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小學數學教改路徑淺析
部分教師缺少“學情分析、板書設計”的編寫內容,個別教師課課反思的編寫不到位。有部分教案因照搬教學過程(引用優質教學資源偏多)而脫離本班(農村小學)教學實際,較少體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設計環節。課堂練習設計的研究較膚淺,部分練習題缺乏篩選或精選程序,較少出現自己創造性改編的習題。優秀數學教案匯編的數量偏少,大部分出現“手抄稿優秀教案”現象。同時,教師對“概念”教學研究力度不到位,出現只重“結論”講解,忽視“過程”探索的現象。如教學《角的分類》、“互為倒數”意義,學生主體地位落實不到位,出現“老師的思維代替學生思維、老師的操作代替學生的操作”,缺乏數學語言能力、數學思維分析能力、數學實踐能力的培養。教師對教材內容、編排意圖研讀不透,出現“知識傳授沒抓住問題的本質特征、知識應用沒突破解題難點”,缺乏對知識理解、應用的深度與廣度。課堂練習設計與訓練不到位,出現練習設計不嚴密、練習訓練不科學,嚴重阻礙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發展。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加強常規整改。
1加強備課管理,進一步優化備課環節。
各校要高度重視備課管理,進一步優化教學過程中的備課。加強“自主編寫教案”的規范性管理,嚴格按照表格式教案簿(紙)備課格式要求撰寫,每一位教師做到課課有一份完整自備教案,學校注意收集教師編寫的優秀教案。加強“教學過程的撰寫”的實效性管理,鼓勵教師結合“優質教學資源”實行“二次備課”,做到“三個”結合,即優質教學資源與本班生源質量相結合,優質教學資源與自身教學風格相結合,優質教學資源與加工、改造、提升相結合,堅決杜絕抄襲他人教案現象。加強“課堂作業設計”有效性研究,充分體現“層次性、多樣性、趣味性、實效性、過程性”的習題設計原則,并在教案中體現作業設計內容。加強“教學反思的撰寫”研究,備注欄(教學隨筆)側重撰寫教學設計意圖,教學反思(教學后記)欄側重撰寫教學存在問題與改進措施。加強“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設計”探討,“知識與技能”目標的落實側重于“傳授”,“過程與方法”目標的落實側重于“操作”,“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落實側重于“體驗”。加強“集體備課”有效性研討,充分發揮學科教研組作用,在自主備課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備課(磨課),并把各類型教研活動的集體備課優秀教案以學期為單位匯編成冊。備課可分為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教學理論與實踐證明:在教師個人備課的基礎上進行集體備課,是提高備課質量的一種行之有效的備課形式,也是突出強調教師要有合作精神的一種表現。
2加強教學管理,進一步強化教學過程。
加強對教材內容、編排意圖的解讀,尤其是對新一輪《課程標準》的解讀,準確把握與真正落實課堂教學“三維”目標。加強教材教法的研究,妥善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有效提高教學流程(各個環節)的教學效果。加強直觀教學研究,提高教具、學具的利用率,適當增加現代教學設備的運用。加強板書設計的研討,提高板書“啟發與引導、再現與回憶”功能。加強課堂教學信息的反饋,重視錯誤資源的利用,不斷在對比教學中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加強練習訓練的研究,練習題訓練應體現層次性、過程性、多樣性、挑戰性原則。加強“探索知識過程”的教學研究,加大自主與合作探索知識過程的空間,加大思維、語言及實踐操作訓練力度。加強低年級組織教學管理,多運用教學評價激勵機制,培養課前預習、敢提(答)問題、合作交流的良好習慣。加強創設和諧課堂氛圍的研究。加強“課改理念”研究,注意滲透“縣級管理課題”或“校級管理課題”理念,重視自主預習策略的培養和語言表達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
3加強作業管理,進一步提高作業質量。
加強“作業設置”規范化管理,重視格式書寫要求的訓練,更要重視書寫字跡、書寫位置(答題安排)、答題質量的訓練。加強“作業批改”人性化管理,重視評價等級、批改日期的格式書寫,更要重視教師對“學困生”的關愛、引領與輔導,堅持使用短語進行激勵。加強“作業質量”監控管理,重視“培優補差”作業跟蹤訓練,更要重視抓“錯例講評或典型題講解”和“二次作業、二次批改”環節訓練,杜絕抄襲作業現象,力促作業質量達到“課課過關”、“人人過關”水平。加強“作業展評”激勵研究,各校要設置優秀作業展評欄或展評室,對高標準、高質量、有創意(自主設計作業)的作業進行展示,真正起到榜樣示范與引領作用。加強“良好作業習慣”培養研究,重視答題思維習慣和書寫工整習慣的培養,避免出現亂涂、亂改、亂畫現象。加強“作業布置量與批改量”監控管理,重視作業訓練形式的研究,更要重視作業的針對性、彈性的研究。同時,嚴格控制作業時間,做到及時、全面批改作業。
本文作者:林志寧 單位:福建省華安縣新圩中心小學校長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3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