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學方法研究3篇
第一篇
一、初中生生物教學中滲透環(huán)保意識的相關措施
1從生物課堂教學出發(fā),加強學生環(huán)保意識的滲透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生物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環(huán)境保護問題,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對學生進行環(huán)保部教育的滲透,以確保學生受到良好的環(huán)保教育。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首先,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環(huán)保教育資源。比如教材中的《生物圈中的穩(wěn)定與協調》、《生物和生物圈》等。其次,教師要做到有效整合課外環(huán)保教育資源。教材中的資源畢竟有限,要想增大教學的信息量,不斷開闊學生的視野,教師必須積極開發(fā)與利用課外資源。如教學“環(huán)境污染和環(huán)境保護”內容時,教師可激勵學生自己去尋找環(huán)境污染的資料,比如亂扔垃圾、一次性筷子、工廠排污等等,然后讓同學們去尋找對應的解決措施,以防止可能帶來的森林砍伐、水土流失等問題;又如教學“青蛙”內容時,可以讓同學們先捕捉一只青蛙,收集資料了解青蛙的基本能力———捕食害蟲,然后帶領同學們觀察青蛙、認識青蛙,最后讓同學們將捕到的青蛙放回大自然,以保護野生動物,最終增強學生環(huán)保意識,并付諸于行動中。
2剖析當前環(huán)?,F狀,不斷增強學生環(huán)保意識
在社會經濟高速發(fā)展的今天,由于人類一系列的不當行為而導致了眾多的環(huán)境問題,比如人類對自然界的不正確認識,長期出現的過渡放牧、亂砍濫伐、工廠污染排放等嚴重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和生物圈的平衡等。其中,我國的長江黃河地區(qū),就出現了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在科爾沁草原上,沙漠化問題令人觸目驚心;而作為我國第二大淡水湖的洞庭湖則出現了嚴重的面積銳化現象;此外,在我國,還有很多野生動物已經滅絕或者半滅絕;全球氣候不斷變暖等。當下,這些環(huán)境問題對人類生活及生產造成了極大影響,更甚者,它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新時期,我國高度重視環(huán)境中出現的問題,并且不斷采取措施解決這些問題,但在短期內環(huán)境問題仍然得不到有效遏制。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學生認識環(huán)境現狀的基礎上,讓學生樹立“環(huán)境保護,人人有責”的觀念,讓學生能夠真正樹立環(huán)保意識,不斷擔負起環(huán)境保護的重大責任,還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及心血。
3聯系生活實際,提高學生環(huán)保踐行能力
針對環(huán)保問題,人們提出“環(huán)境保護,匹夫有責”,這不是一句空話,相反的,它需要每個人將其落實到實際生活當中去,不斷為環(huán)境保護貢獻出屬于自己的力量。首先,教師要積極引導同學們關注各新聞媒體的環(huán)保報道。新聞媒體作為揭露社會惡相的重要手段,針砭時弊的對環(huán)境問題進行披露,教師應注重引導學生對有關的環(huán)境報道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及建議,使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動態(tài)化、日常化。其次,教師要結合生物課內容,教會學生良好的環(huán)保方法。比如在教學“水域環(huán)境的保護”中,教師可以讓同學們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習慣:用洗臉水洗腳、關閉水龍頭時確保擰緊、洗衣水沖廁所、淘米水澆花草等。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樹立環(huán)保意識,如:不亂仍垃圾、垃圾分類處理等;此外,鼓勵同學之間、親友之間共同參與豐富多彩的環(huán)?;顒?,尤其要抓緊學生假期的空擋。這既有利于強化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有培養(yǎng)了學生將意識付諸于行動的能力。
二、結語
人與自然共同生存在一個地球村,人類生存與環(huán)境的保護息息相關。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向學生滲透環(huán)境保護教育意義重大。作為一名生物學科教師,應注重從課堂教學出發(fā),加強學生環(huán)保意識的滲透,在生活中不斷引導學生做好環(huán)境保護工作,激發(fā)學生以環(huán)保為己任,從而促進人類社會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作者:陳燕東 單位:福建省惠安蓮山中學
第二篇
1.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1.1生物教材有效性的設計
初中生物教學中,對生物教材內容的改革之后,教材為學習提供更加廣闊的平臺,可以通過學習教材上的內容,增加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在生物教材中,要求老師要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時刻關注,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生命的認識,增加課外的知識提高生物教學課堂效率。
1.2有利于增加師生之間的溝通
對于初中生物教學中,有效的滲透生命教育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加學生對生物教學的認識,提高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同時在生物教學中,師生之間的溝通是初中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對學生來講老師的互動對學生有一定的激勵作用,很多學者認為,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本身才是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幫助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兩者相互作用,讓學生學習不斷豐富自身知識,并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1.3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生物知識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初中生物內容十分的豐富多彩,對于生命成長方面的知識十分的吸引學生的眼球。在對生命教育中,以學生本身為中心進行生物教學,更好的滿足學生對生命知識方面的認識,通過對學生進行生物生命特征的講解,讓學生更好的認識自身的價值。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走進大自然,關注自然界的生命的發(fā)生過程,這樣也就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知識的興趣,有效地提高學生對生物知識的探索興趣。
2.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方法探索
2.1創(chuàng)設課堂情景激發(fā)學生對生命價值的認識
對于生物教學中,對于生物進化的講解的時候,老師可以利用生物的適應能力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認識到生命存在的意義。例如,老師可以給學生講解沙漠中的鴕鳥不會飛翔,沒有這項本領可以生活在沙漠中,但是它有很強健的肢體,善于在沙漠中奔跑,對于這一點也就是生命發(fā)展中的適應性;同時還可以給學生們講解企鵝不會飛,但是可以在水中游泳,這也就是自然生存的能力。根據這些生命的理解,不斷的提高學生自身對生命價值的理解,同時可以讓學生更好的了解這些生物群體的特性,關注自然界的和諧美好,讓學生從自身的情況出發(fā),更好的認識自己的優(yōu)點和不足,引導學生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點,感知生命存在的價值,同時用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去迎接生活。
2.2利用多媒體讓學生感知生命的偉大
對于現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課堂教學中可以更好地運用生物的事例,能夠滿足學生的觀察分析事物的能力,可以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就可以有效的利用多媒體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從多方面去考慮問題。例如,在生物實驗課上,老師在對學生進行提問的時候,講解生殖這一章節(jié)的時候,可以通過多媒體將視頻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可以通過視頻讓學生更好的認識生命的起源。
2.3開展生物教學活動增加學生對生命價值的認識
在課堂上除了要對理論知識進行講解之外,還應該與實際相結合,進一步加深學生的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學生就是教學的主體,我們要充分的尊重學生的人格,增加學生對老師的信任度,促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并建立激勵方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結束語
對于初中的生物教學,我們要更好的滲透生命教育,這是提高學生對生命認識和感悟生命的重要前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增加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作者:郭朝霞 單位:吉林省長春市柳影中學
第三篇
一、教師體態(tài)語言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著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內容,學生無法立刻理解,甚至還會出現一定的偏差。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為學生的理解提供直觀、形象、方便的途徑,讓學生正確理解知識點,進而提高學生的生物成績。教師以身體為模型,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可以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進而予以有效掌握。比如,在學習“生物的遺傳和變異”中DNA結構這一內容的時候,先在黑板上畫出DNA結構,讓學生進行一定的記憶;之后教師進行相關講解,讓學生對DNA結構予以深入認識;接著用兩個手臂模擬DNA的螺旋結構,讓學生對DNA結構有一個直觀的感受;最后,教師留出幾分鐘,讓學生對黑板平面圖與教師體態(tài)的立面圖進行對比,進而加深對DNA空間結構的認識。通過這一過程的學習,教師不僅可以完成教學內容,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還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與熱情,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教師體態(tài)語言教學注意事項
1.體態(tài)語言要規(guī)范、準確
相較于其它交流方式,體態(tài)語言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在教學過程中,其不僅服務于教學內容,具備一定的準確性、規(guī)范性、簡潔性,還要充分展現教學內容,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運用體態(tài)語言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克服以下問題:其一,不明白。教師展現的一些表情、動作,學生看不明白,導致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其二,不文明。一些粗野、不雅的表情、動作必須禁止使用,避免給學生留下修養(yǎng)不夠的印象,同時防止學生模仿。其三,不莊重。教師舉手投足之間如果表現出松松垮垮的狀態(tài),或者做出一些輕浮、花哨的動作,就會導致學生不尊重這個教師,也就不會對此科目展開學習。所以,教師體態(tài)語言必須規(guī)范、準確,這樣才可以提高教學效果。
2.注意體態(tài)語言交流與反饋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運用體態(tài)語言的時候,要避免“一言堂”現象,要增加和學生的交流,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進而對自身教學計劃進行及時的調整。在教師做出規(guī)范動作之后,學生就會給出相應的反應,此時教師就可以根據學生的反饋信息,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由此可以看出,加強體態(tài)語言的交流與反饋,對提高生物教學效果有著積極意義,必須予以高度重視。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教師一定要重視體態(tài)語言的運用,將抽象知識內容具象化,讓學生可以直觀、形象地了解知識內容,進而予以全面掌握。同時,在運用體態(tài)語言的時候,必須注意體態(tài)語言的規(guī)范、準確,以及體態(tài)語言的交流與反饋,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展開全面的學習,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王麗萍 單位:彌渡縣彌城鎮(zhèn)彌城一中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4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