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入學教育研究
一、新生入學教育的形式與內容
1.專業教育,職業教育,就業教育三結合
所學專業是個什么樣的專業,專業實力如何,主要學習哪些內容,將來從事何種職業,就業是何方向是大學新生的主要困惑之一,也是學生家長關注的焦點之一。針對這一情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在入學初期廣泛邀請學院領導、專家教授、企業高管、優秀畢業生等通過新生QQ群、家長QQ群、家長和新生座談會、網絡媒體平臺等多種方式系統地對學院內專業的設置、歷史發展、學科實力、職業發展、就業情況等與家長和學生進行溝通,積極解答他們的疑惑,使他們對所學專業、從事的職業和就業情況產生初步了解。新生入學后,學院立即建立新生入學教育團隊,并根據學生班的數量將團隊劃分成組,每組配以院領導、專家教授、企業高管、就業指導老師、輔導員、學生干部、學生黨員、優秀畢業生等人員,實現每組與一個學生班對接,進行長期跟進。在這一過程中,每組選擇學生宿舍、會議室、戶外場地等場所,采用座談會、報告會、集體輔導、娛樂活動等多種靈活多樣的形式,幫助他們培養專業興趣,合理地制訂學習計劃和職業生涯規劃,樹立學習和就業信心。另外,學院狠抓實踐教育環節,周密部署和安排,積極將實驗室參觀、工程訓練中心參觀和企業參觀融入新生入學教育中,讓他們在參觀的過程中動手操作,并充分利用新生好奇心強的特點,采用設置疑問的方式,讓他們自行查閱資料進行解答,為新生提供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平臺,激發專業興趣。
2.校紀校規教育、安全穩定教育、誠信教育三結合
讓學生懂校規,知校情,建立紀律意識和誠信意識,確保人身和財產安全,是高校學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針對高校中學生屢見不鮮的因觸犯校規校紀、誠信意識缺失、安全意識模糊,造成學生個人利益和集體形象受損的情況,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多次召開主題教育大會,結合歷年來校內外的典型案例,舉一反三,生動講解,對學生進行集體教育,并督促學生簽訂誠信協議、安全協議等責任協議,強化學生的責任意識、誠信意識和安全意識。另外,學院還積極組織校紀校規、安全穩定、誠信意識考試,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同時將考試成績納入今后的考評體系,并對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進行再教育,從而有效控制學生的違紀和誠信缺失的現象。
3.思想引導、心理干預、班團活動三結合
用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大一新生價值觀念進行系統指導,引導其樹立與社會主流價值取向相吻合的價值觀,使發展目標符合社會發展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把振興祖國作為其終身的奮斗目標,把實現中華名族的偉大復興作為使命,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根本目標[1]。一個合格的人才,除思想政治素質過關外,還必須有過硬的心理素質和較好的心理調節能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僅僅靠輔導員、班主任等專業老師完成,更要發揮周圍同學的力量。班團活動是大學生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也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要發揮最好的育人效果,必須將其和思想引導、心理干預有機地結合起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機械與電子工程學院根據每年新生入學的心理測評狀況,將有心理障礙的學生進行歸類,建立心理障礙學生數據庫,進行重點關注。在后續的工作中,學院著力加強班團建設,不斷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健康的心理知識融入其中。通過開展如素質拓展、時事點評、主題演講、我為母校建言獻策、我和身邊的同學等一系列寓教于樂的主題活動,以及各類文體比賽,充分發揮輔導員、班主任、優秀學生干部、優秀學生黨員的思想引領和心理疏導的作用,在及時把握新生的思想動態和心理狀況的同時,不斷提高班級凝聚力和戰斗力,將班團活動育人陣地的效果落到實處。當然,對于思想過于偏激和有心理疾病的學生,學院則通過聯系家長和心理醫生進行重點指導,采取一對一幫扶的方式。
二、結語
總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而新生入學教育則是這項系統工程的基石。各高校只有緊緊把握“以學生為本,育人為先”的原則,高度重視新生入學教育,精心規劃、部署和安排,充分動用各種力量,改革創新,開展多形式的新生入學活動,才能更好地開展后續的教育工作,完成育人使命。
作者:張朝紅 喬海英 單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