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在推動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同時,也對城市環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嚴重阻礙了我國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順利進行。其中,城市河道污染問題特別突出,城市河道的水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這嚴重影響了我國城市的良好形象。本文通過分析傳統城市河道治理所存在的缺陷,吸取經驗教訓并進行總結,進而提出幾點具有建設性的意見,以期改善我國城市河道綜合治理的現狀。
關鍵詞:城市河道,綜合治理,改善
1.前言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建設,城市的人口急劇增加,房地產商不斷進行樓盤的開發以滿足越來越多準城市人的居住要求。其中,不乏有的房地產商將目光對準了城市河道兩岸的土地,盲目的開發加上治理不善,使得城市河道的功能大打折扣。與此同時,城市水污染問題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為了讓城市居民有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喝上放心水,必須對城市河道進行全方位的綜合治理。
2.我國城市河道治理現狀
2.1 監管不善,淤積問題嚴重
河道淤積一向是我國城市河道存在的最主要問題,由于很多河道長時間沒有進行清淤工作,一到雨水季節,尤其是夏天,堵塞的河道導致水流不暢通,經常發生河水泛濫的情形,使得河道兩岸的居民損失慘重。此外,由于政府對河道綜合治理工作缺乏管理和監督,導致河道兩岸的水土流失加劇,河道兩岸頻頻倒塌。有些工廠無視國家法律存在,過度追求眼前的經濟利益,將一些固體廢物或者廢水排放到河道中,既污染了河水,又堵塞了河道,使得原本淤積的河道變得更加淤積。
2.2執法軟弱,污染嚴重
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之所以難以杜絕,很大一部分的原因在于執法的力度弱。環境污染不具有即時性,而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只有達到一定的程度,環境污染的結果才能顯露出來而引起人們的注意。因此,這就要求環境各檢測部門時刻做好本職工作,對各個企業的排放物嚴格檢測。然而,不少檢測部門要么難以恪守原則做好本職工作,因疏于檢測而使得一些違法企業有機可趁,更有一些檢測部門的工作人員收受賄賂,偽造檢測結果。正是由于執法工作人員“問題執法”,導致城市河道的污染問題日益嚴重。有的企業雖然因為污染行為受到了行政處罰,但由于處罰力度過小,遠遠小于污染行為帶來的利潤而無視法律的存在,仍然肆意妄為。由此可見,加大行政執法力度對于遏制河道污染行為至關重要。
2.3規劃落后,防洪性差
許多城市居民的河道防洪意識很淡薄,致使城市河道被侵占的現象十分常見。很多河道兩岸堆滿了垃圾,成了名副其實的“垃圾場”,更有垃圾直接堵塞河道的情形。這樣一來,城市河道的蓄水、排澇能力大大下降了。對于2012年發生在北京的暴雨泛濫,想必大家記憶猶新,究其原因,不難發現河道堵塞占了很大部分。在北京,雨水排放和污水排放用的是一條管線,如此一來,嚴重影響了雨水的排放速度。這種情況在其他的城市也很常見,此種規劃體現了我國城市居民河道防洪意識的薄弱以及對政府對城市河道防洪綜合規劃建設的忽視。
2.4 只顧眼前,生態缺失
采用傳統方法治理城市河道時,往往只關注眼前利益而采用“岸線順直”的這種減少排水路徑的方式加速河水的排泄。這種方式存在很大的缺陷,既改變了河道的自然流向,改變了河道主流、激流和淺流相間的河道格局,又改變了各種水生動植物的生存環境,致使許多具有凈化河水功能的水生植物數量大幅度減少甚至滅絕,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河道的凈污納污能力。還有的城市在治理河道的過程中,為了使得河岸更加結實牢固,便采用大塊石頭或者是水泥等堅固物體對河岸進行堆砌。如此一來,縱使河岸變得更加結實了,卻割裂了整個河道河岸的生態系統,割斷了河道中水土和生物的聯系,毀壞了河道里的能量循環,大大降低了河道的凈化能力。
4.我國城市河道的整治措施
城市河道的整治不是僅僅涉及某個領域,而是一個涉及多個領域的系統性的大工程。城市河道的整治不會一蹴而就,我們需要綜合考慮各個方面的實際情況,協調好環境保護和城市河道的綜合治理。
4.1 從規劃入手,綜合治理城市河道
城市河道治理是否成功取決于是否有好的規劃,只有科學的規劃才能解決好城市河道的治理問題。規劃的制定應當充分考慮各個城市的實際情況,聽從各方專家的意見。城市河道的建設與整治應當科學合理,既要保護城市當地的文物古跡,又要保持與周邊環境的協調。規劃還應充分考慮文章上述所提到的傳統治理城市河道所遇到的種種問題,保證城市河道排洪防澇的基本功能以及暢通無阻。在規劃中,還應保持城市河道的自然流向,不能單純為了水流暢通而將之改直,這樣既可以保證河道內部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為水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還可以提高城市河道的自我凈化功能。在進行河道整治規劃時,還要保持河道有一定寬度,杜絕商業住房或者其他建筑物擠占河床的現象。一定寬度的河床使得河流在發大水時水流有一定的緩沖擺動幅度,切實保證河床兩岸居民的人身財產安全。
4.2加強行政執法,嚴懲污染行為
城市河道的污染很大一部分來自企業的污染,很多企業為追求利益最大化,將沒有經過凈化處理的廢水直接排入到了河流中,有的企業雖然受到了行政制裁,然而相對于所得到了利益來說,行政制裁的所付出的代價遠遠小于排污所獲得的收益。總之,各種原因使得企業排污行為屢禁不止。國家政府部門應針對此種情況,出臺專門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懲罰力度,以排污所獲收益為基準,成倍數對排污行為進行罰款。更有嚴重者,責令其停止經營。只有加強行政執法力度,才能從使法律產生威懾力,從根本上杜絕排污行為。
4.3 引進技術與人才
在城市河道綜合治理中,國外許多國家做的相當好,值得我們借鑒。因此,各個城市政府部門應組織相關的人才到國外進行學習,將國外的先進技術與我國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解決好我國城市河道的綜合治理問題,樹立我國城市的良好形象。與此同時,還應該培養一批有專業知識的管理人才,及時發現城市河道問題,制定城市河道治理規劃,對治理過的河道進行維護。
城市河道治理是一個大工程,城市河道不僅承擔著防洪抗澇的基本任務,同時也是城市居民用水的主要來源。無論是自然方面,還是人文方面,城市河道都是一個城市的象征。只有做好城市河道綜合治理工作,才能推動城市現代化建設,才能走好可持續發展道路,建設好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劉福臣.水資源開發利用工程[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34-45.
[2]董金美.中小型水庫管理問探討治[J].治淮,2010,(07):67-78.
[3]曹仲宏、劉春光、徐澤.現代城市河道綜合治理與生態恢復[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0,(1):70-72.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