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育中學生的興趣培養
一、做好課前鋪墊
1.1畫面導入課程
一些真實的生活情境往往對學生有很大的視覺沖擊,這些畫面不但能夠刺激學生的感官,還能有加強學生的思考。為了達到理想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針對課程的具體特點,搜集一些相關的新聞、圖片等,以使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起到很好地效果。諸如教師在進行《如何保護空氣清新》這一話題的時候,就可以播放一些城市中的空氣污染,使學生能夠加深對空氣污染的認識,進而能夠產生責任感和使命感,從而激發其學習興趣,更好地完成相關課題的學習。
1.2問題導入課程
高中學生往往有很強的好奇心,為了激發其學習興趣,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小問題,以此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諸如,教師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鐵生銹的反應條件,可以在課前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為什么鐵會生銹?鐵刷了油漆為什么不生銹?鐵浸泡在水里會生銹么?怎么才能防止鐵生銹?由于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問題,學生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就會自覺地進行思考。經過這樣的鋪墊,不但增添了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提高學習的主動性,還提高了學習的效果。
1.3生活常識導入課程
化學知識不但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同時也有很強的實用性,很多化學知識都能在生活中用到。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應該抓住這些化學中的生活元素,并對其進行必要的加工,經過這樣的一個聯系,就能讓學生感受到化學學習的樂趣。教師在講解氧氣的溶解性的時候,就需要引入生活常識,如果一味地進行刻板的知識傳授,不僅會給學生帶來一定的負擔,也會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下降。為了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教師可以對一些生活進行描述,讓學生感受氧氣溶解性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意義。
二、營造寬松的環境
在以往的化學教育中,教師往往處于一個核心的地位,而學生則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的環境中,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很難提高,也缺乏學習化學的興趣。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就要營造寬松的教學環境,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自主性。具體來說主要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2.1平等的教學關系
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應該是教與學之間的關系,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采用開放的教學方式,減少對于學生的強制要求和限制,使學生能夠充分發揮其天性,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愉悅感和幸福感,從而提高其學習興趣。
2.2幽默的言行舉止
化學知識往往比較抽象,晦澀難懂。為此,教師應該豐富自己的語言表達,利用幽默、形象化的表達來使學生明白相關的道理。諸如在講解離子共存問題的時候,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可以將起反應的離子比喻成敵人的關系,一碰面就打架,所以他們不能共存。這樣學生就更容易理解離子存在與否的問題。在教學的時候,只有充分融入學生,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用幽默的言行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
三、發揮實驗的作用
化學不但包含大量的理論知識,其還是一門實驗性學科。以往教師為了加快教學的進度,提高學生的成績,往往大幅壓縮實驗環節的時間,而實驗環節是學生最感興趣的環節。這種教學方法不但不能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還會讓學生感覺到枯燥,大量的理論知識將會對其造成沉重的壓力。為此,教師在課程安排的時候應該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除此之外,相關的中學在相關的實驗機械、材料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的短缺,這對于學生興趣的培養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使得化學教學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學校應該加強對化學器材方面的投資;如條件存在不足的學校,也應該就學校自身的實驗場所、器械、材料等資源實行分批保質的教學,只有這樣才能均衡實驗教學與理論教學,才能在培養學生興趣的基礎上,實現學生化學能力的提高。
四、總結
在素質教育的背景下,以學生為中心,考慮到學生的學習需要,是學校和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的。在高中化學的教育中,無論是在課程的引入、課堂的環境、實驗的設置等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這大大限制了學生化學水平的提高。為此,本文針對這些方面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培養學生興趣的辦法,旨在能夠通過調動學生自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來提高其化學成績的提高。
作者:朱朝娟 單位:西南大學附屬中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6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