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結合
當前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把現代教育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去,在教學實踐中利用技術手段得到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甚至三維虛擬現實等多位信息用于課件制作,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從視覺聽覺等方面全方位的獲取信息,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傳統教學的一次優化和升級,它必將會對教學、教育過程產生深刻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針對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進行系統研究和探討。
一、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優勢
(一)豐富課堂內容
課堂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學習效果,在這種情況下應用多媒體技術,能夠使學生接觸到更加密集的知識內容,從而使學生認知能力得到某種程度上的強化,并且節省了課堂時間,也提升了課堂效率。不僅如此,還使得課堂形式出現了變化,不再局限于刻板的傳統形式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形式也更加多元化。在多媒體技術的具體應用過程中,能夠通過技術存儲功能,將與數學相關的知識以及題目圖形等方面內容,通過多媒體方式進行具體展示,使學生能夠對圖形進行更加仔細清晰的觀察,同時能夠在分析題目時獲得更加開闊的思維空間。
(二)及時的信息反饋
通常情況下,學生在經歷了考試或者課堂測驗后,需要一段時間后才能夠對結果知曉,信息反饋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滯后。但是通過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夠將相關信息進行及時反饋,使學生還沒有對考試情況遺忘的情況下,及時了解自身的具體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就能夠對自身問題進行及時認知,并能夠做出針對性改正和努力。
(三)促進學生構建知識系統
通過多媒體形式,能夠將相關數學知識展示得更加形象具體,能夠通過圖形或者聲音等形式,將不同知識結構之間的關系進行闡述或者展示,從而使得數學知識結構能夠得到系統性建立。在這一過程中,將通過光影以及聲音印象的刺激,使學生形成深刻記憶,從而能夠打牢知識基礎,這樣一來才能夠在對相關知識進行具體應用過程中手到擒來。
二、知識形成過程具體演示
在應試教育的功利教育心態下,對于結果的追求遠遠高于過程。這在教育中是一項絕對的誤區,并且對學生形成了很大的思維限制。在素質教育中更加強調學生對于過程的理解和領悟,從而能夠在過程中形成理解和認識,并在正確軌道上得出結果。如果不能夠使學生對過程進行詳細明確地了解,學生就不能夠了解知識形成的過程,這樣就不能夠明確知識的具體結構,以及相互之間的連接方式,從而限制學生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具體來講在針對圓柱體表面積進行具體教學講解時,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將能夠產生十分明顯的效果。在多媒體上,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到圓柱體的整個分解過程,在逐漸分解過程中,得出了一個長方形和兩個圓形,將這幾個圖形合在一起,又組成了圓柱體,這時學生就能夠明確認識到圓柱體表面的組成。在了解這幾個圖形的表面積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就能夠針對圓柱體表面積進行具體計算。同時通過電腦的具體分解展示,學生還會發現圓柱體展開后,不僅可以是長方形,同時還可以是正方形以及平行四邊形。這樣一來將會對學生思維形成極大刺激,使學生思維在瞬間變得活躍起來。
三、現代技術應用中需注意的問題
首先,盡管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小學數學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但是要能夠對其技術上的優勢進行科學利用,將靜態的小學數學教學變得更加動態化,將抽象內容通過更加直觀的方式進行展示。在此基礎上,能夠給出學生足夠的緩沖空間,使學生能夠對相關知識內容進行思考和消化理解,這樣才是對計算機的科學合理利用。否則,對計算機進行過度依賴,將會對學生形成另一種形式的限制,學生同樣得不到思考的空間。其次,明確多媒體輔助性教學的地位,盡管多媒體功能強大,但是并不能夠對教師進行全方位替代。教師本身的專業素質是科學技術難以完全取代的,傳統形式的教學依然需要作為主體性內容存在,并繼續對學生施加一定影響。但是在傳統教學時,要能夠不失時機地對多媒體進行利用,強化傳統教學效果,補充完成教師人力所不能達到的教學效果。總體來講,現代教育技術已經對傳統教學形成很大程度的沖擊,并且改變著小學階段數學的教學方式,通過先進的科學技術,能夠將課堂內容詮釋得更加全面和充分。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對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充分認識,對其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現代化教育技術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使數學教學效果更加顯著。
作者:胡林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