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教育論文
一、學習方式的改變使安全教育課更具時效性
以前說教式的課堂,教師泛泛地講解安全知識和自救逃生技能,同學們被動地聽,根本沒有主動學習的機會,更談不上實際技能的培養,加之自身素質不高,未經過專門培訓,掌握的消防知識有限,內容局限、單一,以理論知識為主,缺少生動的案例講解,枯燥乏味,難以吸引學生,授課流于形式,缺乏實質性內容,學生的安全常識并沒有從根本上有所提高。一旦發生險情,大多數學生就會像無頭蒼蠅,盲目逃生,最后總還是釀成悲劇。這節課給我最大的震撼就是學習方式轉變后,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生收集資料、交流故事案例的過程就是掌握安全知識的過程,學生組成小組、進行實踐演練的過程就是形成安全本領的過程。而在這些過程中,學生也會自然而然地內化珍愛生命的價值觀,強化消防意識的觀念。比如,學生在演練中惟妙惟肖的表現,以及體現出的積極主動的意識、鎮定自若的神情、互助合作的態度、無私奉獻的精神等,都令人超乎想象、贊嘆不已。
二、學生家長的支持是安全教育課的重要條件
學生還小,搜集資料、準備案例故事是要家長參與的,課后筆者私下了解到,那些在課上發揮出色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家長比較支持的孩子。家長對孩子的支持,不僅是幫助孩子完成學習過程,也是一次親子的過程,更是給孩子學習上的安全感的過程。與此同時,也給了家長一次向孩子傳授安全知識和技能的機會。
三、改進小學消防安全教育進課堂的幾點思考
1.學校應承擔起消防安全教育職責
大多數學校能按上級要求把消防安全教育納入常規教學,但由于學校領導重視不夠,缺乏組織架構、教學檢查、師資培訓、活動開展、設施配備,有的對課程的內容以及授課效果不管不問,有的是安排了課時但被其他課程或活動占用。學校應建立長效機制,規范消防安全教育課的時間、內容、形式,避免授課的隨意性。因地制宜地開展多種形式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動,舉行滅火疏散逃生演練,建立消防文化長廊等;實事求是地結合城鄉生活環境、當地火災特點和青少年的特點,開發校本教材;不失時機地結合“中小學消防安全教育日”“119消防日”等進行消防安全法律、法規的宣傳和普及。
2.教師應肩負起消防安全教育的重任
消防安全教育的主陣地在課堂,教師是學生消防安全教育的實施者,只有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和合作,才能達成消防安全教育的教學目標。上好安全教育課是教師責無旁貸的任務,是把消防安全教育落到實處的根本。教師要增強消防安全課的計劃性,做好充分的前置性準備;要順應新課程的學習方式的轉變,提高課堂實操的本領;要架起學校、家庭、學生三方的橋梁,凝聚家校的合力,讓消防意識從小根植在孩子們心中,伴隨孩子們的終身成長,讓慘劇不再重演。
3.社會應履行好消防安全教育的義務
青少年是祖國的希望、社會的未來。從某種意義上說,教育決不僅僅局限于校園,課堂決不僅僅局限于教室,教學決不僅僅局限于教師。政府是教育的主導,社會是一個大課堂。總之,消防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在新形勢下做好小學生消防安全教育進課堂工作,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長遠意義。“珍愛生命,熱愛生活”是人類永恒教育主題,新課程為我們提出了明確的教育目標,新課堂為我們提供了更好的教學平臺,為了孩子的明天,為了祖國的未來,我們應該也能夠做得更好。
作者:張艷華 單位:河北省隆化縣回民小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0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