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素質與數學教學研究
目前,素質教育已經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廣大教育工作者對此已形成共識,進行了廣泛的探索與研究,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仍有很多教師對素質教育的認識比較模糊,不知道如何在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為此,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對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培養學生哪些素質、如何培養學生的這些素質進行探討。
1.數學素質與數學素質教育
(1)數學素質,是指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使學生能用數學的觀點和態度去觀察、解釋和表示事物的數量關系、空間形式和數據信息;培養學生使用數學語言,使學生能用數學語言簡捷、準確地表達思維;培養學生運用數學思維的方法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使學生具有一定的數學思維能力,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并培養學生忠誠、堅定、自信、嚴謹、求實的品格等。
(2)數學素質教育。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規定的數學教學目標是使學生掌握數學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形成數學能力,發展個性品質和形成科學的世界觀,這與基礎教育的目標即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科學文化素質及身體心理素質的素質教育內容是吻合的。因此,數學教學同樣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它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教學素質,其教學活動就是數學素質教育。但由于過去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數學教育偏離了素質教育的軌道,往往只重視數學知識的傳授,輕視學生能力的培養,重視智力因素的培養,輕視了非智力因素的開發,重視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輕視了社會實踐及應用,因而使數學素質教育停留在低層次水平上,削弱了數學素質在人的素質中所占的成分。因而,在數學教學中糾正這些做法,才能全面實施數學素質教育。
2.以數學知識為載體,培養學生的數學觀念
所謂數學觀念是人們對數學的基本看法和概括認識,也稱數學意識,在現實生活中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去考慮問題、處理問題的自覺意識或思想傾向,它一方面是人們的哲學觀念的具體體現,另一方面又是數學思維活動的產物。數學教育的目的不是單純地教會學生一些數學知識,而應該是通過數學教學使學生系統地掌握數學知識結構,掌握常用的數學思想和方法,培養學生自覺的數學意識,逐漸形成數學觀念。數學思想方法和基礎知識都屬于數學知識的范疇,教科書的每章每節及每一道習題的解答都是知識、思想、方法的有機結合,它們共同構成了數學教學的基本內容。同時,數學思想方法以基礎知識的發生、發展為其形成展示的載體,在基礎知識的形成過程中,無處不以數學思想方法作為指南。教學中要以基礎知識的發生、發展為背景,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數學觀念不同于具體的數學思想方法,數學觀念的形成是一個由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觀念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基石,由此可知培養學生的數學觀念對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3.以數學思想教學為途徑,發展學生數學能力
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是數學素質教育中的核心內容,如何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是數學教學中一個討論的熱點。首先,加強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學。素質教育應加強數學概念和數學命題的教學,注意概念形成過程和定理、公式的推理過程,重視數學知識的形成、發展與問題解決的過程。在教學中,要將基礎知識講精、講透、講活,使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結構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數學認知結構。其次,數學思想是數學的精髓,是數學的基本觀點,是數學知識最為本質的、高層次的成分,它具有主導地位,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指導原則。
4.以開發非智力因素為契機,培養學生的數學品質
(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學會學習。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要通過數學歷史以及教材中數學概念、定理、公式、法則等的形成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勇于求知、勇于追求、勇于創造的精神品質。
(2)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個性品質,使學生學會做事。數學是一門理論體系嚴謹的科學,必須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去學習、分析問題、處理問題。所以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精神品質對于形成一定的數學素質十分重要,而且這種品質能保持和延伸到其他領域并發揮作用。
(3)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形成學生的審美觀點。審美觀點的形成也是數學素質教育的一項任務,數學處處充滿美學因素,如圖形的對稱美、整體美、數式、方程的和諧美、函數的統一美、數學方法的奇異美等都可以通過數學教學進行培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現這些美的存在,經過長期培養,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增強學生的美學素質。總之,數學素質的培養與教學是當前數學教育界討論的一個熱門課題,其內涵是非常豐富的,數學教學中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問題仍需我們數學教育工作者進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作者:林梅香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6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