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創業教育模式的構建
一、成人高校校企合作創業教育模式可行性分析
1.校企合作創業教育主體———成人高校校企合作創業教育是校企雙方履行社會責任、提高社會在職人員職業發展能力和整體素養的重要平臺。成人高校距離市場最近的教育特點,要求它必須對社會發展需求和人才需求變化信息的把握更加快捷準確。成人高校的教育對象為社會各類成年人,他們擁有比較豐富的經驗優勢,而企業是創業實踐的天然場所,因而通過創業教育將其進行對接便成為一種教育可能。這種創業教育模式能使成人高校更加清晰地掌握社會急需的創業型人才的需求標準,從而培養出實踐性、針對性更強的創業型人才。同時,校企合作創業教育為學校和教師提供深入接觸企業的機會,有助于學校改進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模式,有助于教師拓寬視野,提高教學業務能力和教學實踐能力,從而為創業教育的深入開展提供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
2.校企合作創業教育主體———合作企業校企合作創業教育符合企業人才開發培養的目標,是提高企業學習力、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有效方法。校企合作創業教育對企業來說,一方面能激發在職員工的學習動力,增強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為企業持續發展積累知識、儲備人才。另一方面,通過合作教育還能從成人高校在校大學生中吸收優秀的創業型人才,為企業健康發展提供人才資源。同時,合作企業在職員工邊工作邊學習,既減少工學矛盾,又降低企業人力成本,也是當前人才短缺情況下企業留住人才、培養人才的最佳選擇。校企合作創業教育使企業更加清楚他們需要的人才應該怎樣的培養。因此,校企合作創業教育要貼近企業需求、崗位實際和員工需要,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在職員工的綜合素養、敬業精神、忠誠度和歸屬感,提高他們在企業工作過程中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從而拓展企業生存發展的空間。
3.校企合作創業教育對象———成人大學生校企合作創業教育,有利于轉變成人大學生傳統的就業思想和職業發展觀。作為未來的創業者,他們可能創辦獨立企業、也可能進入某個企業組織工作,歸根到底都必將為企業的發展獻才智和力量。接受過創業教育的在職或非在職員工,都會更加注重自身能力和素質的提高,無論是未來創辦獨立企業還是在現有崗位工作中都會表現更佳,事業上都會有更好地發展。因此,校企合作創業教育模式深受成人大學生的歡迎,通過這種校企合作創業教育的學習,既可以增加他們的創業知識,又能結合崗位加以實踐,還能降低學習的成本。通過對在校成人大學生的調查得知,他們希望能借助校企合作創業教育平臺,接受創業理念和實踐教育,積累創業知識,提高創業技能和能力。由此可見,依托校企合作創業教育模式培養創業型人才,是成人大學生、企業和成人高校共同的愿望。這種現實的、具體化的愿望和需求使成人高校與企業進行深度合作、開創創業教育的理想模式。
二、成人高校校企合作創業教育模式的構建
結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實際,本文擬構建的校企合作創業教育模式為:專業核心課程+行業或產業發展課程+創業通識課程+創業實踐課程為一體的創業教育模式。該模式突出創業教育理念、目標內容、課程設置、教學方式和校企雙方職責等內容,目的是把創業教育融入在成人高等教育的全過程中,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創業思維、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
1.校企合作創業教育模式構建的基本理念成人高校校企合作創業教育模式,首先,要注重開放性創業思維的培養。在與企業合作開展創業教育過程中,成人高校要改革和創新辦學理念,動態地設計創業教育框架體系、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進行開放式、多方參與的教育教學活動,突出創業意識與崗位實踐的結合,注重成人大學生創業知識的掌握、創業家精神的養成和創業能力的培養。其次,要注重創業實戰能力的培養。在創業教育過程中,成人高校要充分利用校企雙方資源優勢,加強成人大學生創業綜合實踐能力的培養,幫助他們形成創業者所必備的自主學習、與人合作、團隊創造和協同發展的綜合能力,消除教學過程中過分“遷就”和迎合他們的“表象需求”,真正使成人高校最終的培養成果與企業對人才的真實需求之間的偏差無限縮小,從而培養出實戰能力過硬、為企業長期發展服務的創業型人才。
2.校企合作創業教育模式的目標和內容
成人高等教育是以社會在職人員的進修提高和職業發展為目的的教育。校企合作創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成人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能力和創業知識,重點是讓他們樹立創業意識、激發創業精神、提高創業能力、掌握創業知識,使他們在參加課程面授輔導并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后,具備基本的創業素質,具有自我職業提升和發展能力。這些目標和內容決定了成人高校實施校企合作創業教育的基本價值取向和最終達成的目的,為校企合作創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和教育教學的選擇提供了基本依據。
3.校企合作創業課程體系的設置
(1)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核心課程在創業教育
課程體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學校擬結合專業特點和發展動態,開發設計既厚專基知識、又重技能提高的專業核心課程。專業課程設置應遵循成人高等教育的基本規律、體現課程設置的基本要素和專業基本要求,課程設置4-6門為宜。內容編排上要強調專業核心理論和基礎知識,兼顧成人大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能力,深入淺出,突出專業性、易學性和實用性。教學方式上更要注重教學雙方的互動性,提升體驗式學習內容的比例,使成人大學生能夠結合工作實際,扎實掌握專業規定的必須掌握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為他們快速適應更高級別崗位的工作要求和今后個人職業的發展或創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2)行業或產業發展課程。行業或產業發展課程應重點圍繞行業或產業發展歷史和發展趨勢設計開發。首先,要組建課程開發團隊,廣泛征集教師、學生、專業相關行業專家、合作企業和行業協會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做好課程開發前期的調研和設計方案,范圍包括課程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評價方法等。課程設置中要充分考慮專業因素,一般在2-4門為宜。課程內容應包括行業或產業發展概要、發展現況和發展前景等。其次,明確課程目標和重點。目標是提高成人大學生對行業或產業發展歷史和前景的認知能力、熟悉并掌握行業或產業信息的收集和處理能力,重點是培養他們對行業或產業發展的預測能力和宏觀趨勢的把控能力,核心是要讓他們通過行業或產業發展課程的學習,學會識別創業機會的能力和預見防范創業風險的能力。
(3)創業通識課程。從對在校成人大學生的調查看,接近80%的學生有創業的想法,但缺乏創業意識和創業知識,這說明成人高校開設創業教育通識課程是必要的。創業通識課程是創業教育的核心課程,課程設置4-5門為宜。課程內容應涵蓋創業基本知識、創業項目選擇、創業計劃書編寫、創業企業管理、創業資金籌集、創業風險管理和創業基本程序等。目的是讓成人大學生穩固掌握創業基本知識、樹立成本風險意識、知曉創業流程、提高管理企業的能力。成人高校要把創業通識課程作為人才培養模式和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貫穿在專業核心課程、行業或產業發展課程和創業實踐課程的教學過程之中,滲透創業的基本理念,充分激發和調動師生參與創業教育教學過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結合創業家講故事、專家講座以及創業者座談會等多種方法,激發創業意識,增加創業知識,營造良好的創業教育氛圍。
(4)創業實踐課程。創業實踐課程是校企合作創業教育的重要組織部分,最能體現創業教育特點和性質,課程設置2-3門為宜。課程內容可根據專業特點靈活選擇,授課方式可根據課程特點靈活確定。學校應與企業共同設計開發創業實踐課程,并通過操作性較強的模擬創業設計和企業運營等實踐來培養成人大學生的創業能力,讓他們通過創業實踐課程真切感受和體驗創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種種困難和偶發事件,從而提高他們的創業綜合素質。在實踐課程教學中,企業要發揮其創業過程的典范作用,充分利用企業高層管理人才和企業創始人豐富的創業經歷,參與創業實踐課程的授課過程,為成人大學生創業教育提供專業性、專家性的指導和實踐平臺。成人大學生要充分利用這些機會,以現有崗位為依托,不斷體驗和運用所學創業知識,把自己塑造成為具有較強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的創業型人才。
三、結束語
通過本文研究,筆者深切感受到成人高校開展成人大學生創業教育的歷史意義和重要作用。培養成人大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是成人高校主動適應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成人高校在創業教育研究和實踐方面還處于探索階段,理論支撐和模式構建還不夠成熟,本文構建的校企合作創業教育模式是針對當前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設想和構思。在筆者看來,在當前和今后一定時期內,成人高校要站在時代的前沿,踏著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趨勢的主旋律,以培養創業型人才為突破口,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廣度和深度,勇于實踐新的創業教育模式,體現地域特色,成人高校的創業教育就能取得突破性的進展,校企合作創業教育模式一定能為成人高校的未來發展開辟一片新的天地。
作者:申樹明 單位:浙江廣播電視大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36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