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從高職畢業生就業形勢出發,將其經常遭遇的求職風險進行界定,并對其進行因素分析和歸納分析,從而提出預防風險的辦法,從而為學生就業提供更多、更好的指導服務。
關鍵詞:高職畢業生;求職風險;因素分析;風險預防
推薦閱讀:就業職稱論文發表期刊有哪些
本文列舉了高職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遭遇到的信息不對稱、中介組織不規范、社會關系不對稱等常見風險。而這些風險的來源主要歸結于學歷的貶值、信息獲取阻礙、其自身的焦慮及抑郁及市場微觀主體行為失范等因素。本文擬根據這些風險形成的不同成因,有針對性的提出不同的防范措施。
1 高職畢業生經常遭遇的就業風險
近年來隨著各地區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社會生產力和創造力的不斷提高,社會為高職畢業生提供的崗位也越來越多。但是,隨著高職的不斷擴招、人才培養質量的不斷提升及社會人才需求結構的調整,高職畢業生求職的壓力和競爭都越來越大。在這些方面處于劣勢的高職畢業生面對用人單位形成了弱勢群體,這種弱勢地位使得不法分子從中鉆了空子,從而不斷暴露出許多求職風險問題。而高職畢業生正是由于其自身認識水平的局限性和情感教育的缺失,以及風險和防范意識的缺乏,使得他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遭受損失。
1.1 信息不對稱風險
高職畢業生、招聘單位和求職網站及求職中介之間在求職過程中產生和很多相關的就業關系,由于這種就業關系也給畢業生帶來了較大的風險。而就業關系中存在的三方的信息掌握程度的不同以及信息交流渠道的障礙是這種風險的重要來源。招聘單位與高職畢業生在求職招聘的過程中,各自所掌握的市場信息和對方信息不同。任何一方對相關信息在彼此之間不能順利流通,而且在其之間或者其于外界之間的流通中存在著大量的隱藏和串改,而這都會給對方獲得較高的收益帶來障礙。當兩方都注意到了這種情景存在的概率性時,雙方都會根據自己所掌握的不完整的信息作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高職畢業生就會盡量掩飾對自己不利的信息,通過虛構和隱藏使得用人單位獲得對他們最有利的信息。招聘單位明知自己不能完全得到高職畢業生完整的個體情況信息的情況下,就會根據誤導的信息作出偏離自己本意的選擇。本來招聘本科生可以完成的職位現在卻需要雇傭更高學歷,很多優質人才因為學歷屏障就會被關在單位的門外,尤其這種情況對于高職畢業生來講,在學歷上遭受的不公平待遇更加突出。
1.2 中介組織不規范
目前高職畢業生求職信息主要是來自于學院提供的信息人以及各自專業學長的推薦,當然也有部分求職信息是來自于求職中介網絡。實際上高職院校可以利用的資源是相當有限的,其能夠提供給畢業生的求職信息也相對不多、就業層也就相對不高。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求職安全教育和風險防范研究”課題組以34 名 2016 屆高職畢業生為目標,對于其所接觸的求職信息與畢業生所面臨的就業問題展開了調研。根據畢業生反饋,其中有45%的畢業生,對學校或者親友給他們提供的求職信息存在很多疑問并發現了很多問題。從另一個角度講,目前市場上還沒有信譽度和安全度都值得全面信賴的求職信息平臺。雖然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使高職畢業生通過網絡能夠獲取了大量求職信息。但這些虛擬數字信息的真實性和權威性都存在很多問題,所以造成了這些平臺的負面消息不斷,并不能得到高職畢業生的廣泛應用和認可。
1.1.3社會關系不對稱
高職畢業生的求職是否順利還受到其他很多因素的影響。其中包含高職畢業生的綜合素質及家庭背景情況,社交能力和溝通協調能力,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和靈活反應的能力,風險預見能力,發現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思考和準備能力,這些都是重要的影響因素。綜合能力相對較強的學生對求職信息的思考和定位會比較到位,能夠準確的預信息和掌握信息的發展動向,其所面臨的求職風險也相對會較小。反正而言,對于哪些思維能力較弱、知識構成較為單一認知能力較為有限的學生,其在求職中所面臨的風險也相對較大。高職畢業生的家庭背景和社會關系也是影響其獲得信息的準確性和權威性的重要因素。在求職信息的綜合性、不可預見性及畢業生既定的認知水平下,很多冒險行為及尋租行為就會發生從而降低整個市場的質量和活性。
2 就業風險的原因探究
那么這些求職風險到底是如何產生的,我們認為應該歸結為以下幾個方面。
2.1學歷的貶值
近年來,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報考人數屢創新高,這也可以部分的解釋了就業給畢業生帶來的壓力要高于提升學位的的機會成本。所以畢業生只能通過各種途徑提升自己的水平和含金量,從而才能夠在就業市場中不至于產生過多的劣勢。即使如此,高職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并不能求得自己滿意的工作,或者其就業滿意度仍然連續保持較低水平。實際情況是,畢業生在求職就業時面臨的社會競爭也越發的激烈,高職的教育并不能給他們帶來理想的職業職位,相反高職教育的成本卻在逐年增高。
2.2 信息渠道的阻礙
尋訪理論認為找工作是職業尋訪的過程,勞動力市場上的信息是不充分的,尋找職業是有成本的。勞動者為了獲得報酬滿意的工作,必須不斷進入勞動力市場尋找,勞動者在勞動力市場上尋找工作所花費的時間越長,越有可能獲得一份報酬高的職業。相反,如果信息量不足,將導致職業不匹配的風險,或失業風險,結果可能遭受報酬損失。信息量不充分的原因之一是尋訪職業期限短。畢業生的擇業時間一般集中在臨畢業的半年內,如果在既定的時間內找不到工作,畢業生七月份畢業就要面臨待業或者失業的風險。有限的時間內,即使找到工作,也難以令人滿意?,F在政策規定大學生畢業后,戶口可以在本校停留兩年,為大學生就業期限延長了時間。但下一年就業率形勢是否好,又是一個事關風險概率的計算。另外,用人單位披露信息不足,高校信息服務跟不上,導致大學畢業生與用人單位之間信息不對稱。尤其那些跨地區就業的畢業生,往往對用人單位所知甚微,便簽訂了就業合同,工作一段時間后,用人單位答應的條件不兌現,或他們發現工作狀況不是招聘單位描述的狀況,又面臨著毀約的風險。
論文指導 >
SCI期刊推薦 >
論文常見問題 >
SCI常見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