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學中探究性學習的應用
一、探究性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1.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探究性學習要求學生必須以主體地位的方式自主參與到教學學習當中,所以在地理的教學中,教師就必須使用一些趣味性的教學方式,通過對學生心理的深入了解,創設出相應的教學情境,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而教師所創設出來的情境必須能夠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或者是已有的基本概念來進行。例如:在高中的地理知識中,學生都已經知道我國的拉薩被稱為日光城,但拉薩城內的氣溫比較低,于是就問學生為什么?這是一種反常的現象,學生有了極大的興趣,這個問題通過課本就能找到答案“,拉薩在夏季通常氣溫很低,但太陽輻射很強,所以被稱為日光城?!庇谑抢蠋熅涂梢詥枮槭裁刺栞椛鋸姡瑲鉁貐s會低?這種提問只會更加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開始自覺思考,并自主尋找答案。
2.引導學生大膽進行猜想
探究性學習要求學生能夠自主地、主動地探究知識,而在做這些之前,必須進行大膽猜想,這是進行探究學習的第一步。只有充分培養學生不斷猜想和邏輯推理的思想才能真正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這樣再結合課本知識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例如,可以問學生:假如地球只有自轉而沒有公轉,那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是否存在?地球上四季交替的情況是否會存在?等一系列地球沒有公轉后可能產生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會促使學生進行大膽假設和猜想,學生通過自身的想象大大拓展了自身的想象力和想象空間。
3.注重推理驗證,實現探究效果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的目標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對學生進行理論教學,而是要促使學生積極自主地參與到地理知識的學習實踐當中。教師可以事先根據某個地理知識的理論來準備一些相關材料,然后讓學生來根據所準備的材料進行分析綜合以及歸納,促使學生能夠自覺發現其中的問題以及產生變化的規律等。比如,學生在學習洋流對氣候的影響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查閱世界氣候的分布圖,學生經過自主查閱,很快就會得出一定的結論,并最終和課本上的理論知識相互印證。
二、結語
探究性學習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算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模式,高中地理教師還需要在未來的教學實踐中不斷地進行摸索與探討,最終創新出更加有效的學習模式。應該將學生的興趣作為出發點,根據所要探究的內容,選擇合適的途徑將學生的創造性以及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努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創新精神。探究性學習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個性。
作者:龍云瓊 單位:四川省營山雙河中學校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7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