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課是教師備課中的重要環節,是提升教師技能的重要途徑,我們通過看名師對聽課的認識,可以了解到聽課的重要性。教師聽課也是教師成長和發展的主要途徑,教師只有深入到課堂,才可以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才是學生比較認可的教師。下面文章通過名師對聽課的認識,講述聽課的重要性和基本技巧。
關鍵詞:有效聽課,課堂反思,換位思考
一、 聽課的重要性
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于漪曾說:“我的特級教師是聽課聽出來的。”特級教師竇桂梅說過,幾年來她聽了校內外教師的1000多節課……——這是優秀教師的成長必經之路。
于文森教授說:“就我個人來講,在中小學聽的課比在大學所上的課還多,大量的文章都是聽課聽出來的,所以我從心底里尊重教師、感謝教師,沒有他們在實踐探索上的創造性,就沒有我們在理論研究上的創造性。與教師合作使我受益匪淺。”——這是教育專家的成長經歷。
蘇霍姆林斯基就認為:“聽課和分析課——這是校長最重要的工作,經常聽課的校長才真正了解學校的情況,如果偶然想起來才去聽幾節課,老是忙于開會和操心其他事務,使他走不進教室,不接觸教師和學生,那么,校長的其他工作將失掉意義,開會等等的事,都會一錢不值。”——這是優秀校長、教育家的成長之路。
我們與優秀老師相比,并沒有什么迥異之處。他們之所以在教學上有所作為,是他們善于博采眾長,各門各派,兼收并蓄。聽特級教師的課,聽一節好課,能開眼界、長見識;聽一般的課,能發現問題,窺見自己的短處,使自己少走彎路。聽課好比蜜蜂采蜜,叮的花數量越多、品種越多,收獲就越大、釀的蜜質量就越高。
因此,教師要成熟就必須得聽課,著名教師的成長是隨課堂的演繹而成長起來的。
二、 聽課之前的籌劃
走進教室聽課,似乎很簡單,但是,如果想要聽出門道、想要收獲多多,就非得準備不可。有備而來,才能滿載而歸。教師要想從聽課中真正學習點東西,就必須做一個有心人。
(一) 學習新課程標準,帶著課程理念去聽課;熟悉教材,認識教材體系和教學內容;明確三維目標,把握重點、難點。
新課程之下的課堂教學,要用新的教學理念、課程標準衡量。這樣,才能科學評價所聽的課,并從中受到啟發,得到收獲。
(1) 聽課應更多地關注學生學習的參與性
(2) 聽課應更多地關注教學內容的生活性
(3) 聽課應更多地關注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4) 聽課應更多地關注教學評價的多元性
(5) 聽課應更多地注重觀察方法的技術性
(二) 帶著教學需求去聽課
聽同級科的課,有直接的學習參考價值;聽學生水平同一層次的課,其經驗在本校較易推行;聽經驗豐富的教師講課,可讓自己的教學探索少走彎路……如果已經確定聽哪一節課,教師就會進一步了解這節課的主題、內容梗概、學生能力層次、教師教學水平等情況。教師往往還會根據自身教學的需求考慮聽課時聽什么。
(三) 看看名師課例
根據名師的課,對本課做進一步理解,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自覺調整教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從而實現聽課的目的,為更好探究教學服務。
(四) 自己試著設計一個框架
根據課程理念、教學內容、教材體系、學生情況設計教學方案,與授課教師的課進行對比,為深入思考教學做好準備。
(五) 帶著學習的目的去聽課
聽課以學習為目的,所以我們要用一種學習的心態聽課,換位成上課教師的心態在心底和教師交流。這樣更能促進吸納別人的優點,促進自身的成長。
三、 站在不同角度去聽課
(一) 自己聽自己的課
在大學中都有微格教學方法,在微格教室中有全方位的攝像頭;在中小學,我們可以自己找個攝像機給自己錄課。然后一邊看錄像,一邊查看教案,即時探究自己的課堂、反思課堂,最后提高。
(二) 以“教師”角色聽課
思考如果自己上這節課會怎么上,怎么處理教材,怎么調控課堂。將講課者的教法與自己的構思進行比較。
(三) 以“學生”角色聽課
在聽課時把自己定位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把自己作為“學生”,聽授課者在哪些方面組織的不到位,是否能激發出興趣,是否做到精講,能否深入淺出等。
四、 有效聽課的真諦——聯動
(一) 謹慎觀察
聽課時需要我們認真的聆聽,用心與自己交流,與授課者交流。認真聆聽、仔細觀察、用心記錄,做好反思。思考如果是自己講這樣一堂課,應該如何設計、引導,以高效地達到教學目標。
(二) 認真思考
思考教者的意圖、思考課堂教學細節、思考我能從中學到什么等等。
(三) 詳細記錄
實錄式:我們可以應用現代攝像設備,將課堂情況全面記錄下來,較“忠實”地反應原貌,用于我們課后反思。
敘述式:用學校的聽課記錄表,以第三者身份書寫記錄。
分類系統式:這種記錄方式主要側重對某些環節的分析。
(四) 及時梳理
課堂的記錄由于時間等方面的限制,很難做到全方位的記錄,總會有遺漏。所以需要我們可以用手機去攝像、拍照、錄音補充記錄。
(五) 全面反思
課后,根據我們的課堂記錄去剖析課堂。剖析設計者的教學設計是否遵循教學規律,是否能夠真正地培養現代社會需要的公民,是否能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教師評職稱可投稿期刊《可以錄用高校教師論文的普刊》
高校教師人才培養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教師也是評職稱的主要人群,教師職稱可分為依次為正高級教師、高級教師、一級教師、二級教師、三級教師。他們評職都是需要發表論文的,而哪些普刊可以錄用高校教師論文,這也是很多作者咨詢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推薦的幾本高校教師投稿的普刊。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