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條件下干部教育培訓論文
一、干部培訓健康發展的宏觀思路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應不斷貫徹黨的基本思想做好干部培訓工作,有效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做好培訓的總體思路規劃。首先應該做好立足當下的準備,嚴格圍繞國家建設的整體路線和改革創新的需要,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以及市場經濟的科學知識和管理知識融匯貫通。分多層次、多類別、多渠道對干部隊伍實施大規模的培訓工作,從中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國家干部。并從中選拔出推動國家經濟發展的大批中堅力量。另外還要做好長遠發展的打算,綜合各地特色和先進思想,將省內外、國內外的培訓方法互相引進。培訓的宏觀思路可以從以下六大方面展開思考。
(一)干部培訓既要為經濟建設服務,又要推進社會全面進步
干部培訓是應市場經濟體制的需要,必須不斷加強和創新的內容。就干部培訓的自身性質而言,主要是要培養綜合素質和能力都能達到較高水平的合格干部。干部培訓承擔著重要的責任,需要為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雙重發展起到服務作用。干部培訓是在發展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必須執行的任務,它是一項符合黨的基本方針策略的重要舉措。另外,還應注重干部培訓的政治功能、文化功能和促進干部全面發展的功能,這些能夠為市場經濟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保證,對精神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干部培訓過程中,既要抓好對經濟建設應該起到的服務性作用,又要加強對思想政治的導向性作用,同時不容忽視為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的作用。應該將理論培訓與業務培訓“兩手抓”,不容許將兩者割裂開來、單獨注重某一方面。
(二)干部培訓既要重視借鑒市場機制,又要嚴格遵循培訓自身的規律
改革深化的腳步在不斷加大,干部培訓的人才要經得起市場經濟大潮中的競爭。在這種情況下,相關辦學組織的培訓規模、課程設置以及教學質量等方面必定會受到市場的檢驗,其師資、經費和設備等也必定受到市場資源配置的制約。所以,干部培訓也應該順應市場做出必要的改革。因為一旦思想受到束縛,不能適時借鑒市場機制,培訓將無法步入市場經濟的正軌,也就不能保證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滿足市場經濟的發展需要。可是,干部培訓屬于成人教育的一部分,與經濟領域的培訓不同。特別是在政治理論培訓方面,一般會強制性灌輸一定的富有鮮明特色的政治屬性。為此,它在適應市場經濟機制的同時,也要遵循自身的發展規律。
(三)干部培訓既要立足本地,又要走出去學習
整體來講,干部培訓立足本地的思想毫無疑問,這樣能夠挖掘出各種現實的潛力。但是長期的“閉門造車”式的培訓必定造成局限性。因此,辦學形式必須在現有的基礎之上不斷拓展新的渠道,有針對性的、有計劃的走出去辦學。要適時組織干部到發達城市和經濟特區接受培訓,選送優秀干部和專業人才到發達國家的行政機構、科研機構考察學習。通過這些方式讓干部的視野得到開闊、思路得到拓寬,吸收更多更先進的管理理念。當然,對于出國培訓的安排需要謹慎地實施。對學習對象、編班方式、授課內容、日程安排、辦學管理等各環節,要精心設計,確保培訓的社會效益和聲譽。
(四)干部培訓既要繼承傳統,又要發展創新
繼承與發展一直要密切聯系著。如果不顧繼承,全權否定歷史經驗,那么發展必定成為“海市蜃樓”;如果不懂發展,一味堅守傳統思想,將沒有前進的動力和方向。干部培訓是隨著時代的腳步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有不同的概念和責任。干部培訓需要將繼承、發展和創新相融合。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干部培訓的本質任務沒有改變,尤其是使用的教材一直以我黨總結的寶貴經驗為主,額外凝結著一些來自科技、文化以及教育界的專家努力創造的智慧結晶。但是這些培訓的內容仍舊可能存在與時代脫軌的內容,所以一定要在集成我黨優良經驗的基礎上借鑒現實經驗及世界各國的經驗,使干部培訓體系不斷創新、完善,使干部培訓更加充滿生機和活力。
(五)干部培訓既要注重質量,又要注重數量
數量與質量是辯證的統一。培訓的質量是為干部綜合素質得到提升的保證,沒有質量的培訓將失去真正的意義,而如果單有質量不追求數量的培訓也并不可取。我們所關注的是保證廣大干部通過大量有質量的培訓得到真才實學。因此,要使我們能夠走向國際市場,具有競爭力,必須在確保質量的基礎上,盡可能最大限度地組織更多的干部參加到各種學習培訓中去。
(六)干部培訓既要著力提高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又要突出重點
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既要追求全體干部的素質的提升,也要重點培養一部分具有高層次、高水平的、能夠起到骨干帶頭作用的人才。所以,干部培訓既要面向全體大規模的展開,又要對擔負中堅力量的人才進行科學的、系統的、具有高深知識難度的培訓。在這樣既有厚實的人才基礎、又有勇攀高峰的領路者的成功培訓模式下,各項事業才真正能突飛猛進地發展。
二、分析加強干部培訓工作的主要途徑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要想做好干部培訓工作,必須應用科學有效的途徑展開實施教學。同時要大力弘揚我黨的重要政治思想,將優良傳統與現狀相結合,在總結我黨十八屆四中全會的最新思想的前提下,將干部培訓工作有效落實到位,爭取不斷取得更高的成就。
(一)采用計劃調節方法,強化干部培訓宏觀管理
隨著經濟的發展,干部培訓計劃在不斷地設計、改進、創新和完善之中。從而實現主觀與客觀一致,讓主觀的東西永遠跟進客觀事物的規律,在實踐中得到預期效果。在指導思想上跟隨黨的基本路線,并切合實際沖破某些不合時宜的條條框框;在工作布局上統籌兼顧科學發展觀,實現高效的各種培訓,將“特色理論”與經濟理論、經濟管理等方面的業務培訓合理融匯;對于一些短期的、零散的培訓內容合理融合到長期的、規范的計劃中去,克服培訓中的隨意性現象;在教學組織上,應該結合時代教學手段不斷提高培訓質量;另外還要做好調查研究,針對不同層次、不同行業和不同專業類型的干部采用不同的方法注意落實具體步驟。
(二)合理安排學習內容,增強培訓的針對性、科學性
學習內容是關系到干部培訓切實效益的“物質營養”。培訓內容可以主要突出在以下四個方面: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
(2)市場經濟知識;
(3)業務知識;
(4)增強黨性原則。培養內容的安排計劃應該著重考慮干部實際情況和工作實際需求,避免片面化和形式主義。干部隊伍可以分為多個層次和類型,所以在內容的選取方面不宜單一化。而且,內容的編寫要重視更新改進,要組織具有一定思想高度的專家學者和政績突出的工作者共同研究撰寫。
(三)立足于干部全員素質提高,注意突出培訓重點
干部隊伍的培訓應該以全員素質的提高為目標,然而在培訓過程中又要分清主次,不能平行推進,應協調好對一般對象和重點對象的關系,在兼顧全員的基礎上突出重點。比如,可根據各省的實際情況,對決策層黨政領導干部、經濟管理骨干型干部、大中型企業領導、省級后備干部及高水平科技專家等進行重點培訓,并對這些重點培訓的部分也要分別提出不同的內容和標準。培訓的綜合管理部門應該與有關業務職能部門積極配合,及時調查研究,制定可行的計劃,切實搞好重點培訓的組織協調和宏觀管理。
(四)采取市場調節手段,拓寬渠道,擴大干部培訓規模
結合當下時機,將市場經濟中所表現出來的客觀需求與干部培訓相融合,通過思想的不斷解放大規模對干部展開培訓。培訓的方式應該多管齊下,將各種培訓模式相結合,如省內與省外結合,國內與國外結合,長期與短期結合,政治學習與業務培訓相結合等等。大量實踐表明,符合市場經濟需求的業余培訓模式是一種投資小、效果佳、沒有圍墻的干部培訓形式,應該被多多推廣。
(五)健全培訓的政策、法規,保證干部培訓順利發展
干部培訓工作需要源源不絕的動力源泉作為支撐,而這份源泉來自于干部的相關政策和制度之中。干部培訓的出發點是提高干部的素質,所以落腳點要回歸到干部的任用上。為此,需要不斷建立健全干部培訓的相關政策和制度。結合當下干部隊伍的現狀,可做好定期培訓計劃,分別從崗位職務培訓、在職培訓、培訓檔案、培訓考察制度等多方面建立健全的培訓管理實施辦法,并做好相關制度的完善和實施。為保證干部培訓工作順利開展做好準備。
三、結束語
干部培訓作為干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干部向更高層次進步的重要形式。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干部培訓更應該擴大規模、改進方法,促進干部的成長,挖掘干部的潛力,為推進干部隊伍的事業向著更符合市場經濟發展的方向前進。
作者:王建軍 王澤恩 單位:甘肅行政學院 甘肅省人民檢察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