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美育教育論文
一、加強與青少年之間的互動交流
從實踐來看,我國博物館仍然是以說教這種單一的方式作為教育方式,青少年只能作為被動的聽眾,這顯然難以有效激發青少年的共鳴,吸引他們參與進來。實際上,隨著我國高科技技術的普及,利用3D技術的領域正在不斷增多,已經有部分地方的博物館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實踐表明,借鑒3D技術讓文化生動起來,青少年更加容易被吸引,其教育功能也能得到最大的發揮。當然,由于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并不是每個地區的博物館都可以引進3D技術,但是,筆者認為,3D技術的應用能夠有效引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學習的欲望,這足以說明,加強博物館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時有益的,將青少年由被動的聽眾轉變為主動的參與者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發揮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因此,必須要加強博物館與青少年之間的互動交流。
二、加強與教師、家長之間的溝通
雖然,我國已經開始實施了新課改政策,但是教師和家長對青少年的教育工作卻絲毫不敢放松,而由于我國博物館始終未能在促進青少年美育方面發揮其應有的功效,教師、家長對博物館的教育功能始終抱著一種保守的態度,認為博物館對促進青少年的學習并無實際益處。因此,為了改變長期以來教師以及家長對博物館存在的誤解,博物館負責人應當加強與教師以及家長之間的溝通和交流,讓教師以及家長認識到博物館在對培養青少年美育方面的積極作用,唯有如此,積極引導和鼓勵青少年參觀博物館,并受到熏陶才成為可能。
三、加強宣傳推廣工作
長期以來,我國博物館對于外人而言始終有著一層神秘的面紗,給人以一種神秘的感覺,讓人難以親近。實質上,博物館應當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在對青少年的美育培養上發揮一定的功效。因此,博物館負責人唯有帶領博物館走到世人面前,讓人發現博物館的魅力,才可能吸引觀眾的瀏覽。特別是對于青少年而言,他們正處于學習能力最強的時候,如果博物館可以以室外展覽、模型設計比賽等方式吸引青少年參與其中,這樣才能讓他們真正見識到博物館能為他們帶來的樂趣,進而將參觀博物館作為其日常文化娛樂的選擇之一。青少年,作為我國將來的社會主義建設者,重視對他們的美育培養工作只會百利而無一害,本文主要通過四個方面分析和探討了如何加強我國博物館在對促進青少年美育培養的工作方面發揮實效,以期能夠充分發揮我國博物館的功能,避免其淪為擺設。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而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卻嚴重滯后,這是由多種主客觀原因造成的,博物館在對青少年的教育上面的缺失正是上述問題的一個縮影,因此,我們必須要從點滴做起,才能從真正意義上來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協調發展。
作者:王知熒 單位:山西博物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47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