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課程改革論文
本文作者:萬新建 單位:新疆建設兵團一師一團中學
1、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意識存在的問題
1.1、課程設置存在缺陷
雖然新課程改革已實施一段時間,但目前我國大多數高中的體育課程都是在原先的課程標準下制定的,主要訓練科目為廣播體操、跑步、立定跳遠等枯燥無味的項目。此外,體育課與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相比,一般沒有詳細的教學計劃,或即使有教學計劃任課教師也不按教學計劃實施,在很多情況下,體育教師引領學生做完準備活動后就讓其自由活動。這樣的課程設置很容易讓學生對體育課和體育活動的認知發生錯位,他們會形成體育課是文化課的附屬和學校允許的課內活動時間等思維定式,長此以往,很容易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程的不重視,打擊他們學習體育知識的積極性,從而不利于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
1.2、沒有端正學生學習動機
通過對本校780名學生進行調查問卷后筆者發現,高中學生上體育課的主要目的如表1所示:高中生對體育課的認知存在偏差,學習動機不端正,他們大多數認為體育課僅僅是娛樂玩耍和強身健體的輔助課程,且相當一部分人對體育課相當漠視,對體育課可以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功效認識非常有限,這嚴重影響了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
1.3、學校體育氛圍不強
升學率是當前衡量我國一所高中優劣的重要甚至唯一標準。迫于社會、家長和上級的壓力,高級中學的領導和教師都會把提高高考升學率作為第一要務。在這種背景下,高中體育課經常被擠占甚至取消。例如筆者同學所在的河北省一所省級示范性高中,高三階段的體育課一概取消,為文化課讓路。這與我省的情況十分類似,在這種情況下,學校的體育氛圍可想而知,若沒有濃厚的體育氛圍為依托,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也只能是一句空話。
2、高中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的對策
2.1、設置科學合理的體育課程
在《新課標》中,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并設置了水平五和水平六兩級學習水平,包括田徑類項目、球類項目、體操類項目、水上或冰雪類項目、民族民間體育類項目、新興運動類項目六個運動技能系列以及健康教育專題系列等七個系列。同時根據《新課標》對學分的要求,結合本地和本學校的實際條件來設置科學合理的體育課程。結合我校的實際情況,筆者認為在必修課中田徑類項目可設置為3學分,球類項目設置3學分,民族民間體育類項目設置2學分,體操類項目設置1學分,健康教育專題系列設置1學分。
2.2、端正學生學習動機
如上所述,造成學生學習體育課程動機不端正的主要原因是他們對體育課的認知存在偏差,因此體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室內體育課的時機來端正學生的學習動機。筆者認為使學生端正學習體育的動機時,要改變傳統的說教方式,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辯論賽和討論會式的教學更有利于使學生認識到體育的本質,從而端正他們的學習動機和態度。例如筆者曾在高三年級中舉行過“高三階段停止體育課教學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的辯論賽,舉辦過“體育學習與鍛煉的最終目的是什么”的討論會。
2.3、強化學校體育氛圍
要想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必須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這就要求學校領導首先要重視起校園體育文體建設,從資金、師資、政策等方面加大對塑造校園良好體育氛圍的支持力度,形成教師學生共創良好校園體育氛圍的強大后盾。其次,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時間舉行小規模的比賽。再次,可以舉辦一系列的體育主題活動,例如2008年,可以借助我國舉辦奧運會所形成的全民體育的良好氛圍來舉辦“我為奧運加加油”“、奧運健兒模仿秀”等校園主題活動,以此來活躍校園體育氛圍,營造良好的校園體育環境。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和環境能夠對學生起到耳濡目染的作用,十分有利于學生體育意識的形成。
3、結論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高中生體育意識還十分欠缺,嚴重制約著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影響著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學位課程設置存在缺陷,沒有端正學生學習動機和校園體育氛圍不強等,應在認真研究《新課標》的基礎上科學合理的設置體育課程、通過創新教學方法來端正學生的學習動機,盡可能的創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氛圍等途徑來提高學生的體育意識,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