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社科期刊投稿論文發表了網絡文化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論文探討了網絡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所以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就顯得尤為重要,是當今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關鍵詞:社科期刊投稿,網絡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黨的十八大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正處在網絡文化視域下大學生價值觀的樹立和培養起到了引領的作用。在網絡文化盛行的時代,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引領網絡文化健康發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是當今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
一、網絡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
大學生處在網絡的時代,網絡具有兩面性。為了規避網絡文化的消極作用,正確處理大學生與網絡文化的關系,準確把握網絡文化的內涵和特征就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如何使網絡文化發揮積極的作用,就需要有正確的價值觀來引導。
(一)網絡文化的基本內涵及其特點
“網絡文化是以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融合為物質基礎,以發送和接受信息為核心的一種嶄新文化。網絡文化是在傳統現實文化網絡化的基礎上形成的。”網絡文化作為一種復合的文化,集中體現為三個方面的特征:第一,網絡文化具有開放性;第二,網絡文化主體的匿名性;第三,網絡文化具有共享性。目前許多大學生過分依賴網絡文化,完全相信網絡信息的準確性而不加以思考,從而使大學生越來越懶惰,漸漸的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從而違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個人層面中的對敬業的要求。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
價值觀是構成社會共同體的自我意識的核心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社會共同體的價值觀,“它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核,只有那些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為靈魂、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為主題,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為精髓,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道德基礎的價值觀,才稱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網絡文化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總體上都是健康的、積極向上的,但是同時也不否認部分大學生的價值觀存在著問題。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凝聚大學生的共同的價值追求,形成巨大的價值共識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三)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義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中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三個層面有利于培養大學生的責任感、有助于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和科學精神、有利于培育大學生良好的精神風尚。在網絡文化視域下,大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容易受到網上不良信息的影響,進而影響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構建。因此,在網絡文化視域下,增強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網絡文化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網絡文化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著很多問題,抓關鍵問題,分析主要原因是學界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網絡文化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的問題
首先,部分大學生愛國主義思想淡薄。在這個網絡盛行的時代,每個國家都會遭遇到其他國家在價值觀等方面的沖擊,因此,愛國主義就擺在了很重要的地位。現在很多大學生的傳統文化觀念淡漠,缺乏民族精神,他們往往更喜歡慶祝西方的節日,而對于中國的傳統節日他們都很少關注。其次,一些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不高。部分大學生長期沉迷網絡,形成與他人交往的障礙,甚至會導致心理畸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個人層面提出,要對他人友善,而網絡文化視域下的部分大學生心理不健康,影響了社會和諧。最后,部分大學生學習成績下降。在網絡文化視域下,部分大學生沒有做到網絡道德自律。每天沉迷網絡,有的甚至荒廢了學業。對于高校進行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在大學生心中產生抵觸心理,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之間的傳播和構建。
(二)網絡文化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問題的原因分析
第一,網絡監管缺少法律制約。網絡監管是對網絡進行監管,規范人們的上網行為。國家應該加大對網絡監管的力度,制定嚴格的法律法規。同時還要充分發揮網絡監管主體的作用,構建良好的網絡文化環境。
第二,高校教育缺少網絡教育功能。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的不友善和人際溝通能力不強的問題與高校教育缺少網絡教育功能是密切相關的。“網絡教育就是指將計算機技術和教學相結合,形成一種最理想的計算機網絡教學環境。”高校只教授大學生如何使用計算機,而沒有運用計算機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沒有充分發揮計算機在教書育人方面和教授大學生如何進行人際交往方面的功能。
第三,大學生缺少自我調控能力。互聯網時代的出現,為大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新奇充滿誘惑的世界,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的不敬業的問題主要原因是大學生自身缺少自我調控的能力。大學生對網絡道德自律的認識度不夠,不能正確地進行健康的網絡交往活動。
第四,家庭教育缺少榜樣示范功能。家庭是大學生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場所,因此,父母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會不知不覺的影響到大學生對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構建。少部分的父母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關心國家大事,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極少數的父母有的會在家里沉迷網絡,長此以往,父母在大學生心中就會形成沉迷網絡,不愛國的形象。
三、網絡文化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策略
網絡文化視域下,如何培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迫在眉睫。本文從社會、學校、大學生和家庭出發,針對其問題和存在的原因提出了培育策略。
(一)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幫助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第一,凈化網絡文化環境,把握網絡文化特點。在互聯網時代,網絡上會存在著許多不良的信息,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大學生的價值判斷,因此,我們要加大力度來凈化網絡文化環境。在新時期,需要我們根據網絡文化的特點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網絡文化之中,弘揚社會主旋律。第二,完善網絡法律法規,加大網絡立法。通過大學生對制度的遵循,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之間傳播,形成廣泛的價值認同。目前還存在著網絡法律法規滯后的問題。制度的缺失導致網絡犯罪的懲治無法可依,執法失據,這是網絡犯罪猖獗的根本原因。
(二)高校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進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
第一,加強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首先,加強高校教師隊伍的建設,不斷提高高校教師專業化水平。其次,培養高校教師的創新精神。能夠根據不同的情況采取不同的對策,從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大學生中得到很好的傳播。最后,高校要采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網絡語言方式,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播。
第二,加強大學生網絡安全與法制教育。首先,高校應該普及網絡知識,提升大學生的網絡素養。“網絡素養來自媒介素養,是指網絡社會中人們在了解網絡知識的基礎上,正確使用和有效使用網絡,理性地評價網絡信息和利用網絡信息的修養和技能。”其次,高校應完善并落實有效的網絡行為規章制度,加強對大學生網絡行為的監管,高校可以運用高科技手段,對網絡信息進行過濾和選擇,使不良的網絡信息在未到達大學生的視野之前就被消除。
(三)著眼于大學生自身能力的提升來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樹立
第一,大學生自身網絡免疫能力的培養。首先,大學生應該積極參與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加強自我監控意識。“自控能力是指一個人善于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緒,掌握自己的心境,約束自己行為的能力。”其次,大學生還要合理的安排自己的課余時間,合理有效的安排大學生活。最后,大學生自身應該逐步樹立起科學健康的意識。
第二,大學生網絡道德自律的培養。面對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現象,道德自律作為一種有效的社會控制手段受到了極大的關注,進行大學生的網絡道德自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大學生要正確認識網絡交往與現實交往的關系。“網絡交往是人們在賽博空間進行的人際交往活動,包括網際間的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目前,許多大學生混淆了網絡交往與現實交往的關系。
網絡交往和現實交往,都要受到法律和道德的制約,大學生自身應該多了解網絡交往和現實交往的關系,多閱讀有關這方面的書籍。其二,大學生道德自律的關鍵是自覺遵守網絡道德規范。“網絡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人們的上網行為,調節網絡時空中人與人之間以及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大學生加強自身的反省和慎獨的道德修養。“自省”就是要求大學生時刻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違背常理和倫理道德。“慎獨”在現代社會被理解為當人們在獨處的時候應該謹言慎行,嚴格要求自己,不能有僥幸的心理。
(四)發揮家庭教育的積極影響幫助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首先,父母要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網絡文化視域下,父母應該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導大學生關心國家大事,熱愛自己的學業,對待他人誠信友善,努力達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于個人層面的要求。其次,家庭要與高校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家庭教育和高校教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會使大學生有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優秀的高校教育可以使大學生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和健康的心智,使其更好的接受家長的意見。
四、結語
網絡文化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需要國家、社會、家庭、大學生的共同努力,本文從網絡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基本含義入手,對網絡文化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的問題和原因進行分析,最后提出培育的策略。希望大學生在網絡文化的環境下,能夠遵守網絡道德規范,形成健康的網絡行為,認同和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者:秦田
推薦閱讀:《上海行政學院學報》(雙月刊)創刊于2000年,單月10日出版,上海行政學院主辦。作為高研究水準和高學術品位的學術刊物,本刊物嚴格遵守學術規范,嚴格把好刊物的學術質量關。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