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網絡文化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正能量
(1)網絡文化的發展拓寬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間
在發達的網絡時代,高校的思想教育空間得到很大空間的拓寬。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從課上持續到課后,有利于思想教育的傳播,有利于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樣在很大的程度上拓寬了思想教育的教育空間,將思想教育變得更具全方位,使得高校思想教育的空間更加開放,使學生、老師互動的能力更強,形成新的教育模式。
(2)網絡文化豐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
網絡文化為廣大高校學生提供一個相當龐大的電子信息庫,這樣就為高校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多元文化的學習機會,有利于學生增加自己的知識結構。發達的網絡信息量能夠滿足高校學生們的各種信息學習需求,這樣對于高校的思想教育內容增加也是十分有利的。網絡上也有世界各國高校思想教育的范例,通過網絡我們可以很好地借鑒其他國家先進的教育理念,很好地豐富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內容,為高校思想教育內容帶來了新的課題。目前,我們應該利用好網絡文化的平臺正確地引導學生們的價值觀,將學生從虛擬的網絡世界中拯救出來,已經成為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熱點課題。
(3)網絡文化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創新
網絡文化具有自己獨特性,網絡的發展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傳統的高校思想教育模式是單一的灌輸式思想政治教育,這樣的教育模式導致學生的逆反心理很嚴重。然而網絡文化的發展則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網絡的特性改變了單一灌輸的教育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極大的抵銷了學生們的知識接受逆反心理,網絡文化的發展與多媒體教育的有機結合形成新的教學手段,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營造了和諧氣氛和輕松的氛圍。
(4)網絡文化的發展加強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由于網絡文化存在著多種多樣的形式,例如現在的群聊,以及許多新的網絡功能,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主要的交流平臺,學生們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任意的抒發自己的感情和見
解。在虛擬的網絡上,學生們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交流、討論。因此,目前我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可以考慮網絡這個平臺,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以及價值觀和思想變化,我們只有更好地、更全面地、更及時地了解學生們的思想變化,才能發揮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作用,這樣也加強思想教育的針對性,提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網絡文化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負能量
隨著網絡文化的高速發展,這樣的發展態勢也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不小的挑戰,具體如下:
(1)對高校學生世界觀、價值觀的健康形成是一個挑戰
高校的大學生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形成不夠完全完善,學生們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還是存在的,對于網絡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的判斷能力還是不夠的,各種虛假的社會信息和封建迷信以及犯罪思想的傳播對學生們都有一定的沖擊,而高校雪上還尚未形成一個理性的判斷能力,尤其是對于社會的負面新聞,學生已經表現出了更濃厚的興趣,這對高校學生的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的形成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2)對高校學生的人生觀、道德觀是一個挑戰
現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高校學生的就業壓力非常大,就業機會的增長遠遠要低于高校畢業生的產出能力,每年畢業的學生數量要遠遠超過就業市場的需求,這樣就給高校的大學生思想上帶來了很大的就業壓力。而網絡給高校學生的就業壓力帶來了新的渠道。但是高校學生并沒有積極地面對這些壓力,而是喜歡從網絡中找到了排解壓力的渠道。現實的生活中的困難向學生們襲來時,他們更愿意傾向網絡游戲,以逃避現實的壓力,學生們以此消極的態度面對現實生活,這樣就導致高校學生的社會抗壓能力低下,處事的態度消極化。網絡文化虛擬化的特點使學生容易沉迷于虛擬的網絡世界。這樣,將自身思想處于虛擬世界的高校的學生,極大地減少了與周圍人的交流時間,人際交往的方式也相對很少。他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中游離,甚至已經不能面對真實的人際交往。長此以往,學生們容易形成冷漠、孤僻、麻木的性格,對周遭的任何事情都漠不關心。目前,相當一部分的高校學生的正義感和道德觀念缺失已經很嚴重了,甚至出現了不少的網絡犯罪。
(3)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是個挑戰
我國傳統的思想教育模式都是擺道理、講事實,高校的思想教育主要是通過主題班會、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等形式來完成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然而,網絡時代學生可以在網絡上獲得大量的信息,學生掌握大量的信息,因此講道理擺事實的教育模式應經不適合信息量已經相當充裕的高校學生,并且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已經通過了高中階段的學習,一些老生常談的內容被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重新提及,難免在意識接受上形成疲憊心理。網絡文化,特別是個大門戶網站的新聞播報,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起到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功能,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新的教育方式的開發,對思政教育工作者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
(4)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質要求是個挑戰
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我們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應該比學生們更先一步適應這樣的環境,逐漸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自身素質。但是,從自身素質這個角度來看,目前許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認為自身的工作地位不是很高,教育者覺得不用豐富自己的知識,按照傳統的教學模式就可以勝任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而現實是,這樣的教育工作者很難與網絡時代接軌。當代的大學生是新知識、新事物接受的引領群體,要想理解學生們就必須跟上他們的思想和真實的內心世界,只有完全了解學生們的內心和思想,培養與學生們擁有共同的語言和愛好,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愛戴。
3、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對策
(1)高校應該采取積極主動的方式,整頓學校周圍的網絡文化形式,堅決徹底清除學校周圍網絡文化顯現出的弊端,整理出良好的網絡德育教育資源。通過完善的、健康的網絡教育平臺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另外,我們可以設立良好的網絡平臺,這樣可以使學生們自由進行交流,讓學生在平臺中盡情地表達自己的情感,教師可以針對這些想法進行針對性的思想教育。
(2)高校的思想教育者應該主動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態,積極對學生的思想變化進行了解,現在學生們都知道就業的機會不像以前那樣多,每個學生心理壓力都比較大,因此學校應該積極地組織學生參加就業指導課及大學生心理輔導等課程,并結合學生們平時的生活狀態、學習態度以及對于網路的沉迷成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正確地引導學生對于網絡的理解和學習,使學生正確的運用網絡,正確利用網絡建立人際關系和健康的處理問題的心理。
(3)為學生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要及時的加強學生的思想教育,真確的分析網絡上的沒有硝煙的戰爭,現在學生的道德觀念在形成時期,應該及時的針對網絡事件進行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樹立大學生的正確的道德觀。高校應針對自身改進教育模式,與時俱進加強教育者的教學素質和能力,隨著社會的進步,高校也應該與時俱進,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增加些網絡上的具體案例與學生一起探討,這樣可以改變傳統的說服教育,應該以事實為依據進行思想教育,從事高校思想教育的教育者應高加強自身的職業素質來適應網絡時代的高校思想教育工作。
作者:王欣 單位: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