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社會中涌現出各種各樣的技術產品。近幾年,可穿戴技術——智能手環成為人們的焦點,各行各業都在利用它的功能與本專業進行融合。本文采用了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行動研究方法,重點討論了“智能手環在小學武術課堂中的應用”,為智能手環能盡快地推廣到小學武術課堂中指導學生科學運動,增強他們的健康意識提供理論的借鑒。結論認為:智能手環有效激發了學生的運動參與;智能手環實現了學生的自我鍛煉;智能手環使教師科學的掌控運動負荷;智能手環讓教師科學、合理地評價學生。
《中小學教師培訓》(月刊)創刊于1983年,榮獲北大2004版核心期刊。是由東北師范大學主辦的教育刊物。旨在指導全國中學教師職后繼續教育,報道國家有關中學教師培訓的政策、精神,研究職后教育的理論和管理經驗。
關鍵詞:智能手環 武術課 應用
2015年3月5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隨之而來的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熱詞出現在人們的視角中。“互聯網+教育”這個主題在學校的課堂上掀起了一大波熱潮并如火如荼的進行著。信息時代不會取代傳統的教育,但在傳統教育的基礎上融合信息技術,這樣的教育會更加具有活力,煥然一新。根據相關文獻查閱,目前只有山東青島市實驗小學和上海閔行區平南小學、實驗小學,共3所學校進行智能手環與體育課跨界整合。張海靜在《運動手環進課堂,促進體育課堂轉變》一文中提出:“可穿戴設備具備實時監控運動過程中心率、血壓、步數的功能,她將運動手環與體育課兩者相結合,對學生心率進行實時監控,從而促進學生積極、認真地投入到運動訓練中去[1]。”
小學武術課是學校體育教學的一部分,如何讓它煥然一新?如何讓學生更喜歡習練?如何讓教師科學合理的評價每一名學生?這些都是我們面臨的問題和急需解決的課題。為了實現武術課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為了小學武術課堂的創新。筆者在武術課上進行了行動研究,隨機挑選一名學生佩戴智能手環,然后進行數據收集與分析。
1 研究方法
1.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萬方數據庫、互聯網有關智能手環、武術課、價值關鍵詞進行檢索,對“智能手環”“武術課”方面的研究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分析,獲得許多寶貴的經驗和啟發,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論依據。
1.2 行動研究法
在武術課上進行行動研究,隨機挑選1名學生佩戴智能手環,進行數據收集與分析。
1.3 邏輯分析法
通過對所收集的文獻資料、行動研究獲得的數據進行整理、歸納、演繹分析,使得本課題的邏輯清晰。
2 結果與分析
2.1 智能手環概述
智能手環是一種穿戴式智能設備。通過佩戴,用戶可以記錄日常生活中的體育鍛煉、睡眠質量和飲食熱量等實時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與終端設備同步,通過數據指導個人健康生活方式的作用。目前智能手環是通過藍牙連接到終端進行數據傳輸,只有少數科技公司研發出了WIreless-FIdelity(縮寫WI-FI)連接終端的技術。
智能手環不但外觀制作精美,而且它的功能很強大。如對人的心率、步數、卡路里、距離實時監測,同時還具有深度防水、脂肪、血壓、睡眠質量的監測等功能。吳勇在《智能手環在社會體育中的應用》論文中指出:“智能手環使運動更加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離不開運動,而智能手環依托著強大的數據處理系統能夠更加科學的記錄和分析[2]。”綜上所述,智能手環的功能可以應用到體育中,也可以進入武術課堂上,充分利用它的功能來指導學生科學地運動。
2.2 智能手環在武術課堂中的價值體現
2.2.1 智能手環有效激發學生的運動參與
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武術課的教學方法很單一,完整示范法與分解示范法相結合進行教學。又因小學生處于活潑好動,注意力不集中,喜歡新鮮事物等心理特點,所以傳統教學方法在小學武術課堂上顯得力不從心。“信息技術的使用,既符合小學生求知、求新的心理特點,又能創設比較好的情境和情緒體驗,引起并保持學生的注意和興趣,從而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3]。”可穿戴技術——智能手環進去小學武術課堂,充分調動了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大大增加了學生的運動參與。學生戴上它后,會時刻關注自己手腕上顯示的數據,按照教師講的要求進行練習,課堂的氛圍濃厚,學習效果顯著提高。
2.2.2 智能手環實現學生的自我鍛煉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提出:“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基本理念。”學校武術課也同樣要遵守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來培養學生。在傳統的武術教學中,學生一味的跟著學,教師做示范講解,然后學生練習,從而形成思維定式。智能手環進入武術課堂后,每個學生手腕都佩戴一塊,在它實時監測數據的環境下進行科學鍛煉。教師給出評價指標以及關于健康鍛煉身體的量化數據,學生了解之后就會自己向著目標努力,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在課堂上是這樣,在家里同樣如此,周末與家長外出騎單車、爬山、徒步等運動項目都可以。
2.2.3 智能手環使教師科學地掌控運動負荷
優秀的體育課離不開運動負荷和練習密度。在教學比賽中,評委都會認真觀察,看它是否達到了這個項目要求的指標數據。武術課是學校體育課的一部分,它也不例外。那在傳統的教學方式下,體育教師大多數都是靠自己的經驗來判斷。再高級一點的就是安排一位專門的人,手里拿一張心率曲線表,在課的不同時間段進行某位學生的脈搏統計。這樣的方法既耽誤時間又有誤差。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