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對于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都產生了積極影響。高職院校作為重要的分支,要發揮出教育教學的力量,帶領學生進步和發展。通常,教師是教學的重要主體,教師通過自身積極情緒,會完善教學,帶領學生進步。教師的積極情緒,會帶動整體學生發展,讓課堂教學變得十分優質,也符合教育的要求和基礎。所以,文章從高職院校教師積極情緒對教育教學所產生的影響出發,并提出了合理化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 積極情緒 教育教學 影響分析 應對策略
高職院校開展教育工作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重點培養和教育。教師要對自己的情緒進行合理管理,通過積極的情緒激發學生,帶動學生朝著良好的方向前進。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和學生出現沖突,難以形成積極的情緒,則會對教育教學的效果產生不良的影響,這最終都會阻礙學生的發展和進步。高職院校的教師要對自身的積極情緒進行把控,構建優質的班級管理模式,讓課堂教學更加優質。同時,以積極的情緒帶領教育教學的發展,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奠定基礎和前提。
一、積極情緒對教育教學的影響
現階段,高職院校教學的過程中,和學生接觸最多的就是教師、輔導員、其他業務部門人員。下面分析積極情緒對教育教學所產生的影響。從這些主體出發,進行綜合性分析。
第一,輔導員。從我國高校出發,輔導員成為學生管理的重要人員,同時也是和學生之間相處時間最長的人。對學生所產生的影響也是比較大的。在工作壓力大的情況下,高校輔導員往往會存在緊張、無助和焦慮等情緒問題。在出現了嚴重心理失衡的情況下,在面對學生教學的情況下,就會導致缺乏熱情,和學生進行接觸的過程中就出現了淺層化的問題。比如,不關心學生。輔導員和學生之間在交流的過程中如果是積極情緒,就會讓學生對自己形成信任,能夠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輔導員增加尋求教師幫助的積極性,也會減少學生的問題隱患。
第二,專任教師。經過我們詳細的調查和分析得知,學生喜歡幽默的教師,也喜歡知識淵博的教師。同時,教師在課堂構建的過程中,應該展現出十足的激情,能夠和學生進行交流的時候,充滿善意。如果科任教師缺乏課堂上的激情,沒有展現出十分強烈的積極情緒,就會出現課堂教學效果不明顯等問題[1]。這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和專業水平的提升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教師能夠通過自己的心態對課堂產生影響,加強自主性學習的情況下,展現出一定的愉悅感,形成積極向上的心理。
第三,其他業務部門人員。學校的其他部門也會對學生的成長產生影響。有些部門教師不上臺講課,但是也是學校內部的一名教師職工。在和學生接觸的過程中,這些人員的情緒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積極情緒也會讓學生感受到溫暖,不會導致學生形成不良的情緒。同時,積極的情緒存在,也會提升事務處理的效率,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形成和諧關系。
二、教師缺乏積極情緒的因素分析
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開展的時候,自身產生積極情緒是十分關鍵的。但是,教師缺乏積極情緒也是有原因的。要對這其中存在的原因進行詳細分析,要從多個角度出發,為教師詮釋一個良好的積極情緒構建模式。對其中因素進行合理研究,就會更好地引領教師合理控制情緒。
(一)職業倦怠
主要是個體的長期面對工作壓力和不良情緒等情況下,所形成的身心疲勞和耗竭的狀態。高職院校教師的職業倦怠是典型的代表。有的教師認為自己的工作沒有挑戰性,自身的能力不能得到發揮,面對自己評價的時候,就會出現消極的情緒。這樣,情感衰竭和成就感缺失等問題頻頻出現。面對學校里的人和事的時候,就會出現冷漠和敷衍的態度。職業倦怠的重要表現是消極情緒出現,對積極情緒的產生進行了抑制。
(二)工作壓力
面對學生的教育、班級管理和服務工作之中,教師所承受的壓力也是比較大的。輔導員完成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外,優化各個事項的管理。這其中,還要對自身的個人能力和業務進行重點提升。面對超負荷和低成就感的工作,工作時間久的輔導員就會形成失落感,也可能會攜帶煩躁和憤怒的情緒。那些剛剛參加工作的輔導員也會出現不良的情緒。比如,會覺得孤單、無助和失落。針對專任教師,在開展教育工作的時候,就會出現很多的壓力,學生難以適應傳統的教育模式,需要教師對教學模式進行更新和完善。面對作業批改、學生溝通等,都增加了教師工作壓力。
(三)學生因素
有的教師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并沒有對高職學生進行全面認知和理解。對學生的某些方面要求比較高,可能忽視了學生自身所擁有的優勢。這樣,學生得不到教師的認可,也產生了學習的挫敗感。教師認為學生基礎和表現不良,面對教育工作提不起勁,不能讓學生產生好的變化。這樣的心理狀況下,導致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會存在很大的挫敗感。學生對教師的支持不夠等問題出現,也傷害了教師的內心。
(四)認知協調
在動力心理學中,認知失調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內容。主要是指個人從一個認知推斷出另一個相對立的認知,以此所形成的不舒服和不愉快的情緒。在這樣的情況下,個體就會想要努力去解決這種緊張,想要讓自身擁有平衡。現階段的社會經濟發展中,一些青年教師在社會上展現出了自身的價值,收入比教師職業的收入要多很多。這樣的情況下,在認知上出現了不協調的現象。由此,心理上出現了疲倦,情緒上也出現了壓抑的問題。
(五)自身因素
個人身心特質也會是情緒的重要影響因素。積極情緒和人們的個人成就和人際關系之間是存在聯系的。個人的性格如果內向的化,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情感,就會對工作目標的完成產生影響[2]。缺乏人際支持網絡的情況下,出現了應激事件的時候,也會在狀態上出現糟糕的問題。身體健康方面上,有的教師經常會生病,這也會形成不良情緒。
推薦閱讀:廣東省醫學副高職稱論文要求是什么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