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是綜合性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合唱是和諧組合的一個整體,帶給觀眾們精神享受、陶冶觀眾們的情操。同時,合唱藝術還會鍛煉合唱隊員們的視唱、節奏、音準、氣息、聲音等等,而且要求帶給觀眾們多形式、多聲部、多層次等等的藝術享受,提高觀眾們的審美能力,升華觀眾們的審美境界。在一個合唱團中,指揮是合唱隊的核心人物,了解合唱指揮者的指揮藝術還有合唱指揮者的發展方向,會不斷提高指揮者的指揮能力還有指揮水平,對于提升合唱藝術境界和舞臺表演效果有著非常深遠的重要意義。
《音樂大觀》以思想創新、專業整合發展而成為音樂刊物中旗幟,是熱愛音樂藝術、研究音樂人員的必備之選。以藝術傳播、文化交流為辦刊理念,深受音樂、藝術界和愛好者們的喜愛與熱衷。從早期名為《山東歌聲》、《音樂小雜志》的單一內容選登,過度到今天《音樂大觀》內容多元化的音樂藝術雜志,涵蓋中外音樂藝術理論研究、創作、表演、教育等音樂藝術領域的各門類,有專家的精辟論述。
一位出色的指揮要具有很好的聽覺能力及音樂感知能力。作為優秀的合唱指揮要對音樂作品進行綜合分析,對的音值長短、音準高低、聲部分配等要術要有著敏銳的聽覺辨別能力,這樣可確保合唱團出現任何問題的時候,指揮者都能及時發現和糾正。要求指揮者必須提前分析理解好作品的思想內涵,然后才能用心去反應和表現作品的真實情感,這樣才能將自己指揮的音樂作品被觀眾接受和理解,與觀眾們的的情感產生融合和共鳴。再者,指揮者要具備創造力及意志力。作品要想展現極強的表現力和征服力就要深刻挖掘作品音符及歌詞的藝術魅力,要充分利用潛在的藝術魅力。合唱指揮者要有豐富的創造力和想象力,才能清楚那些隱藏在音樂曲譜里面可能產生出新的生命藝術機會。其次,要求指揮者必須具有領導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是合唱隊的組織和藝術指導的中心。這就要求指揮者必須要具備領導才能和協調能力,這樣才能讓指揮者同合唱隊員之間和睦相處,會更好的溝通和配合,最終達到合唱演出的最佳藝術效果。
合唱是一種音樂感染力最佳的表演形式。對于一個國家和民族來說,合唱表演形式是最能體現國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和集體意志。隨著音樂藝術的不斷發展,新時代合唱指揮藝術的發展也有了許多新的特色,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動作舒緩是指揮的一種獨特的藝術技巧。在節奏比較慢的作品里,指揮者在進行指揮創作時,動作要做到舒展緩慢,把音樂作品中優美輕快的感覺恰到好處的呈現出來。有力的牽拉這種技巧的運用主要是針對那些激情澎湃的作品。在指揮創作時,為了表現作品中的激情和氣勢,指揮者一般會運用大幅度的牽拉動作來引領合每個合唱隊員對情感的轉化,用更加激情的聲音表現歌曲中澎湃的氣勢。再次,就是輕巧的指揮技能。對某些節奏稍快的歌曲,合唱指揮者在指揮作品時就要用到挑的指揮手法,在指揮過程中利用舒緩的弧形運動深化歌曲的內涵。指揮者應該在合唱指揮中運用最簡潔優美的動作讓整個指揮過程變得簡單易懂,既不要過分夸張,也不要缺乏表現力。
指揮者在指揮時運用特有的藝術技巧進行創作時,需要注意:手臂動作的方法、要保持適當的位置和力度;指揮者在整個指揮演出過程里面部表情、眼神都要做到完美統一;精準掌控節奏,動作快慢恰當適度,指揮情緒要做到準確飽滿。合唱指揮者還需要在指揮過程里追求新的發展,要全面地表述出原來作品里的情感內涵。不管是運用哪一種藝術表現手法,合唱指揮都應該注意內在的感情與外在的表現統一和諧,盡力做到“內外兼修”,更好的詮釋出合唱作品的藝術特點。指揮者要在揮拍方法上有新的突破,這種新的突破要在傳統指揮方式基礎上進行新的改進。在指揮中、快板作品的時候,需要在節奏和速度相應穩定的基礎上,指揮可把前面幾句先打出來,在較為重要的位置上打幾個實拍,對其它位置上就不需要打實拍或者不用打拍子,對于某些段落不用打拍子,要用肢體的形式來引導合唱隊的每一個隊員,這樣的方法不是合唱指揮在“偷懶”,而是把大部分的藝術創作空間讓合唱隊的演唱者們來把控。只有這樣,合唱隊的隊員們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演唱創作中,使整個合唱效果達到最佳。每一個音樂作品都是有靈魂的,即創作者在完成作品的那一刻開始,音樂作品的風格、情感就全部蘊藏在作品里面。每一個合唱指揮者必須做到挖掘出音樂作品中無形的藝術美,通過與合唱隊員的完美協作,展現在廣大觀眾們的面前。在藝術演繹進行過程里,合唱指揮的神態要與作品的情感和諧統一,把觀眾們從一個無聲無形的黑白世界帶進豐富有聲的彩色世界。音樂作品不經過后天創作和演繹是不會有藝術吸引力的,需要通過合唱指揮指揮合唱隊員們對音樂作品進行完美的塑造,這樣才能煥發新的藝術生命力,才能把音樂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和深刻內涵全部展現出來,做到作品內容和演繹形式的結合統一。在合唱效果的安排中,每一個聲部都具有各自不同的音響效果,也扮演著相應的角色。比如說在《黃河大合唱》中,男高音的聲部音量和力度的控制,需要于其他聲部的配合。在實際的合作演出中,指揮者需要均衡好每個聲部之間的音響關系,做到平衡適當,才能更好的更完美的展現作品的藝術魅力。各聲部之間的關系并不是完全的均衡,這就要根據不同的作品來進行不同的協調。合唱藝術對合唱指揮也有一定的情感需求,它要求指揮者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的了解和推敲,從作品中得到更深層次的情感體驗,還要融合自身音樂合唱方面的藝術修養,在指揮合唱的過程中融入真摯的感情。音樂藝術方面的知識和修養不是在短時間之內就能夠積累起來,它需要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和提高。
合唱指揮是音樂作品藝術性和思想性的傳播者,合唱藝術對合唱指揮素質和技能有著很高的要求。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合唱藝術也在不斷的向前推進和發展,指揮者要提高自身藝術修養,更好的為指揮事業不懈努力奮斗。
參考文獻:
[1]宛煜.建國以來中國合唱藝術發展述評[J].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9(4).
[2]馮效剛.20世紀末的中國指揮理論研究及其學科建設[J].四川音樂學院學報,2006(3).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