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教育在職校中的影響分析
一、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動畫教育的現狀
1、從大專高職類院校動畫教育的定位看在國內,大多數的教育者都認為,本科類院校應該以理論研究類為主。而大專職業類院校則應該以培養學生技術能力為主。但是對于動畫這一行業,無論是本科類院校還是大專高職類院校,都不應該明顯的區分來看,而是應該從一個行業的特性和需求來看。動畫是一個實踐性極強的行業,這一點很好的貼合了大專高職類院校的教育特征。動畫制作在形式上雖然有二維、三維、定幀類等的區分,但是其核心內容歸根結底都是一樣的。影視動畫制作涵蓋從初始的策劃、文字腳本、相關設定(三維建模)、分鏡頭臺本,中期的設計稿繪制、原動畫創作(三維動作與動畫設計)、作監修形,到后期的編輯處理與配音等一系列的內容。目前國內大專高職類院校在影視動畫教學的課程設置上基本都有所涉及。所以從涵蓋面來看,似乎與動畫公司的要求相吻合了。
2、從大專高職類院校動畫教育師資情況看目前全國開設動畫類專業的院校非常多,但絕大多數學校的動畫專業開設時間太短,教材、教學體系上都不夠完備,能夠達到行業標準的師資相對短缺。而動畫專業的教授基本上都是從其他專業或相關專業改行過來,比如說美術、計算機專業等,真正做過動畫片、研究動畫,又有動畫教學經驗或者對動畫創造有深入了解的教師少之又少。這不免會培養出“夾生飯”類的動畫專業學生。動畫教學中的師資隊伍短缺是動畫教育發展的一個突出的關鍵問題。如何建立和培養這種特殊的師資隊伍,是保證動畫教育成功的前提。
3、從國內動畫企業對人才的需求看從國內影視動畫制作部門和公司的構成來看,除了少數較大的知名(動畫企業)以及相關具有國家政策扶持的部門有能力獨立制作原創動畫外,多數的動畫制作公司還停留在以接國外加工片為主的生產模式下運營。那么對大多數的中小型動畫公司或工作室而言,只會涉及到設計稿繪制、背景繪制、原動畫制作以及相關的后期合成等技術性很強的崗位,工作內容主要是將別人設計好的東西具體制作和展現出來,相當于是一個生產者而并非創作者。然而,國內動畫行業的發展決不能僅僅依靠以國外動畫做代工的形式來生存。當積累了足夠的資金和一定的制作經驗后,原創動畫的發展勢在必行。可是目前大專高職類院校所定位的技工性培養模式在創意設計等原創能力方面則有所不足,造成了絕大部分畢業生勢必會在動畫行業的發展中被淘汰的不良現狀。
二、高等院校動畫教育發展的定位思考
國家為繁榮國產動畫出臺了一系列鼓勵政策,促進了動畫教育的發展,推動了動畫教育的不斷改革和創新。動畫是一個涵蓋了很多藝術門類和技術種類的行業,他的每一項制作環節都是環環相扣,形成了一種梯狀結構。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下一層的知識作為積淀,因此動畫教育的定位應該從整體知識結構來看。
1、職業院校的動畫人才培養方案定位目前的本科類院校注重前期設計,大專高職類院校只培養制作型的技工,這種錯誤的觀念直接導致了有藝術修養的學生沒技術,而有技術的學生則根本不會設計和創造。職業院校動畫教育所培養的人才應該是實用性人才,而絕非純技術工人。實用性動畫人才是具有藝術素質兼備一定專業技術的動畫畢業生,這樣的畢業生有動畫制作的技術,又有一定的藝術審美,才有可能做出優秀的動畫作品,同時也利于了中國動畫的發展。
2、職業院校動畫專業的課程體系定位動畫教育在職業類院校的定位要以動畫制作為核心,并引入相關的其他專業知識來進行整合,這正是我國大專高職類院校應該改善的。例如將繪畫、表演與動畫結合,設置關于動畫制作中原動畫設計與添加中間幀環節的專業方向;將設計與動畫結合設置有關動畫相關設定環節和衍生產品設計開發的專業方向;將電腦技術與動畫結合則設置包含動畫后期制作、三維動畫制作和相關特效動畫制作的專業方向;將導演、編劇的專業知識和動畫結合來設置關于動畫編劇、策劃和導演安排等相關的專業。這樣可以對學生進行分類培養,從制作環節上來設置具體的培養方向。將動畫制作流程建立在動畫教育的基礎平臺上來認知,以動畫制作為基礎,以專業方向來區分培養重點。
3、加強動畫專業教師的培養在師資方面,高等職業類院校的教師首先是要有一定的動畫制作經驗,其次要按照動畫制作崗位進行分工協作。從劇本創作到分鏡頭臺本,再到設計稿、原動畫和后期軟件以及配音合成等。同時要讓教師能夠保持對新生事物的好奇心和新鮮感;對新生事物有一定的領悟能力,從而使動畫教學時刻保持新鮮活力,這樣才能激發學生作品的原創性。高校也可以引入適當的創作型動畫項目來培養學生的實作能力,在提高學生動畫制作能力的同時也拉進了教師與企業之間的合作。
作者:薛楊 單位: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47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