是敬業精神,其次是社會責任感或適應能力,最低的都是專業知識與技能。因此,高校在培養高素質人才時,要以企業的需求為風向標,不斷完善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與技能。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使務實的態度、扎實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勇于創新的精神成為高職生有別于本科生的就業優勢。
企業與學生自身對高職生職業素質的總體評價分值都不高,處于中等水平。這也可以間接解釋為什么出現高職生找工作難、高職生頻繁跳槽以及企業招不到合適人才的現象。要提升學生的職業素質,需要學校、學生、家庭、企業、社會各方的力量共同協作。相信在全社會的共同關注下,在學校、學生與企業的共同努力下,高職學生能夠不斷提高自身的職業素質,成為受企業歡迎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作者:何玲霞 曹正明 單位:黃岡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