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知識論文:高校安全知識普及的必要性研討
本文作者:孫昭妍 單位:平頂山學院
大學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隨著高校改革開放的深入,境內外敵對勢力的滲透活動使高校的國家安全工作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因此,要抓好《國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規宣傳教育,提高守法意識。網絡與大學生的生活聯系越來越緊密,網絡在帶給人們學習、生活便利的同時,也對大學生產生諸多不良影響。黃毒賭、教唆犯罪、反動言論等也通過網絡進入大學校園,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并成為一個不得不予以高度重視的問題。在此情況下,必須進一步加強大學生網絡管理,更加重視網絡安全教育。
現今大學生消防安全意識普遍較弱,遇到發生火災時,不知道如何使用消防器材,不知道如何報警,不知道如何自救,因缺乏自防自救的知識和能力,喪失了逃生的最佳時間,在一片混亂中,小火釀成大災。這就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工作,通過系統的消防知識教育,防患于未然,為學生創造一個安全的校園環境。通過對學校安全事件的分析可以看出,學生宿舍盜竊案件呈上升趨勢。隨著社會發展,學生所擁有的在校學習、生活物品價值也越來越高,學生宿舍盜竊案件的發生,不僅學生遭受物質損失,也直接影響到學生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因此,找出失竊的共同原因和防范措施,加強大學生防范意識教育,從而減少盜竊案件的發生。
近幾年,傳銷、詐騙“黑手”頻頻伸向在校大學生,由于在校學生涉世未深,思想比較單純,識別能力較弱,對社會經驗掌握充滿渴望與期待,而傳銷組織通過大肆鼓吹“鍛煉人”、“輕易賺大錢”的宣傳,迎合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再通過嚴密的組織控制,將大學生拉入到傳銷隊伍不能自拔,最終淪為非法傳銷組織的斂財工具。因此學校要做好大學生的傳銷詐騙安全教育,幫助學生了解傳銷的危害、防范傳銷的基本知識及打擊傳銷的政策與法律法規。
隨著高等教育體制的改革不斷深入,激烈的競爭機制也引入到學生的學校生活中,增加了學生的心理壓力,對學生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產生較大影響。因此而引發的校園安全問題也日益突出,必須及時加以積極疏導,才能舒緩學生心理壓力。通過大學生中的自殺、打架斗毆、偷盜等行為的分析發現,不良行為多數是心理問題得不到及時引導而發生的。因此,學校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心態,重視學生的心理安全教育。
發揮課堂教學優勢,普及大學生安全知識
現如今各高校的安全教育多屬于抓重點的安全教育,而要做到全面普及安全教育,只有通過把安全教育入課堂,做好完備的教學計劃,系統的講解才能更好地使學生全面掌握安全知識。首先,將課程納入學校的統一安排,使課程能在開學前就進入教學計劃中,進一步明確上課時間、考核時間,課程實踐時間等細節,這樣可以省去諸多協調環節,也能使授課教師更加從容。其次,鼓勵授課教師提升自身層次。要求授課老師參與學校的崗前培訓。
將課程分解并落實到個人,挑選多年高校保衛工作經驗和具有法律專業背景的工作人員講授。大學生安全課程應選擇一本權威性的《大學生安全知識》為藍本,將內容分解為教育動員及課程緒論、高校治安形勢與大學生安全、突發事件的應對及人身財產安全的維護、防止網絡侵害及社會實踐安全、防火安全與交通安全、大學生預防違法犯罪、心理安全及維護國家安全等幾個方面。
精心制作課件,抓住當代大學生學習、求知的特點,多方收集資料,充分應用近年來發生的與大學生有關的安全案例,以案例現身說法,讓課程變得有趣以外,還能引發學生思考;根據講授內容的不同,制作不同特色的課件,在課件中充分發揮PPT的動畫、視頻功能,使課件能吸引學生。在課程講授過程中增強師生互動性。在課堂講授過程中,利用提問、留思考題、課堂趣味測試等方式增強課堂互動。以達到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嚴格考勤,嚴肅考試。在課堂講授中,安排學生干部組織考勤,保證學生的出勤率。另外按照學校必選課考試的要求組織考試,每班兩名監考老師進行監考,統一判卷。從考勤和考試環節保證學生的參與率,從而達到教學效果。除了課堂教學以外,將課程的實踐環節也納入教學內容,例如在課堂講授完有關逃生疏散內容后,以課堂為疏散地點,在下課后進行逃生疏散的演練;或者是結合學生寢室宿舍樓群的特點,開展宿舍消防逃生演習。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27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