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學生心理發展的連續性、階段性、定向性、順序性、不平衡性、個別差異性與關鍵期是指導英語教師從事閱讀教學活動的重要準繩,從這一視角出發,英語教師可以采用承先啟后、分段整合、由淺入深、綜合活動、因材施教、抓住關鍵期等策略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設計、實施與評價。
本文源自陳麗研, 品位·經典 發表時間:2021-05-13《品位經典》雜志,于2000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正式創刊,CN:15-1351/C,本刊在國內外有廣泛的覆蓋面,題材新穎,信息量大、時效性強的特點,其中主要欄目有:文化縱橫、咬文嚼字、杏苑論壇等。
【關鍵詞】 心理發展; 英語學科; 閱讀教學
心理發展作為心理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范疇,與教育教學的關系密切。心理發展自身所具有的諸多特點,也對合理、高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起到重要的作用。英語學科是基礎教育領域的重要學科,而閱讀教學又是眾多英語教學活動樣態中用時最長、最為傳統與基礎的活動樣態。從上述角度來看,在心理發展特點的視域下,探究英語學科閱讀教學的策略,無論是對豐富心理發展理論的應用成果,還是對英語學科閱讀教學的發展而言,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對這一問題的探究可以從下述角度展開。
一、心理發展的連續性與英語閱讀教學的承先啟后策略
從總體上看,人類的心理發展不是一個個孤立、零散的點,而是一條由點連接起來的線。自從一個人出生開始,其心理發展就是一個持續不斷的過程,而且,這一過程還伴隨著水平的提升、內容的豐富與完善。我們認為,這種連續性是心理發展的重要特點[1]13。英語閱讀教學活動要與心理發展的連續性特點相適應,就要遵循承先啟后的原則,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一)承先啟后地確定閱讀目標
心理發展的連續性要求英語閱讀教學目標的確定要以連續的眼光來承先啟后地進行。既要看到一節課在學生過去成長的不同時段,即一學年、一學期、一個單元中的位置,又要看到一節課對學生未來水平提升的作用,以連續的,宏觀的視角來確定教學目標。而不應一葉障目,忽視學生心理發展的來龍去脈,孤立地,就課論課地確定閱讀教學目標。
具體說來,在確定閱讀教學目標時,要盡可能多地搜集并利用好各種有效信息,精準研判學情,描繪學生的心理發展群像,找準心理發展的基礎,厘清學生在認知水平、思維能力、情感傾向等方面的先備經驗,以此作為教學目標確定的前提。除此之外,還要勾畫學生未來心理發展的藍圖,以此作為教學目標確定的實踐導向與價值追求。
(二)承先啟后地使用教學方法
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學方法的使用也要與學生心理發展的連續性相適應,遵循承先啟后的原則。
英語教師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選擇與之相適應的閱讀教學方法。例如,遇到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就可以順利解決的問題,教師應當積極采用自讀法、討論法與小組合作探究法。而面對那些學生憑借其心理發展水平與先備知識經驗無法解決的問題,教師便應該相機使用講授法和點撥法為學生釋疑解惑。更為重要的是,英語教師要有意識地調整不同難度內容之間的順序并采用與之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使英語閱讀教學的教學方法無論在宏觀上還是微觀上,都呈現出螺旋上升與波浪前進的趨勢,從而發揮其承先啟后的作用。
(三)承先啟后地展開閱讀評價
評價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一環,其重要性表現在它既是對既往教與學的目標、內容、方法、過程的效果的判斷與總結,也是對未來教與學甚至是對未來學生成長發展的指引與向導。因此,評價的承先啟后性是顯而易見的。英語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評價時尤其要關注學生心理發展的連續性特點。
一方面,無論是形成性評價還是診斷性評價,英語教師的閱讀教學評價都必須由學生的現實表現入手,并從現實表現中剖析出學生的心理發展基礎,以此作為對既成學習活動效果展開評價的依據。另外一方面,英語教師的閱讀教學評價必須指向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提升。換言之,英語閱讀教學評價必須要為學生心理發展水平的提升指明努力的方向,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否則,閱讀教學評價難免陷入針對性弱、實操性弱、建設性弱的尷尬境地。
二、心理發展的階段性與英語閱讀教學的分段整合策略
個體的心理發展分為若干個階段,而每個階段都有著各自不同于其他階段的獨特之處,這就是心理發展的階段性特點[1]13。把握學生心理發展的階段性特點對英語閱讀教學大有裨益。結合學生心理發展的階段性特點,教師可以在英語閱讀教學中采用分段整合策略來對閱讀資源進行整合,以期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一)以學生經驗為依據整合閱讀資源
由于處在不同心理發展階段的學生其生活經驗、學習經驗、情感經驗也有所不同。因此,英語教師也可以以學生心理發展的階段性特點為引領,以不同心理發展階段學生的上述幾種經驗為依據來整合適切的閱讀資源。如此一來,既符合教育心理學的一般規律,又可以真正令學生在閱讀中獲得富有成效的思考與感悟。
例如,在教學實踐中,英語教師可以以學生的情感經驗為依據,按照親情、友情、師生情等情感要素來對閱讀資源進行整合,幫助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
(二)以文本體裁為依據整合閱讀資源
作為閱讀資源的文本本身便具有與生俱來的體裁屬性,而不同體裁之間的差別往往與學習者的心理發展的階段性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例如,議論文以說服見長,考驗學生的思辨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需要學生具備分析與綜合的能力。凡此種種,不一而足。
因此,英語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所處心理發展階段的特點,并在此基礎上結合對各種文本體裁的學習要求的體認,選擇兩相合宜的文本體裁作為閱讀教學資源,避免過易與過難。
三、心理發展的定向性、順序性與英語閱讀教學的由淺入深策略
個體的心理發展具有一定的定向性,并具有先后順序。這種定向性既不可逾越,也不會逆向發展[1]16。英語教師在從事閱讀教學時,應當尊重學生心理發展的上述定向性與順序性特點,積極采用下述三種由淺入深的策略展開教學。
(一)由淺入深地積累言語材料
閱讀是內化的過程,寫作是外化的過程。因此,在從事閱讀學習活動時,英語學習者應當注重積累經典優質的言語材料,充實自身的語料庫,為寫作表達輸出打下良好的底子。而積累的必要方法,就是記憶。從心理發展的定向性與順序性特點角度來看,學生的記憶發展有著從無意識記憶發展到有意識記憶,從機械記憶發展到意義記憶的特點[2]?;诖?,英語教師在閱讀教學活動中,應當順應規律,根據記憶的發展情況,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科學地積累言語材料。
(二)由淺入深地訓練閱讀思維
學生思維的健康、良性發展是英語閱讀教學應有的價值追求。由于思維發展一般從直覺行動思維發展到具體形象思維,進而發展到抽象邏輯思維[3]。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當準確判斷學生現階段思維能力的發展狀況,從而展開有針對性的思維訓練。除此之外,英語教師還應積極探尋思維訓練的優質方法,適當地使用輔助手段來達成以上目標,如充分利用好思維導圖,運用好勾畫、圈點等輔助閱讀行為系統。
(三)由淺入深地體會閱讀情感
閱讀活動的本質是一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是閱讀主體同文本之間的直接對話與其同作者之間的間接對話有機統一的動態過程。事實上,體會文本所投射出的作者情感,是對話生成的必要門徑。因此,在英語閱讀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正確看待情感體認的定向性與順序性,正確地引導、輔助學生從文本表面的一般性情緒中透視更深層次的情感。
四、心理發展的不平衡性與英語閱讀教學的綜合活動策略
在個體心理發展的過程中,不同系統之間,在發展的起始時間與速率上,同一系統在個體不同年齡階段的發展速率與程度上,都呈現出不平衡性[1]16。因此,要更好地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實現學生心理發展的不同系統與不同階段的協同互動,就需要英語教師運用以下幾種綜合活動教學策略。
(一)聽說讀寫綜合活動策略
英語的學習從來不是孤立的,而是立足于言語實踐的聽說讀寫的綜合性學習。除此之外,心理發展的不同系統在英語學科聽說讀寫相結合的學習活動中無疑將得到全面的提升?;谏鲜鰞牲c原因,英語閱讀教學不應僅僅停留在讀的層面,教師應該以學生心理發展的不平衡性特點為邏輯起點,以英語學科的言語實踐品格為基準,在閱讀教學中觀照到聽、說與寫的全面提升和同步發展。
(二)線上線下綜合活動策略
當今社會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個體的身心發展也與信息技術的潮流產生了密不可分的關聯。學生的生活、學習、交際需要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得以實現,互聯網意識與信息技術也成為新時代人才必須擁有的軟實力。因此,個體心理發展中彼此相互聯系的感知、記憶、思維等各系統也都不可避免地在當下的信息時代與互聯網彼此制約。基于此,英語閱讀教學也應該積極探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新模式,立足英語本位,著眼學生身心發展,順應信息化潮流。
五、心理發展的個別差異性與英語閱讀教學的因材施教策略
不同個體的心理發展呈現出明顯的個別差異性[1]16。除了個體的天性、稟賦具有鮮明的個性化特征之外,每個人的心理發展側重點與程度等也不盡相同。因此,個體的心理發展與葉子一樣,天然地被打上了個性的烙印。尊重學生心理發展的差異性,因材施教,是英語閱讀教學應當遵循的教育價值規范。
(一)個性化生成體驗策略
個體的多種經驗與經歷的差異導致了其作為閱讀主體的差異性。事實上,每個人面對不同的文本所生發的認知與感悟往往都不盡相同,正所謂“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此,英語教師在從事閱讀教學活動時切忌以統一的標準和統一的答案去框住學生的個性,而是應該設計具有啟發性與引導性的合適的問題,幫助學生生成個性化的閱讀體驗。
(二)個性化實施評價策略
教學評價的重要性前文已經談到,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針對性,所謂針對性,就是要根據不同學習者的不同學習行為展開個性化評價。在英語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應該始終堅持個性化的教學評價,唯有如此,才可以真正激發學習者未來閱讀活動的潛能。
六、心理發展的關鍵期與英語閱讀教學的抓住關鍵期策略
人類或動物的能力發展有一定的時間,抓住并利用好這個時間,能力便能被最大化;錯過了這個時間,能力的發展會打折扣。這個時間就是關鍵期[4]。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將關鍵期這個概念內化為自己的教育理念,時刻不忘抓住學生思維發展、言語能力發展等相關英語素養形成的關鍵期。力爭在每種能力形成的關鍵期為學生發展的最優化助力。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