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雜志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雜志基礎信息: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雜志是經國家科學技術部和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我國惟一以南水北調為主體的科技期刊,于2003年2月國內外公開發行,為雙月刊。國際刊號為ISSN1672-1683,國內刊號為CN13-1334/TV,國內郵發代號為18-191,國外發行代號為BM1772。該刊由河北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管,河北省水利科學研究院主辦,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中國地質科學院水文地質環境地質研究所等單位為合作單位。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雜志辦刊宗旨: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雜志以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為辦刊主體,宣傳南水北調工程的偉大意義,回顧南水北調工程的歷史背景,追蹤南水北調工程的最新動態,反映南水北調工程的熱點、難點問題,展現南水北調工程的技術創新成果。從而促進水利科技學術交流,提高水利科技水平,推動水利現代化。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雜志期刊榮譽:
本刊現成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核心期刊(CSCD)、美國《化學文摘》(CA)來源期刊、成為CJFD來源期刊。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雜志欄目設置:
本刊設有:本刊特稿、南水北調、數字水利、資源水利、環境水利、節水農業、水土保持、水利經濟、工程管理、工程技術、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水文氣象、知識窗、供求信息、動態等欄目。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雜志訂閱方式:
ISSN:1672-1683,CN:13-1334/TV,地址:石家莊市泰華街310號,郵政編碼:050057。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雜志社相關期刊- 沒有相關工業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雜志社投稿信息1來稿務求論點明確,論據可靠,數字準確,文字精練,引用資料請列出文獻出處。其內容應保守國家機密,文責自負,署名作者的人數和順序由作者自定。
2來稿要求交投微機打印稿,并附帶軟盤,也可通過E-mail直接發送。全文篇幅一般不超過6000字(包括圖、表)。文中計量單位一律采用國家法定計量單位。
3文稿需附有英文題目、作者及所在單位的英譯名和3~8個中、英文關鍵詞,并附有中、英文摘要(200~400字)。論著、總結、綜述亦不得超過8000字,還必須附加300字以內的摘要。摘要內容應包含與報告、論文同等量的信息,包括背景、方法、結果和結論或討論。
4凡屬國家、省部級以上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的研究論文,請在首頁腳注中寫明基金項目名稱及編號。
5來稿請按科技論文的國家標準和規范要求撰寫。文稿中的計量單位一律使用國家法定單位,用標準符號表示。各種專業術語一律按已頒布的最新標準使用,相同名詞術語、計量單位、人名、地名等全文要一致,表格格式為三線表格。
6來稿請附作者簡介(包括所有作者的性別、年齡、單位、職稱、職務、學位及研究方向)。來稿如屬科技成果,請注明獲獎情況;并注明作者的通信地址、郵政編碼、聯系電話和E-mail。
7文稿中摘編或引用他人作品,務請按《著作權法》中有關規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稱及來源,在參考文獻中列出(參考文獻必須在正文中按順序標注,著錄格式符合國家標準),否則責任由來稿人自負。未公開發表的資料可在文中加注或角注,說明作者、文題和來源。
文后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如下(注意標示符號及標準起止頁碼):
a.期刊著錄格式:[序號]作者名(只著錄前三位,以后加“,等”或“,etal").文題[J].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頁碼.
b.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等:[序號]作者名.書名[文獻類型標識].版次(第1版不寫,下同).出版地:出版單位(國外出版單位可用標準縮寫,不加縮寫點),出版年.頁碼.(注:[文獻類型標識]項,專著-[M];論文集-[C];學位論文-[D];報告-[R]).
c.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序號]作者名.析出文獻名[A].編著者.文集名[C].版次.出版地:出版單位,出版年.頁碼.
d.報紙文章:[序號]作者名.文獻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e.電子文獻:[序號]作者名.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的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8 依照《著作權法》,編輯部有權對來稿文字進行修改、刪節,對重要內容和數據的修改,欲征得作者同意。如作者不允許對文稿做修改,務請來稿中注明。作者若不同意其他報刊轉登或摘編,亦請在來稿中說明。
9 攝影作品要求圖片清晰,附簡單內容介紹。本刊熱誠歡迎廣大讀者提供稿件、圖片及信息反饋。
10 來稿請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請勿一稿多投,若連續三期未刊登,可自行處理。
南水北調與水利科技雜志社編輯部征稿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河北省磁縣段泥礫土筑堤方案研究PCCP陰極保護技術在天津南水北調工程中的應用關于水量分配原則的幾點看法閘壩對河流水質水量影響評估及調控能力識別研究框架水庫生態調度研究的若干思考水文水資源集對分析北京巖溶水勘查開發的現狀與思考基于可變模糊集的東莞市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協調能力評價研究SWAT模型的參數靈敏度分析——以貢嘎山海螺溝不同植被類型流域為例基于可變模糊識別模型的大連市水資源承載能力研究合同管理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南水北調與水環境承載能力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南水北調跨渠公路橋地質特性及力學參數分析建設單位如何管理建設工程資料特種功能材料高性能結構材料納米材料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14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