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農業發展論文
1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作用
1.1提供了生態保障
生態良好、可持續發展,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標志。保護和改善農業生態環境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水土流失嚴重地區,推動現代農業發展,首要任務就是要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態環境,確保水土資源的可持續維護。茶葉坳和枧田兩條小流域,積極采取植樹種草、封育管護、完善坡面水系等綜合措施,建立了綜合、系統、高效的水土保持防護體系,極大地改善了生態環境,為當地農業發展,特別是龍回至浮下萬畝甜柚生態示范基地和清溪現代農業示范園提供了生態保障。
1.2夯實了發展基礎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必備條件。茶葉坳和枧田小流域通過修建梯田、修筑塘壩、建池蓄水、筑溝排水、修路架電,有效地改善了流域內的生產條件,為產業基地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3培育了產業基地
產業是現代農業的支撐。堅持治理與開發相結合,引導并扶持有能力的企業和大戶采取租賃承包、股份合作等方式進行開發治理,大力發展名優經濟果木林,建立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優勢產業基地,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了支撐。茶葉坳小流域引進大戶20多戶建立了甜柚基地407hm2;枧田小流域引進企業3戶、大戶17戶,建立了油茶、臍橙、苗木基地。
1.4催生了機制創新
現代農業是高投入高產出的農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為了解決資金不足問題,當地政府在實施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過程中,加強組織協調,以國家水土保持重點治理項目為“引子”,創新投資機制,拓寬投資渠道。一方面整合相關項目資金用于產業基地建設,如茶葉坳小流域,南康市政府就整合了財政、開發辦、果業、林業、水利、農機、交通、科技等部門的項目資金7000多萬元用于龍回至浮下萬畝甜柚生態示范基地建設;另一方面,引導扶持企業、大戶等投向治理開發,如江西綠宏生態有限公司在枧田小流域投資近千萬元,建立了千畝苗木基地。于是,一個政府引導、部門聯動、主體開發、社會各界參與的多渠道、多層次、多主體、多元化的投資機制應運而生了。投資機制的創新成了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推動力。
1.5造就了新型農民
發展現代農業,農民是主體,但這個農民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農民,而是具備了較高素質和技能的新型職業農民。水土保持綜合治理工程,通過引進企業和大戶發展產業,實行規模化、專業化、集約化、標準化、生態化生產經營,培養造就了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引領著現代農業向前發展。
2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應在更高層次上助推現代農業發展
水土保持生態建設是現代農業發展的基礎保障和有力支撐,對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新的形勢下,水土保持部門應當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更高層次上助推現代農業發展。
2.1堅持科學規劃,維護規劃權威
凡事預則立。科學合理的小流域規劃,是搞好小流域綜合治理的基礎和前提。綜合治理要在更高層次上助推現代農業發展,就必須順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潮流,按照“一條小流域就是一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原則,高起點、高品位、高標準地搞好小流域綜合治理規劃,保持小流域綜合治理與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的統一性。要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從當地水土流失、土地利用和經濟發展現狀出發,緊扣現代農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遵循小流域綜合治理技術路線進行科學規劃。要主動吸納相關部門參與統一規劃,確保規劃的前瞻性和針對性。要努力維護小流域規劃的權威,切實防止隨意改變規劃設計或者不按規劃設計實施開發的現象發生,堅決杜絕開發業主圈地不開發和重建輕管行為。
2.2提高科技含量,提升治理水平
現代農業是廣泛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生產資料和科學管理的社會化農業。綜合治理要在更高層次上助推現代農業發展,就必須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要求,不斷提高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科技含量。要堅持科技創新,緊緊圍繞各地優勢特色產業,加強與相關院校和科研單位的合作,積極做好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的引進、試驗、示范和推廣工作,著力提高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要加大業主和基地一線人員的培訓力度,著力提高他們的素質和技能,努力提高產業基地或園區的經營管理水平,真正實現治理開發一片成功見效一片。
2.3創新治理模式,增強治理活力
創新才有活力。綜合治理要在更高層次上助推現代農業發展,就必須積極探索新的治理模式,增強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活力,提高小流域綜合治理的檔次,更有效地保護水土資源。為此,要在認真搞好生態經濟型小流域建設的同時,大力推進生態清潔型小流域建設。這是一個全新的模式,需要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思路、全新的舉措。要以人與自然和諧為主線,以服務現代農業發展為主題,以防治面源污染為抓手,以保護水源水質、改善生態環境為著力點,進行綜合治理,在更大的范圍更高的層次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生態安全和水質安全保障。當務之急,是要積極引導流域內農民特別是產業基地科學合理地使用化肥、農藥,最大限度地減少環境污染對現代農業的危害。
作者:高志堅 單位:江西余干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