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傳統機電教學論文
1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機電教學經驗整合的必然性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生產和其它領域的現代化程度愈來愈高,普通高等教育只能滿足企業所需用的專業型和設計型人才,而具有特定職業技能和職業知識結構的操作型、應用型、服務型、技能型的人才他們沒法提供,這個任務只能由職業教育扛起。目前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有點傾向于普通高等教育,因此在教學結構上沿用了普通高等教育的那種學科型教學體系,使職業教育在教學方法與內容上比較輕職業知識、輕專業技能、重理論,培養的職業人不能滿足企業的需要。國務院強調職業教育必須“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專業技能、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造就一大批生產、服務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實用人才”。為了有效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課程改革是職業教育的必經之路。通過開展創新性課程,以應職能力為目標,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提高創新意識,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現代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運用,是教育教學手段的一次歷史性變革,必將有力促進教學內容體系的改革,推動教學方法的革新。先進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學中的落實,必須借助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特別是現代信息技術。我們學校師資力量強,辦學基礎好,有比較豐富的教改實驗經驗,近年來,教育教學成績突出,先后多次被市、區評為先進單位。但是,隨著學校搬進教學設施一流的新學校,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我們怎樣在教學過程中較好地推廣信息技術,怎樣促進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并且發揮好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實現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學習方式、互動方式的的整改,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活潑有趣的環境和給力的工具,最終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廣大教師的素質等問題亟待解決。面對社會職業需要,面對機電專業的課程要求,面對學校現狀,必然要將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的機電教學經驗相整合。
2整合的研究方向
現代教育技術與學科教學的相互促進與緊密結合,能深刻地改變教和學的方式。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的課堂學習環境中,操作、觀察、試驗、猜想、發現等過程變得具體而清晰,教學的目的性增強,教學思考更具有程序性,這就極大地增加了學生通過自主的、積極的學習,使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成為可能,并使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育理念得以實現。圖形計算器、專業模擬操作實驗室、實訓工場等計算機軟件和校園實訓環境為機電教學提供了有效手段和可行環境。現代教育技術在機電教學中的整合方向主要有以下幾個。
2.1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教學過程是在特有的情境中產生和發展的,良好的情境會產生良好的情趣,良好的情趣可以使人有興致地、有信心地學習。教學實踐表明,學科教學能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有興趣地、有信心地學習機電。特別是現代教育技術的引入,可以將學科知識的形成過程直觀地顯現出來,幫助學生從直觀、形象加以考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如我們學校在PLC課程方面,引進亞龍的光機電一體化設備,學生可以通過計算機軟件編寫應用程序,連接電子線路,控制傳感器,完成每個機械手臂的動作要求。完整的一個動作,學生可以清清楚楚的看到這個動作要求必須要經歷的步驟。調查中,大部分學生喜歡這種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并對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專業學習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
2.2提供學習的探究平臺,促進學生的學習方式轉變
職業學校的教學以學生學為主體,但教師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在媒體的選擇和使用上仍然以“教”、“講”的需要來選擇和使用媒體,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因此,我們在課堂教學中使用教學媒體,變印證結論為提供學習資源,變教具為學具,變灌輸知識為啟迪思維,從而使學習由接受性學習轉變為探索性學習。比如,在電工電子課程方面,學校提供實驗室這個平臺,理解清楚每個元器件的用途,同時為了實踐現代教育技術與傳統教學手段相結合,可以利用課堂講解的線路圖,組合模型電板,印證結論,實現揚長避短、優勢互補,組成一個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的教學整體。
2.3改變教學的傳統形象,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
在機電教學中,現代教育技術作為一種認知工具,能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環境,與傳統教學中的認知工具(紙、筆)相比,它在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和能力發展上有著實質性的進步。比如在CAD教學中,為了初中入學的學生跨越專業基礎課學習的難度,特意通過CAD三維設計軟件向學生呈現直觀動態的教學情境,學生可以在電腦上利用鼠標來拖動旋轉立體,從而理解整個投影的方向和空間概念,同時向他們展現老師的整個思維過程,學生感知到立體模型的繪制過程,構成一個活躍的思維場,學生由具體的感知飛躍到抽象思維。可以根據設計軟件的功能,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促進其思維的發展。
2.4實現真正的教學互動,增進學生的情感交流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實現師生與學習資源之間的互動。只要是能通過計算機來學習機電軟件,我們學校機房提供教學軟件實現教學互動,在網絡上學生可以通過學生端匿名大膽發言,師生可以無屏障交流,各抒己見。老師可以通過教師端控制學生機進行演示講授,同時,學生存在問題,可以把他的問題通過教學軟件播放出來,與大家一起探討。同時課后師生之間可以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無限制的實施交流,沒有距離感。老師隨時隨地能了解學生,給其的幫助與引導通過網絡可以完美實施并增進彼此情感。
3結束語
中職教育在現階段發展過程中面臨著諸多困難,必須切實提高自身的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社會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才能真正走出發展瓶頸。中職教育的現代化和信息化從根本上為改變中職教育的現狀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徑。我們必須要結合中職教育的特點,研究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效運用途徑,創設信息技術環境,加大“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步伐,實現現代教育教育與傳統教學的有機整合。
作者:吳紅霞 單位:江蘇省昆山第一中等專業學校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1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