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
近年來,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下,我國各領域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就我國高校音樂教學來看,民族音樂文化作為高校音樂教學的一部分,是我國數千年文化積淀的重要成果,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受到其他國家音樂的影響,使得民族音樂文化在我國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地位產生了極大沖擊,因而,加強對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一、民族音樂文化在高校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增強學生內涵,凈化學生心靈
高校音樂教學中,將民族音樂文化滲透其中,能夠更好地實現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目標。音樂作為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能夠真實地反映我國社會背景、人民生活狀態等,教師帶領學生們欣賞民族音樂,能夠幫助學生更多地了解和認識我國文化發展歷程,營造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對我國歷史文化的學習興趣,且我國音樂文化是經歷了長時間積淀下來的優秀文化,學生通過學習民族音樂文化能夠凈化自身心靈,提升其藝術修養,且民族音樂文化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由此可見,將民族音樂文化融入到高校音樂教學中顯得尤為必要。
(二)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將民族音樂文化滲透至高校音樂教學當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豐富課程資源,實現藝術表達多元化目標,不但如此,將具有特色化的民族音樂欣賞納入其中,能夠有效改變單一、落后的教學模式,賦予整個音樂欣賞過程更多活力,且針對部分專業院校音樂教學來看,將民族音樂滲透到教學當中,能夠更好地傳承我國千年歷史文化,相關民族藝術表現形式也能夠得到充分解讀,因而,將民族音樂文化納入其中勢在必行。
(三)提升學生文化素養,了解更多民族文化
民族音樂文化是我國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各個民族發展的成果展示,通過學習和欣賞民族音樂文化能夠幫助學生了解到更多少數民族的風土人情,全面、系統的掌握鄉土風情,為民族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縮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綜上來看,將民族音樂文化融入到高校音樂教學中,不僅是教學改革的具體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重要表現。
二、高校音樂教學與民族音樂文化之間的關系
(一)民族音樂文化是高校音樂教學的重要基礎
就當下文化多元化來看,雖然,我國音樂教學需要向西方國家吸收更多精華,深化本國音樂文化底蘊,但是,我國民族音樂文化才是我國高校培養優秀音樂人才的基礎。通過對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內容的研究發現,每一部音樂作品背后隱藏著一個小故事,其中包含著濃濃的民族色彩及歷史氣息,且面對全球化形勢,需要展現出我國音樂文化特色,以此在國際舞臺之上占據一席之地,由此,只有將民族音樂文化滲透至高校音樂教學中,才能夠實現上述目標,培養更多專業性音樂人才,為我國傳統音樂文化傳承和發揚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高校音樂教學是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的主要載體
我國高校具有較好的地理優勢,順理成章成為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和發展的主要陣地,相比較其他形式來看,民族音樂文化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傳承更具有效力及便捷性;另外,高校音樂教學層次較高,能夠將民族音樂文化更加全面、立體的展示出來,為學生構建系統高校音樂知識體系提供極大支持,掌握民族音樂文化內容,在引導學生形成民族文化意識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現階段,我國民族音樂文化傳承普遍是通過民間特殊音樂團體來完成,而這些團隊成員主要是在興趣驅動下走到一起,缺少專業性、系統性規劃,整體不夠牢固,具有較強的隨意性和不穩定性,而高校則不同,高校具有豐富教學資源、且具有專業性特點,無論是在優資源,還是在實力上,均是承擔民族音樂文化的關鍵。因而,高校音樂教學是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和發揚的有效途徑。
三、高校音樂教學中,民族音樂文化滲透與傳承的有效對策
眾所周知,民族音樂文化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滲透及融合并不明顯,存在很多不足之處,為了能夠促使民族音樂文化發揮積極作用,在具體教學中,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樹立現代教學理念,突出音樂教學民族性
思想、觀念是人們行事的主要驅動力,要想實現民族音樂文化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傳承與發展目標,音樂教師樹立現代教學理念十分必要,教師要明確認識到在教學中滲透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性,并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民族音樂文化。另外,需要強調的一點是,就高校音樂教學對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承來看,教師要明確這種傳承并非傳統意義上的復制和因循守舊,而是在原有文化基礎之上進行創新,且突出民族這一特色,面對文化多元化發展趨勢下,文化逐漸朝著開放方向發展,高校音樂教學要對外來文化進行科學、有效的學習,同時,將本土民族音樂文化中蘊含的民族精神傳承下去,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民族音樂文化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發揮積極作用。音樂教學作為素質教育的基礎性課程,也承擔著育人的重要責任,因而,教師在高校音樂教學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思想、觀念的教育,充分、全面認識民族音樂文化,并逐漸意識到傳承民族音樂文化的重要意義,讓學生能夠真實的感受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扎根于心里。例如在欣賞蒙古族音樂時,教師可以選擇《出獵》等具有特色狩獵文化的曲目,增強音樂教學民族性。
(二)結合實際情況,優化課程設置
課程作為高校音樂教學的重要基礎,其設置科學、合理與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隨著我國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化,我國各高校音樂課程設置中存在的問題日漸突出,在很多高校音樂課程設置當中并沒有見到傳統音樂文化的影子,導致民族音樂文化價值被埋沒。基于此,相關人員要結合實際情況,充分考慮各方面因素,優化課程設置,將民族音樂文化滲透其中,提高課程設置科學、合理性,強化學生對傳統音樂文化的認識和了解,逐漸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目前,我國教學改革對高校音樂教學的要求已經不僅限于表面,更多的是本質方面的提升及改進,所以,在對課程進行調整和優化過程中,需要從更深層次入手,促使教學由內而外發生改變,重新塑造高校音樂教學,突出民族音樂文化的基礎性,建立完善的音樂教學體系,促使學生能夠得到更多系統、且專業的音樂教學內容,為我國音樂文化事業可持續發展輸送更多音樂人才。
(三)采取多樣化教學手段,深化學生對民間音樂的認識
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為了突出民族音樂文化價值,教師要采取多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有效性,如:就鑒賞課程來看,教師可以在鑒賞之前,收集關于曲目的一些背景資料等內容,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給學生,以提高鑒賞質量;不但如此,教師還可以定期開展講座,以主題為主,拓展學生知識面,而開展講座的教師可以是本校教師,也可以聘請一些專家、著名演員,除此之外,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擦家民間節日省會,通過這種方式,不僅能夠深化學生對民間音樂的認識,還能夠擴大知識范圍。高校除了到各民族、地區進行采風之外,還可以充分利用本地區音樂文化資源,堅持“走出去、引進來”原則,收集、整理民間音樂素材,并納入到高校音樂教學中,在實踐支持下,能夠將音樂教學與民間音樂知識有機整合,且為師生交流創造平臺,以建立和諧師生關系,實現“親其師信其道”目標。除了上述途徑之外,教師作為教學重要主體,其綜合素質高低直接影響高校音樂教學質量。因而,建立一支高素質人員隊伍在傳承和發展民族音樂文化方面具有積極作用。高校應通過多個途徑及方式,鼓勵和引導教師樹立民族音樂觀念,定期組織教師到友校學習,拓展教師教學視野,將民族音樂文化傳承和發展落實到實處,建立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根據上文所述,高校音樂教學作為一門系統性課程,在為我國培養音樂人才方面占據舉足輕重的位置。因此,在高校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民族音樂文化的價值,并樹立現代教學理念,積極調整和優化課程設置,將傳統民族音樂文化滲透其中,并建立一支高素質師資隊伍,進而推進我國音樂教學事業與民族音樂文化整合可持續發展。
作者:王靖怡 單位:浙江省臺州職業技術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3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