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操作人員培訓措施及方法
一、設備管理的概念與重要性
(一)設備管理的概念
設備管理是指以設備為研究對象,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以提高設備綜合效率為目的,運用一系列科學理論研究方法和措施,對設備的全壽命周期進行科學性管理。設備的管理是技術和和經濟兩方面管理的統一結合體,兩者要統一兼顧、不可偏廢。按照時間來分,設備使用的管理分為初期管理、中期管理和后期管理。在各階段時期都有各自不同的任務和職責,初期管理注重的是對設備調試、運行、監測維護等一系列管理工作,同時這個時期還要建立健全設備資產的固定檔案、技術檔案和相關的原始資料。中期階段設備因使用較久可能會出現一些故障且出現頻率增加,這一階段要做好設備的維修和維護,提高設備的使用率,節省成本。后期管理要及時對出現老化故障的機器進行淘汰和更新換代,為實現企業生產經營目標做好服務。
(二)設備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設備的精度和生產出的產品質量大量機械制造行業的金屬工具和加工設備精度得到了提高,為生產出質量高的產品做好設備工具準備。
2.有利于提高設備的運轉速度和工作效率設備質量管理的實施,提升了設備的利用程度,減少了實際操作過程中的障礙,加快了設備工作的運行效率。當前,設備管理中又運用了計算機信息技術,計算機的運算速度和傳達信息能力帶動了機械設備的快速運行,大大提升了工作運行效率。
二、創新設備管理,提升實踐操作能力
(一)制定創新設備的管理的目標
目標就是使設備的綜合使用效率最大化,減少設備資產不必要的浪費,進行資源的最優化,將各個部門協調一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二)提升實踐操作能力
當設備正式投入運營時,為了提高員工的實踐操作能力和設備的使用率,設備操作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設備規定的操作說明和流程進行操作和保養。因為設備在運行管理時期的周期較長、環節較多,同時是設備能夠發揮最大作用和經濟效益的時候,所以這一時期的運行設備管理是十分重要的。在具體操作過程中要仔細認真、按規程操作。若有不懂的知識和疑惑,可以向資深的老員工詢問請教,切不可盲目操作,導致工作的無效,浪費時間和精力。可對員工進行定期的專業知識技能培訓,并實施考試檢測的制度,對考核成績不好的人員進行物質上的懲罰,并讓其考核至達標為止。實際操作過程中,還可選派專業資深的老干部在旁進行監督、指導,以減少工作的無效,提高設備使用的周期、效率。
三、設備與操作人員的關系
(一)對操作人員的分析與控制
在對操作人員的分析中要運用一些可靠的方法和技術,如人的失誤率預測技術,把人的行為劃分為多個任務和步驟,把人的效率和操作績效分類,得出失敗和成功的概率。然后,把這些人分配到合適的崗位開展不同的工作。對于相應的工作績效給予不同的工資薪酬,給表現好的員工以獎勵、發放績效獎金,給表現較差的員工給予懲罰、給與口頭批評并取消獎金的發放。如果操作人員在工作中由于自己的原因導致設備損壞,則要由操作人員自行負責,并給予一定的賠償。
(二)設計分析模型技術程序
程序的設計有利于更直觀、更嚴密地將人員的個性、工作能力和工作失誤在鮮明的圖表上進行清楚明白的展示。可以考慮各種影響的因素,如時間約束、相關人因動作、收集資料的質量來源等。制定模型技術程序之前應考慮一些基本情況,應全面了解煤礦系統的各種技術章程、管理制度和作業環境,應用精確的數據實施最后的程序??勺寙T工積極參與到程序的制作編織過程中,以便在工作時對工作環節能夠了然于胸。
(三)延長設備壽命
延長設備的壽命對于企業減少成本花費、增強員工愛護設備的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延長設備壽命,要了解現代化設備經常出現故障的規律理論,從而更好地針對問題進行解決。首先,要培訓員工學習相關設備出現故障的規律知識。然后,重點對員工進行具體操作的培訓,先要培訓他們對故障發生的原因分析能力,并訓練其采取直接觀察法、儀器診斷法等解決問題。直接觀察法主要指直接觀察設備損壞時出現的聲音、溫度、等細微的變化,儀器診斷法是利用儀器對設備故障起因的診斷,用儀器或計算機在設備的壓力、溫度、速度、有污染程度和噪聲等方面進行快速運算,從而判定出設備故障的起因,找到維修的方法。
四、結語
設備作為一種工具、機械,要想很好地發揮其作用,就必須加強與人之間的合作,增進人與設備之間的交流溝通,提高設備的使用效率。創新設備,首先要創新設備理念,學習國內外先進知識與先進經驗、工藝技術,用專業知識儲備來武裝自己的頭腦。
作者:王新華 單位:新疆石油工程建設有限責任公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3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