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學生心理健康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一、技工院校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1.自輕自賤,缺乏信心和動力
中考、高考失利和初中、高中階段學習較差的學生為主,興趣所致而自愿報考技工院校的學生比例微乎其微。由于他們長期處于被家人、同學和教師甚至社會“看不上、瞧不起”的地位,聽到的是指責的語言,看到的是歧視的眼光,受到的是不公的待遇,因此特別容易產生無限擴大自己某方面缺點和不足的現象,認為自己“哪方面都不好,做什么都不行,說什么都不對”,對自己能力和素質做出低于實際的評價,久而久之,覺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是理所應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并出現“破罐子破摔”的消極表現,做事沒有動力,做人沒有信心。
2.自私自利,缺乏愛心和集體榮譽感
目前,技工院校學生普遍以“90后”為主,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由于其在成長過程中受到長輩的過分關愛和呵護,逐漸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意識,接人待物、做事均以個人意志為出發點,很少顧及他人的想法、感受和集體的利益,對家長、老師有很強的依賴性,對同學、朋友漠不關心,習慣隨意支配他人為自己做事,有些學生為了突出自我,有時甚至通過炫耀、搗亂、惡作劇等行為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而當個人目的或利益沒有得到實現和滿足時,有時還會產生極端行為,如暴躁、嫉妒、抑郁等,進而發展到說謊、欺騙、敲詐、盜竊等更嚴重的后果。
3.自卑自閉,缺乏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由于處于青春期的學生容易出現“閉鎖性”心理,因此一些性格不太活潑外向的技工院校學生在這個階段會容易出現“自閉”傾向,加之自己定位“技校生沒前途、沒希望”等類似自卑心理,就更不會主動與別人交流思想、交換想法,并且盡可能地回避人際和社會交往,對社會和老師、同學都缺乏信任感,經常獨來獨往,特立獨行,沒把自己放在集體和團隊當中,當遇到問題和事情時也沒有與大家共同面對和解決的想法和意識。嚴重的則讓自己“活”在了網絡的虛擬世界里,把在現實當中無法實現的“師尊友親”的想法寄托在網絡上,熱衷網絡交友、網絡聊天、網絡游戲,完全沉迷在網絡世界里。
4.自暴自棄,缺乏理想和追求
由于技工院校學生大多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效率低下,有些學生自進入技工院校后認定自己將來只能進工廠當個工人,不會再有大出息,學習不思進取,思想不求進步,課余生活自由散漫,混世度日,自暴自棄;有些學生開始時不甘落后,想通過努力實現自己新的理想和抱負,但由于方法不當,又缺乏恒心,取得的成效并不大,導致這部分學生也逐漸從“學不好”向“不好好學”的態勢滑落下去。
二、技工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解決對策
解決技工院校學生目前出現的心理健康問題,筆者認為技工院校和教育工作者至少要抓住以下三個要點:
1.強化教師職業道德,發揮為人師表作用,給予技工院校學生充分的關愛和重視
“教書”是老師的天職,“育人”更是不可推卸的責任。要解決技工院校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首先,要給他們一個公平、友好的學習生活氛圍。這樣的氛圍從哪兒來?高中、大學的校門已將他們拒之門外,考試失利的陰影也讓他們長時間不能釋懷,這時候他們需要的其實很簡單,一個在乎的眼神、一句關懷的話語、一份貼心的問候就足以滋潤心田,慰藉心靈。一個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老師會視學生為兒女,一視同仁,不僅“傳道授業解惑”,而且會在生活里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愛護和體貼,會讓學生感覺自己不是社會的“棄兒”,而是老師和學校的“寵兒”,使他們敞開心扉,不再妄自菲薄。其次,技工院校教師還要時刻注意“為人師表”。青春期的學生具有極強的可塑性和模仿性,老師的言行舉止、興趣愛好直接影響著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取向,因此老師要時刻保持飽滿的精神狀態、積極的教學熱情和樂觀的人生態度,用向上的“正能量”感染學生,引導他們的思想和行為,通過自身的表率作用使學生獲得良好的個性和健康的人格,這會比千萬句的說教叮嚀更管用。
2.開展豐富的多彩校園文化活動,營造和諧團結的校園氛圍,為技工院校學生全面發展搭建廣闊平臺
技工院校學生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原因有一部分是由于他們沒有載體使自己感受到自身價值的體現,或者說是自己在集體中的作用。學校應該結合技工院校學生精力充沛、接受新鮮事物能力強、愛冒險等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體活動,以增強他們集體意識和團結協作精神,使其在參加活動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到自己的能力、特長和價值,進而摒棄自私、自卑等不良心理問題的誘因。比如,組織知識競賽、技能競賽、體育比賽等競技類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進取精神;組織校園文化藝術節、演講比賽、歌唱比賽等才藝展示類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強、自信和自愛精神;組織軍訓、拓展訓練、義務勞動、社會實踐等大型集體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的精神。通過各類活動,學生能逐漸把個人融入集體之中,認識到個人與集體的關系,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也會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形成。
3.成立心理咨詢專門機構,培養心理咨詢專業人員,為技工院校學生創造良好的心理疏導環境
生活在集體中處于青春期的技工院校學生,遇到問題時難免會處理不當或手足無措,當心理產生問題時需要第一時間進行排解,否則容易產生過激行為,造成不良后果。目前,技工院校開展心理咨詢工作還處在起步階段,要真正發揮心理咨詢對解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作用,學校必須成立區別于衛生治療室、德育室或職業指導室的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要培養和配備“兩?!保▽I、專職)人員,配齊辦公設施設備,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全、私密的咨詢場所,對出現思想困擾、人際關系糾紛、矛盾沖突、心理障礙等現象的學生及時給予心理輔導,打開心結,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又能幫助學生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自主地解決一些心理問題,這樣逐漸就形成了良性循環。
作者:徐仰萍 尹鐘博 單位:盤錦市技工培訓教學研究室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3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