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體育教育論文
1現代社會對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評估的需求
1.1國家制定體育教育政策的需求國家制定體育教育政策時,首先需要考察以往政策的效果,具體量化其各方面的適用性,找出需要完善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并加以調整。
1.2學校制定大學生體育課程教學大綱的需求一個大學必須根據國家政策,結合本校實際,制訂相應的體育課程教學大綱,這時也需要評估以往體育教育政策的運行效果,預估當前政策的實際效果,制訂合理的教學大綱。
1.3達到大學生體育課程良好教學效果的需求體育教師為了貫徹國家教育政策和落實學校教學大綱,必須依據自身和學生實際情況,給出合理的實施方案,具體落實相關內容,并分析每次課的教學效果。
2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評估的國外研究情況
KarienStronks與JohanP.Mackenbach致力于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定性評估研究,提出一些基本概念評估相關效果;開展了評估實驗;其評估實驗結果給體育教育政策制訂部門參考[2]。KarienStronks開展了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評估課題研究,提出教育政策科學性、可行性等定性概念。KathrynBackett-Milburn與SheilaWilson提出一種基于教育過程分析的效果評估技術,該方法有助于對體育教育做出規范化的評估。DebbiL.Stanistreet等則對學生中開放式體育教學的效果展開評價。PetticrewM等對體育教育措施可能存在的不良效果給予關注。概括起來,國外研究注重評估教育政策均衡性、教育政策對潛在不良后果,一般每項評估技術提出都會安排評估實驗。
3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評估的國內研究情況
我國的體育教育管理人員、體育教育工作者非常關注大學生體育綜合素質、體育課教學質量評價的研究,在體育類專著、重點期刊、核心期刊文獻中,這一類文獻占一定比重。一些相關文獻運用若干數學工具來進行大學生體育綜合素質的評估,提供了一些可資借鑒的方法和研究思路。體育社會功能評價、大學生體育素質評價方面。李艷翎等對體育社會評價指標體系的特征進行分析,確立了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的模型;、顏曉、譚曙輝、陳琦等致力于建立大學生體質的評估指標體系,并給出一些可行的方法。柯遵渝、黃美好、王戌樓、段岳明、張學研等在學生體能素質評估模型方面給出一些合理建議。體育教學評價方面。
鄭吾真、戈炳珠、盧元鎮、鄭杭生、肖光來、張貴敏、陸保鐘等對高層次體育教育方法、專業體育教育措施展開研究,同時進行了一定的教學評估研究。潘晟、張學研、柳方祥等對建立高校新體育課程評價體系提出有益的建議和技術措施。趙云宏、袁建國給出高校體育教師綜合評估指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確定因素權重,進行了評估實驗研究;王立紅,王建軍等論證了大學生作為評價主體參與評估活動的可行性,提出了建設性方案。鄭丹蘅運用數理統計方法,通過不同評價主體從不同的側面對高校體育課堂教學質量進行評價,構建了高校體育課堂教學評估量表。概括起來,國內以上所述的相關研究較多,專門研究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評估的文獻較少;文章中對技術創新進行評估實驗的比例遠遠小于國外水平。
4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評估國內外技術結合運用優勢
從以上技術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對待現代社會的體育教育政策問題上,國內外采取的是兩種不同的方式去進行的。正所謂兩種方式各有所長,又各有所短,因此只有兩者相互取長補短,才有利于解決現代社會的體育教育問題。二者結合運用有諸多裨益。
4.1廣泛涉獵國內外體育教育政策廣泛而深入地接觸國內外體育教育政策,能夠提升體育文化背景,砥礪專項素質和心理素質,獲得全面發展。這種文化熏陶也會改善體育學習狀態和生活狀態,實現前所未有的心理平衡。
4.2相互補充、相得益彰國外研究重實踐、重測試,二者結合將有效促進國內相關研究的測試工作比例,增強成果實用性。國內研究也會對國外建立相關評估指標體系有所裨益。
4.3培養多種評估融合運用的環境人類天生對新鮮事物有學習渴望,兩種研究的結合能夠改善體育評估研究過程中的枯燥乏味性,同時也加大了對體育健身領域的涉及面,接觸并掌握到較多項目的運動方法,培養多種健身能力,提高體育鍛煉效果,為終身體育的實施奠定了基石。
5結論
國內外大學生體育教育政策運行效果評估技術各有明顯特色,二者的有機結合不僅使相關研究趨于全面,獲得協調發展,更可以為國家的終身體育教育政策奠定基礎。
作者:賀華 單位:湖南商學院體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