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是中國傳統文化最重要的表現,具有非常高的實力屬性和價值。在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網絡語言的逐漸形成,延伸到人們在生活當中的使用。任何事物的猛烈發展都是存在多面性的,在電腦、手機等互聯網的便捷當中,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的發展產生相對性的沖擊,在帶給人們方便的溝通之余,破壞了漢語言文化內涵,也使得漢語言的原本含義模糊化、扭曲化。所以我們應該對網絡用語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性,做到正確的傳承和發揚漢語言文化。
在當下的社會發展中,人們整體生活水平都有顯著的提升,人們交流的方式也發生了極大的形式變化,網絡語言為人們提供了更加生動、有趣的交流方式,也更利于傳播和理解,所以相對于漢語言文學,網絡語言對于年輕人來說,有絕對的優勢性,目前網絡語言的使用已經深入我們生活當中。在如此的局勢下,漢語言文學的發展是否會被時代的發展所取代?網絡語言其實并不是一種正規的語言體系,無法取代漢語言文學具有的價值,在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下,新事物的衍生,漢語言文學需要我們正確的認識與傳承。
1 網絡語言的主要特點
1.1 具有簡易性
在互聯網的迅速發展下,人們的溝通形式變得多樣化,同時溝通的語言也豐富起來,網絡語言,使人們在聊天的過程中,增添了許多的趣味性。其擁有較強的簡化性,讓人們在簡短的語言中,理會出話語中的真正意義,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簡化了人們打字的繁瑣程度,更可以根據諧音來代表文字本身的意思,整體方便了人們的溝通形式。
1.2 形式多樣化
網絡正式興起時期,正是現在社會中的主流人群處在青春時期,他們是主要的網絡活躍人群,最初大火的“火星文、非主流”等等,其中就衍生出很多的網絡用語,英文縮寫,簡筆字體等。例如:“girlfriend”最常出現的代替詞語就是“GF”。而現在聊天的過程中,都習慣用表情、圖片等來代替情緒的表達,這些不僅僅能夠夠使聊天的過程中活躍氣氛,還使人們的溝通變得方便的許多。這種高混合、多樣化、靈活的溝通形式,使網絡用語變得十分受青睞。
1.3 易懂易傳播
在現如今的各種移動設備的使用,人們頻繁的使用這些設備進行溝通交流,使對方能夠輕松快速的讀懂溝通內容就顯得尤為重要了,而網絡用語在這一特點上就顯得很出眾,可以形象生動的表達出所要表達的情緒和感受,去除文字部分還可以從視覺方面感受到語言情緒等等。并且很容易消化與記憶。
2 漢語言文學的特點與現狀
漢語言文學是我國傳統的文化,經過歷史的演變與發展,逐漸變得更加簡練,更加容易被理解與接受。并且在世界各地都十分受學者們的喜愛。但是,在現如今的社會當中,人們對漢語言文學的理解非常的膚淺,很難全面的理解到深層次的意思,而社會當中的普及程度也不是很高。
在教學當中,也注重的是應試教育,學生往往都是死記硬背,理解方式十分的強硬,達不到理解深層次的思想和意義。而漢語言文化也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全部理解其中的含義與韻味,所以很多學生都是持有放棄或者敷衍了事的態度來進行學習的。而現如今外來文化,來時兇猛,漢語言文化正在受到各個方面的壓力。
3 網絡語言對漢語言文學的沖擊
網絡語言相對于漢語言更加具有創新與發展的空間,并且約束力也相對較小,其出現對漢語言文學語法也造成了混亂,網絡用語中很多的“諧音字”“符號字”等等,雖然具有很強的認識性,但長期的使用,會混淆正確的語言文字,網絡用語具有強的趣味性,但卻讓人們失去了正確的語法規律,也使很多正式場合的溝通變成無效溝通,現代人最常出現的情況就是“提筆忘字”書寫困難,這讓漢語言文學的規范性遭到了破壞,也喪失原本的傳統語言結構。
4 對漢語言文學的正確認識與傳承
網絡工具已經全面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當中,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的便捷。所以我們應該更加正確的認識漢語言文化和網絡的關系,使漢語言文化得到更加有效的推動與發展,運用網絡的便捷性,一邊約束網絡用語的錯誤使用,一邊加強漢語言文化的豐富解讀與應用,增強人們的興趣。
5 結束語
漢語言文學在如今的時代發展下,得到了一定的創新,也受到了網絡語言的相對性沖擊,網絡語言的豐富表現形式,雖然帶給漢語言文學一定的破壞性,但也具有相對應的優勢,我們應該正確的認識漢語言文學的缺點,進行對應的改革與創新,打破漢語言文學帶給人們的呆板印象,同時也要提升網絡用語的規范標準,發揮出其自身的優勢,實行網絡用語、漢語言文學全面的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財會職業學院)
推薦閱讀:《漢語言文學研究》(季刊)創刊于2010年,是由河南大學主辦的學術刊物。辦刊宗旨:繁榮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服務學科建設與發展,提升社會精神文明生態。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