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多媒體教學在音樂課程中的應用
一、多媒體是創設情境、激活興趣的有力法寶
情境可以使學生情不自禁地與所學知識產生情感共鳴,興趣大增,進入到學習活動的最佳狀態。多媒體讓學生在聆聽的過程中體驗到了音樂教學的快樂。我們知道,音樂教學是需要欣賞的,而教師的講如果沒有背景支持,就顯得有些蒼白。如在學習《我駕飛船上藍天》,在上課伊始我就為學生播放錄音,在課件中展示航天員在太空的景象,讓學生跟著背景音樂進行想象。而在學習《星星和燈光》的時候,我為學生帶來了其他少數民族的歌曲,在PPT上不僅有各個民族載歌載舞的盛況,還有其民族的代表歌曲。如蒙古族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新疆民歌《我們新疆好地方》等等,這些有聲有色、有情有趣的設置,讓學生的興趣迅速提升起來,同時也因為聲音、視頻、動畫的有機組合,使得課堂變得活潑起來。尤其是師生之間、同學之間的交流,變得無比默契。可以說多媒體教學激活了學生的興趣,改變了整個教學環境,提高了課堂效率,讓小學音樂課堂變得緊湊而不生硬,流暢而不松散,充滿了新奇和有趣。
二、破解難題難點,優化課堂教學
音樂課能通過情感傳遞表達思想,使人在聽覺和視覺方面都得到重要的體驗,是人們表達自己感情的方式之一。常常看見有的人高興地唱起了歌兒,也有的人傷心地聽著悲傷的音樂。無論怎樣,音樂都會帶給人完美的體驗。多媒體教學具有傳統教學無可比擬的優勢,可以較好地抓住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幫助教師破解疑難問題,從而優化課堂教學。例如前面提到的民族音樂,即是通過多媒體進行展示。少數民族載歌載舞,是小學生平時想也想不到,見也見不到的,而多媒體運用視頻、音頻技術,無形之中就開闊了學生視野,增長了見識。他們樂于接受,也易于接受,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三、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多媒體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因為學生在欣賞音樂的時候有了美好的視聽感受,就會在腦海中勾勒出優美的意境。不少學生在聽了音樂之后都能描述出自己徜徉在樂海中的幸福感覺。經過教師的指引,學生在欣賞音樂的時候對每一段樂曲的速度、起伏都有著自己的見解和情緒在里面。由此可見,多媒體教學可以調動學生的感覺意識,綜合地去評價音樂,提高了學生的欣賞水平,也讓想象的翅膀在他們腦海中徜徉。
四、培養學生素養,提升藝術氣質學生的藝術氣質
需要培養,需要教師在有效的引導下,加以提升。音樂能夠給人帶來美好的感覺,會讓人的思想和氣質都得到升華,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而小學生的審美觀點還很原始、樸素,他們正處在美感的啟蒙階段,教師可以根據課程需要,使用多媒體教學,為學生增加音樂欣賞課程,讓學生注意聆聽,認真聆聽,并發表感悟。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大膽表現,盡情想象,同時加以點撥,讓他們具有自己獨特的想法,并從中認識到音樂的藝術獨特性和價值,形成個性化的審美情趣。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適當擴展教學內容,將那些民族音樂、通俗音樂進行分別賞析,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培養出高尚的情操。
五、多媒體教學的利與弊
多媒體教學雖然有諸多好處,可是作為小學音樂教師,也不可事事都依靠多媒體。有個別教師錯誤地認為,既然有多媒體了,教師的責任似乎就少了很多,萬事只靠多媒體進行播放就好了。這樣錯誤的認識往往會把教學帶入歧途,有的教師過多使用多媒體,而忽略了教師作為課堂“主導者”的作用,結果音樂課堂成了歌曲鑒賞會,未能及時有效地傳達知識和內容,學生也把音樂課堂變成了放松的場所,課堂秩序過于混亂。因此教師在教學時,要恰當使用多媒體,充分利用多媒體,但是不能全部依靠多媒體,更多的是要靠自己的智慧和辛勤,去教化學生,去感染學生,去溫暖學生,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的愛,愿意跟著教師學,這樣才不失音樂教學的本來目的。
六、結束語
總之,在素質教育不斷發展的今天,新的教學模式逐漸替代了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讓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起來。多媒體技術給音樂教學帶來了嶄新活力,是值得推廣和應用的。希望教師能更多地為學生創設優美、生動的音樂課堂,讓學生的感受、想象、表現、創造等都得到最有效的發展。
作者:馬建偉 單位:遷安市彭店子鄉霍莊中心小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3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