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能保持鼓勵性的傾向,使學生時刻感到自信,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教師要以友善的態度時刻不忘對孩子有一顆寬容的心;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欣賞者,他們既是學生現在的引路人,也是學生未來發展的設計師。正如人們常說的: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對學生的信任、寬容和欣賞。
一般意義上講的人格是人的品格操守,真正意義上的人格是人生格局養成與操守。心理學意義上講的人格是指:人的比較穩定的心理行為特征的總和,也就是指人的特定的行為模式表述出來的關于自身的精神價值的自覺意識。
作為為人師表的教師,人格起著重要作用,具體指教師人格對學生的教育作用,對教育過程的調節作用,對社會的影響作用,對自身的完善作用。
一、教師人格是學生成長的重要保證
教師的使命是挖掘學生的潛力,引導學生的人格朝著健康、全面、和諧的方向發展。學生對教師有著特殊的信任和依賴感,他們把教師當成自己學習上的導師、德行上的榜樣、生活上的參謀。任何一個人的成長,無不受益于教育者們高尚人格的影響。教師人格就像一面鏡子,學生可以從中認識到什么是善,什么是惡,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卑劣,什么是應當做的,什么是不應當做的,教師用身教印證平日的言教,對學生最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可以有力地推動學生在人格塑造中由“知”向“行”轉變,保證學生健康成長。
二、教師人格魅力的主要特征
好教師的眼睛是帶著感情的,他們會善待每一位學生,不會因為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視學生。所以我說,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善良和慈愛。
教師在評價學生時要能保持鼓勵性的傾向,使學生時刻感到自信,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興趣;教師要以友善的態度時刻不忘對孩子有一顆寬容的心;教師是學生最好的欣賞者,他們既是學生現在的引路人,也是學生未來發展的設計師。正如人們常說的:教師的人格魅力來源于對學生的信任、寬容和欣賞。
美國著名教育家保羅博士通過幾千人的問卷調查,概括出作為一個好教師的人格魅力的12個方面:
1.友善的態度:她的課堂有如一個大家庭,讓我感到溫暖。
2.尊重課堂內的每個人:她不會把你在他人面前像猴子般戲弄。
3.仁慈和寬容:她裝作不知道我的愚蠢,但我感到了她對我的疼愛。
4.耐性:她絕不會放棄,直到你能做到為止。
5.興趣廣泛:她常常給我們課堂以外的觀點。
6.良好的儀表:她的語調與笑容使我舒暢。
7.良好的品性:我相信她與其他人一樣會發脾氣,不過我從未見過。
8.公正:她會給你應該得到的,沒有絲毫偏差。
9.幽默感:每天她會帶來少許歡樂,使課堂不致單調。
10.對個人的關注:她會幫助我去認識自己。
11.坦率:當她發現自己有錯,她會說出來,并嘗試其它方法。
12.有方法:忽然間,我領悟了,竟然沒有發覺是因為她的引導。
從以上我們發現,學生最希望自己的教師是一個和藹可親的人;是一個善于理解和尊重他們的人;是一個仁慈和寬容的人……
三、教師應具有高尚的人格
教師人格對學生人格的形成能夠起到培育、引導、感染和促進的作用。
教師的人格力量首先應當表現出堅定正確的方向性。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始終如一地把熱愛教育事業當作人格最集中、最本質的體現,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對教育事業矢志不移,具備深厚的職業道德感情和堅定的職業意志,永遠以一種旺盛的事業心和高度的責任感對待工作,熱愛學生。當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出現這樣或那樣的缺點、失誤時,教師應該循循善誘,耐心啟發和開導,真正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應當拒絕一切非教育因素的干擾,一視同仁、公正平等。
其次,教師人格的力量應當表現出言行的一致性。一個教師要引導學生具有高尚的人格,自己必須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以身力教。我們并不否認,教師實際生活中也會有自己的苦惱和憂愁,但是,教師要善于調節和控制自己,決不把消極情緒帶進學校和課堂,在學生面前總是保持一個堅韌不撥、積極向上的樂觀奮斗者形象。
此外,教師人格力量還應以先進的思想、優秀的品德、良好的作風、淵博的學識去教育和影響學生,帶動學生去追求理想的人格。
參考文獻:
[1]許國祥.以人格影響人格,以人格塑造人格[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08上半月刊,(11) :7~9.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