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氣象學報
熱帶氣象學報基礎信息:
《熱帶氣象學報》創刊于1984年,經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由廣東省氣象局主管,廣州熱帶海洋氣象研究所主辦的專業學術性期刊。本刊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雙百方針”,理論聯系實際,開展教育科學研究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進學院教學、科研工作的發展,為教育改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出貢獻。主要刊登:海-氣相互作用、中低緯相互作用、低頻振蕩及遙相關、低緯大氣環流異常及其機制、熱帶大氣環流異常的影響、季風動力學、熱帶氣旋動力學與運動學、熱帶應用氣象、熱帶大氣探測、熱帶大氣物理、熱帶大氣環境與化學、熱帶氣候變化及其與全球變化的聯系、熱帶大氣科學試驗、以及相關方面等的學術成果。讀者對象為從事大氣科學研究的人員及大專院校師生,也可供航空、海運、農業、漁業、水文、地理等行業中的氣象科技人員參考。歡迎正在熱帶氣象領域上辛勤開發的科研人員、業務工作者以及教學工作者積極投稿!
熱帶氣象學報欄目設置:
主要欄目:論著、短論、研究通訊、述評。
熱帶氣象學報榮譽:
中國自然科學核心期刊;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源刊;
美國氣象學會MGA源刊;
廣東省第二屆優秀科技期刊獎。
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
熱帶氣象學報收錄情況:
世界紡織文摘、數學評論、應用力學評論
JST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2年計劃收錄)
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數據庫、ASPT來源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
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期刊網來源期刊、中國科技期刊精品數據庫
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全文收錄期刊、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收錄
中國核心期刊數據庫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來源期刊
萬方數據—數字化期刊群入網期刊、中國工業期刊學會理論編輯部薦稿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龍源期刊網來源期刊
維普資訊—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知網
熱帶氣象學報訂閱方式:
ISSN:1004-4965,CN:44-1326/P,創刊時間:1984-11-25,地址:廣州市東山區福今路6號,郵編:510080。
熱帶氣象學報社相關期刊- 熱帶海洋雜志熱帶海洋學報泉州師范學院學報曲靖師專學報青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中國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青島海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青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氣象科技合作動態雜志熱帶氣象學報社投稿信息1.來稿請寄一式一份,為便于審稿,并將稿件的電子版以附件形式發至本刊的投稿網站。每篇論著、述評(包括圖表、參考文獻及中英文摘要)不超過8000字,短論、研究通訊不超過5000字。給出中、英文摘要和3~5個關鍵詞。對于摘要,本刊要求為指導性文摘,即須指明論文的主要范圍和內容梗概,包括文摘的四要素——目的、方法、結果、結論,字數為300~400漢字;避免已成為常識的內容;結構嚴謹,論文精確,表述簡明,盡量不分段,不對論文的內容和結果作解釋和自我評價;應使用第3人稱;關鍵詞應能反映論文的特征內容,具有檢索意義,避免使用“發展”、“研究”、“設計”等泛指詞。英文摘要要求與中文摘要意思相近,約300個單詞。請在文稿首頁腳注中標明:各類基金或重大課題資助項目,及通訊作者的性別(民族——漢族可省略),出生年份,籍貫,職稱,學位,研究方向,及電子信箱。請注明聯系人通信地址、郵政編碼、電話。
2.對于容易混淆的字母要用鉛筆在旁邊標明:文種,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公式中的上、下標。
3.插圖要清晰、大小適中(附圖盡量不要超過8幅),并將圖題寫在圖的下方。插圖上的文字不能太小,以6號字大小為宜。附表項目清楚,表上方給出表題。圖、表出現之前正文之中應有標引。
4.參考文獻只擇主要的列入,按文中出現先后統一編號,并在文中相應處右上角用[序號]標出。文后參考文獻表的書寫格式如下:
期刊類:[序號]作者.題目[文獻類標識].刊物名稱,發表年份,卷號(期號):起止頁碼。
圖書類:[序號]作者.書名[文獻類標識].(譯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頁碼。
未正式出版的參考資料,不列入參考文獻內,但可在文中相應處右上角用小圓圈加序號“①”、“②”標出,并腳注于當頁稿紙下端。
5.計量單位請采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并以國際符號表示,已廢止的單位請換算成法定計量單位。
6.本刊約定,收到稿件后3個月內答復是否錄用,其間請勿再投別刊。不采用的稿件有電子郵件回復。
7.本刊入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美國氣象學會MGA及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等多個數據庫,有利于作者的成果向世界迅速傳播。被本刊錄用的稿件,本刊編輯部有以多種形式出版的權利。印刷版收取版面費后于稿件發表后支付稿酬,其他版本不再付稿酬。
8.稿件發表后,贈樣刊2本和單行本15本。作者如有特殊要求,請提前告知編輯部。
熱帶氣象學報社編輯部征稿渦旋自組織過程影響降水的數值研究被動式微波遙感技術發展及其對汽/液態水物理參數反演的研究進展南海-西北太平洋地區大氣準雙周振蕩對TC生成的調節作用WRF模式中微物理和積云參數化方案的對比試驗由熱帶氣旋進入海洋近慣性運動能量的估計東亞低緯地區局地Hadley環流特征及其與大氣臭氧的關系MIROC_Hires模式模擬我國極端降水非均勻性在CO_2濃度增加下的響應西江流域汛期暴雨與500hPa關鍵區準雙周振蕩的關系廣東高空槽后暴雨的多尺度天氣特征及概念模型江淮梅雨期降水南北反位相分布與大氣準雙周振蕩2010年廣州亞運限行減排對大氣環境的影響雷達資料時間循環同化應用于閃電落區等研究初探華南前汛期MCS的活動特征及組織發展形式精細化逐時滾動溫度預報方法及檢驗機載雷達探測數據仿真平臺設計與實現珠三角地區前汛期強對流潛勢預報方法研究我國地閃活動和降水關系的區域差異上海夏季用電安全風險區劃及推廣應用南方地區連續暴雨過程擾動能量的積累和傳播分析南海、孟加拉灣不對稱環流變化對2009年西南特大秋旱的影響廣東天氣雷達組網策略及在臺風監測中的應用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26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