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大量飲酒嗜酒就會引起酒精性肝損傷。臨床研究表明:乙醇進入干細胞之后,經過一系列酶的作用氧化為乙醛。長期過量的飲酒后,體內的大量乙醇會在肝細胞中表現出嚴重的毒性。直接或間接的導致干細胞的壞死,嚴重時甚至會導致肝硬化。據臨床標準:每天飲酒中酒精含量超過40克,連續5年以上就可以成為嗜酒者。在歐洲國家,因為長期大量嗜酒導致的肝硬化占肝硬化病人的50%-70%,所以在西方各國酒精性肝損傷在很久前就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重視。然而在我國至今也沒有能夠引起重視。
據研究表明多烯磷酰膽堿不僅可以抑制脂質過氧化對肝臟細胞具有保護作用,而且對肝細胞具有很強的修復作用,促使肝細胞再生,因此,多烯磷酰膽堿在治療酒精性肝損傷中有很好的療效。
1酒精性肝病機制的研究
1.1酒精性肝損傷的癥狀和體征:輕癥狀酒精性肝損傷的癥狀和體征為:厭食、乏力、腹脹和肝區不適等,重度的會表現為:低熱、腹瀉、四肢麻木、手顫,少數會面色灰暗、脾胃腫大、浮腫等癥狀。更加嚴重時會引起肝硬化。
1.2 酒精性肝病的臨床診斷標準: ①臨床癥狀表現為以上癥狀和體征的。②飲酒史在五年以上,或者在兩周內大量的飲酒,酒精量折合80g/d。③血清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谷氨酰轉肽酶(GG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平均紅細胞容積(MCV)等指標升高。④肝臟B超或CT檢查有典型表現。⑤排除嗜肝病毒的感染、藥物和中毒性肝損傷等。1.3 酒精性肝病機制研究進展:①乙醛的毒性作用。乙醛是一種活性物質,是乙醇進入肝臟后經過肝臟的代謝轉化而來的。乙醛能消耗掉肝臟細胞中的大量抗氧劑,造成肝細胞膜上磷脂及不飽和脂肪酸氧化而導致細胞膜破損,破壞細胞膜脂質,促進肝損傷,最終導致干細胞壞死。②乙醇誘導肝臟損傷的自由基機制:肝細胞變性是酒精性肝損傷最早出現的常見病變之一。經過對飲酒病人的生理生化指標測試表明:乙醇導致的脂肪變性往往跟自由基的增多有關。乙醇的代謝促進肝細胞氧化還原反應發生頻繁,在氧化還原反應的過程中產生了更多的自由基,自由基的主要損傷作用是造成膜脂質的過強氧化,形成脂質自由基和過氧化物,抑制了脂肪酸的氧化,造成了干細胞脂肪的蓄積,最終造成了酒精肝的損傷。③乙醇誘導脂肪肝的形成:酒精性脂肪肝是酒精性肝損傷最嚴重的病理形式。研究表明:脂肪酸的氧化合成主要受到轉錄因子過氧化物酶體增值物激活受體(PPAR)和固醇調節元件結合蛋白-1(SREBP-1)的調節。乙醇代謝的產物乙醛能夠降低PPAR與DNA的結合能力,PPAR基因的失活會引起肝臟聚集大量的脂質,從而造成酒精性脂肪肝。
2多烯磷酰膽堿治療酒精性肝損傷的臨床觀察
2.1一般資料:從2005年1月到2010年10月中隨機選擇符合酒精性肝損傷診斷標準的患者60例,并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3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2例;治療組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
2.2治療方法:需要囑咐所有患者接受臨場觀察前數月戒煙、禁酒。補充維生素B、C、K和葉酸,改變飲食習慣,盡量食用高蛋白,低脂的食物。
2.2.1治療組 在進行常規酒精性肝損傷的基礎之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多烯磷酯酰膽堿10 m+靜脈點滴,1次/天, l,療程30 天。
2.2.2對照組 在保持常規酒精性肝損傷治療的基礎上,加用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復方甘 酸二銨10ml靜脈點滴,1次/天,,療程30天。
2.2.3觀察各個指標狀況:a 癥狀體征:其中包括是否有出現肝臟腫大、腹脹、肝區不適等癥狀。b 肝功能檢驗:AST、ALT、GGT、DBiL、TBiL、IBiL。c療效判定標準:無效:癥狀體征、彩超肝臟影像沒有出現明顯的變化,肝功能各項指標下降不足治療前的50%。有效:癥狀體征有好轉,彩超影響提示脂肪肝有所減輕,肝功能各項指標較治療前下降50%以上。顯效:療程結束時癥狀體征基本消失,彩超影響無顯示有關脂肪肝情況,肝功能各項指標逐漸恢復正常。
2.3結果:
2.3.1 癥狀體征:肝區不適、肝腫大、腹脹等情況有所改變,治療結束時,對照組:顯效5例,有效5例,無效20例,總有效率33.3%;治療組:顯效18例,有效7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83.3%。
2.3.2肝功能檢驗:治療結束時對照組:顯效8例,有效5例,無效17例,總有效率43,3%;治療組:顯效15例,有效7例,無效8例,總有效率73,3%。
2.3.3肝臟彩超:治療結束時;對照組:顯效4例,有效4例,無效22例,總有效率26.7治療組:顯效8例,有效7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50%。
3多烯磷酰膽堿在治療酒精性肝損傷的體會
酒精性肝損傷通常表現為脂肪肝。病毒性肝炎之后,酒精性肝損傷已經成為第二大危害人類身體健康的肝病。通常情況下,肝細胞中所含的脂肪量占大約只占肝臟重量的2%~4%,但是由于各種病變,肝細胞開始出現代謝異常,此時,肝臟內脂肪量就會逐漸增多,積累,嚴重時甚至過量。當脂肪量超過肝臟重量的5%時,就會引起肝細胞變性,進而引發脂肪肝,接下來還可能發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或者肝硬化。如果此時還不注意,繼續嚴重酗酒的情況下,會導致肝細胞壞死甚至肝功能衰竭。
肝細胞損傷通常變現為細胞內細胞器膜和肝細胞膜受損,進而會影響到酶的活性和肝細胞的代謝功能,細胞和亞細胞膜中最重要構成成分是磷酯,肝細胞膜中磷酯的主要成分是磷酯酰膽堿。多烯磷脂酰膽堿對肝細胞膜有很強的修復作用。因為肝病會導致磷脂丟失和肝細胞膜、線粒體超微結構的損傷,阻斷了細胞呼吸和能量合成。將多烯磷脂酰膽堿與肝細胞膜的有效的結合,可以對肝細胞起到一定的修復、保護和促進其再生。多烯磷脂酰膽堿可以促進肝臟超氧化物歧化酶、過氧化氫酶和谷胱甘肽脫氫酶的活性的提高,進而增加了肝細胞中脂質的代謝,并對脂質過氧化和抗肝纖維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此次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多烯磷脂酰膽堿可以作為肝細胞膜強有力的修復劑,應用于脂肪肝的治療,且效果十分明顯,副作用小,幾乎無不良反應。在臨床上具有及高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