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本文利用新疆15個地州市的旅游經濟、基礎設施投資、旅游投資數據為研究樣本,運用重心模型、地理集中度指數、空間一致性指數等方法,研究新疆旅游經濟發展與區域基礎設施投資、旅游投資關系的時空演變。結果表明:旅游經濟南北疆存在一定差異,旅游經濟與旅游投資重心變化軌跡較為一致,相比較基礎設施投資,旅游投資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更密切;基礎設施投資類型在全疆分布較為均勻無明顯極化現象,旅游投資極化型逐漸增多。
關鍵詞:新疆;旅游經濟;基礎設施投資;旅游投資;重心模型
推薦閱讀:《旅游世界》雜志社由山東省旅游局主管,是山東省唯一一家具有全國統一刊號、公開發行的旅游類期刊雜志社(國內統一刊號CN37-1263/K,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7-0087)。雜志社始終秉承文化立刊和關注生態的理念,強化知識性、趣味性、思想性、可讀性和參與性,致力于做中國最好看的旅游雜志。
基金項目: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省部級):“新疆旅游發展多維效益評價及提升研究”(項目編號:2016D01C076)
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產業近幾年來迅猛發展,旅游投資推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繁榮,社會投資的焦點也逐漸聚集在旅游領域上,旅游投資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基礎設施的投資與旅游經濟發展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2016年我國在建設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方面注入大量資金,增加旅游產品多樣性并優化旅游服務,取得了顯著成效。為了提高旅游產業效率、加快旅游經濟發展步伐,有必要對旅游經濟與區域基礎設施投資、旅游投資關系的時空演變進行研究。斯密最早開始研究影響經濟增長的因素;哈羅德—多馬模型提出進行資本轉移、加大投資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資金注入是旅游發展的主要力量。
基礎設施投資與經濟發展關系的文獻主要分為全國層面與地區層面兩大類,在旅旅游投資方面:一是從宏觀層面研究了旅游投資的效益;二是旅游投資環境方面的研究,如投資旅游業首先要考慮旅游投資環境以及旅游投資環境的分類等;三是旅游投資項目方面的研究,包括旅游項目風險控制的措施、旅游投資項目的轉化等。上述文獻有助于人們從不同角度了解基礎設施投資、旅游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但將基礎設施投資、旅游投資兩者納入同一個框架下,研究其與旅游經濟發展時空演變關系的文獻鮮見。因此,本文以此為切入點,以新疆為例對新疆旅游經濟發展與區域基礎設施投資、旅游投資關系進行研究,分析基礎設施投資與旅游投資二者哪一個更能有效帶動旅游經濟發展。
一、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文中選取新疆國內旅游收入與國際旅游收入之和來衡量旅游經濟水平;用新疆地區能源業、交通倉儲郵政業、公共服務業三者投資之和表示基礎設施投資;旅游投資為旅游行業固定資產投資存量。數據來源于《新疆旅游統計年鑒》與《新疆統計年鑒》,研究樣本為新疆15個地州市,研究時間段為2000~2015年。為消除價格影響,本文以2000年的價格為基期對以上數據進行了不變價處理。
本文借鑒重心模型來研究新疆旅游經濟發展與區域基礎設施投資、旅游投資關系的時空演變;采用區位熵指數法來測算新疆旅游經濟、基礎設施投資、旅游投資地理集中度指數;為了進一步探討基礎設施投資、旅游投資與旅游經濟的空間關聯性,本文采用一致性指數來衡量其空間耦合度,基礎設施投資與旅游經濟的空間一致性指數值為基礎設施投資地理集中度與旅游經濟地理集中度之比,旅游投資與旅游經濟的空間一致性指數為旅游投資集中度與旅游經濟集中度之比。
二、重心變動軌跡的總體時間變化分析
本文依據重心模型得到2000~2015年新疆旅游經濟、基礎設施投資與旅游投資的重心總體變化軌跡,如圖1、圖2、圖3所示。(圖1~圖3)
圖1表明,2000~2004年新疆旅游經濟重心由西南東北方向遷移,2005~2007年新疆旅游經濟重心在西部小幅度遷移,且呈集聚態勢,2008~2015年新疆旅游經濟重心先大幅向東北方向遷移,繼而轉向略向中部方向遷移。總體看,2000~2015年新疆旅游經濟重心演化表現為由西南向東北方向遷移繼而折回中部的態勢,表明了新疆南北疆的旅游經濟發展存在一定差異,這與新疆本身的發展情況是一致的。圖2表明,2000~2005年新疆基礎設施投資重心由西南向東部遷移,2006~2009年逐漸向北遷移,2010~2015年又由北向西南方向遷移,逐步與2000年的重心靠攏。總體看,2000~2015年新疆基礎設施投資重心遷移軌跡呈環形,最終重合,說明全疆基礎設施建設正逐步完善,差距正在逐步縮小。圖3表明,2000~2006年新疆旅游投資重心呈向東北遷移趨勢,2007~2009年繼續向北遷移,2010~2015年新疆旅游投資重心逐步向西南方向遷移。總體看,新疆旅游投資重心呈由西南向東北方向遷移隨后又回到西南的態勢,說明新疆旅游投資不僅在南北,也在東西方向上存在差距。綜上分析,新疆旅游經濟與旅游投資重心變化軌跡較為一致。
三、空間集中度變化
根據地理集中度指數得到2000~2015年新疆旅游經濟、基礎設施投資與旅游投資集中度指數,并對三者集中度指數進行了Z分數標準化處理,采用組間連接聚類法和歐式距離平方相似測度方法進行聚類分析,將三者集中度聚類為3種類型。(表1)
從旅游經濟集中度空間分布看,Ⅰ類區域為高值區域,只有烏魯木齊市。Ⅱ類區域為中值區域,有8個地州市。其中,均值最大的與最小的分別為石河子、巴州,旅游經濟集中度增長最快的是阿勒泰。Ⅲ類區域為低值區域,有6個地州市。旅游經濟集中度除博州在波動起伏中呈增長態勢外,其余地州均呈現先升后降的態勢,下降最為明顯的是喀什地區。從基礎設施投資集中度空間分布看,Ⅰ類區域為高值區域包括烏魯木齊、吐魯番,二者的基礎設施集中度較2000年均為負增長。Ⅱ類區域為中值區域,主要有4個地州市。基礎設施投資集中度除了喀什緩慢增長外,其余三地州均表現為波動起伏最終下降的趨勢。Ⅲ類區域為低值區域,主要有9個地州市,均值最高的為石河子,最低的為伊犁。從旅游投資集中度空間分布看,Ⅰ類區域為高值地區,主要有4個地州市,其中旅游投資集中度均值最大的為烏魯木齊,最小的為阿克蘇。Ⅱ類區域為中值地區,包括3個地州市,這三個地州的旅游投資集中度增長率均為負增長,降幅最大的是石河子。Ⅲ類區域為低值地區,有8個地州市,其中,均值最大為昌吉,最小的為克州。
四、空間一致性分析
將新疆基礎設施投資集中度與旅游經濟集中度一致性、旅游投資集中度與旅游經濟集中度一致性,劃分為2000年和2015年2個時間截面,將基礎設施投資集中度與旅游經濟集中度一致性分為基礎設施投資滯后型(02)四種類型,同理將旅游投資集中度與旅游經濟集中度一致性也分為旅游投資滯后型(02)四種類型,如圖4~圖9所示。(圖4~圖9)
由圖4、圖6、圖8可知,從基礎設施投資變化類型看,基礎設施投資滯后型地州市中,2000年為4個,2008年數量減少1個,到2015年又增加為4個。基礎設施投資協調型地州市中,2000年為5個,2008年減少為3個,2015年又增加為4個,其中2000年基礎設施投資協調型有博州、石河子、吐魯番、哈密、和田,2008年有克拉瑪依、哈密、克州,2015年為阿勒泰、石河子、昌吉、巴州,可以看出基礎設施投資協調型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區,南北分布不均勻。基礎設施投資超前型中,2000年有4個,2008年有5個,2015年減少為2個。基礎設施投資極化型中,2000年有2個地州市,2008年有4個,2015年增加為5個,阿克蘇在三個時間段的基礎設施投資均為極化型,塔城在2000年和2008年兩個時間段為極化型,昌吉和巴州在2008年為極化型,哈密、喀什、和田、克州僅在2015年為極化型,由此可見,新疆基礎設施投資協調型和超前型較少,基礎設施投資有待加強。
由圖5、圖7、圖9可知,從旅游投資變化類型看,旅游設施投資滯后型中,2000年地州市個數為5個,2008年為4個,2015年為5個。旅游投資協調型中,2000年的地州市個數為5個,2008年和2015年為3個。旅游投資超前型中,2000年有2個,2008年有4個,2015年有1個。旅游投資極化型中,2000年有3個,2008年有4個,2015年有6個。可見,新疆旅游發展態勢迅猛,旅游投資力度較大。
五、結論
2000~2015年新疆旅游投資重心與旅游經濟重心變化軌跡較為一致,南北疆均存在著非均衡性。旅游經濟集中度高值區與中值區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區,南北疆旅游經濟發展不平衡,基礎設施投資集中度北疆地區大部分處于低值區,這可能是因為北疆的基礎設施已經比較完善,旅游投資集中度無論是高值區、中值區還是低值區在全疆分布較為均衡。基礎設施投資類型在全疆分布較為均勻,無明顯極化現象。旅游投資滯后型地州市數量基本不變,協調型與超前型數量下降,極化型增多的趨勢,基礎設施投資與旅游投資相輔相成,共同促進旅游經濟的發展。
主要參考文獻:
[1]Smith,A.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the Wealth Nations.New York:Random House,1937.
[2]Harrod,R.F.An essay in dynamic theory,Economic Journal,1939.
[3]唐曉云.中國旅游經濟增長因素的理論與實證研究[D].天津大學,2007.
[4]王如東,諸大建.基于投入產出分析的旅游投資對城市經濟貢獻的研究——以蘇州市為例[J].旅游學刊,2009(11).
[5]楊衛濤.旅游投資環境評價體系研究[J].中南林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
[6]鄭瑩.遼寧省旅游投資環境評價[D].遼寧師范大學,2007.
[7]鄧小明.旅游投資項目風險及其控制[J].柳州師專學報,2011(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