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學教師教學理念價值探析
一、選取研究對象
為了更好地進行實驗對比,本研究選擇兩位經驗豐富,但是教學類型不同的高中數學教師劉老師和王老師(化姓)作為研究對象。這兩位老師的相似之處為:二位老師年齡、教齡相仿,教學背景相似,均為科班出身。不同之處在于:劉老師的教學較符合建構主義,更加注重師生共構式教學;王老師的教學則偏向傳統,以講述為主。
二、研究情境說明
研究的個案教師所任教學校為省城的一所重點中學,該校歷史悠久,是當地的一所名校,該校一個年級有30多個班,一個班50個學生左右,全校6000多學生,校園規劃合理齊整,各種設備齊全。學校較重視升學質量和升學率,且一直保持較高水平。
三、資料收集及分析
資料收集的內容集中在老師對教學過程的各項內容的看法與行動。資料的收集方法包括:觀察,座談,訪談(對象包括領導、教師本人、學生及教師親屬),教室觀察,問卷。資料收集時候要做筆記和錄音。資料分析主要是將收集到的材料進行整合分析,向相關專家請教探討,與相關文獻做對比,并將分析結果做分類分析。
四、調查結果與分析
1.劉老師的數學教育理念與價值觀
(1)樂觀的理念
經過調查,劉老師樂觀的理念的形成主要取決于他的成長經歷和教學經驗。日常教學中,劉老師覺得學校替學生想的太多了,由于升學壓力,學生的平時作業很多,有時候到了高年級還要補課,造成學生的痛苦,依照該老師的看法,學生應該有自由和空間,而不是為了升學和成績犧牲自己的時間和興趣,不能奢望每個學生都能考上重點大學,上好專業。劉老師自己的高中生活是輕松愉快的,讀書是她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前的生活雖條件不如現在,但沒什么壓力,學習起來也比較自由。而現代社會,信息通常,網絡發達,誘惑較多,競爭愈發激烈,升學率又是學生的生命線,學生是一種被動的學習,感到很痛苦,所以在目前的環境中,讓學生能感覺到快樂是很重要的。
(2)追求成就感
劉老師重視成就感與自己的一次高中經歷有關。高一時候,班上有一位同學父親早逝,母親身體也不好,家庭條件很差,坐在班級的角落里,自卑,成績很差,尤其是數學。劉老師想幫助這位同學,于是劉老師就發奮學習數學,學會后給該同學輔導,在提高了同學的數學成績的同時,自己也獲得了對問題的深入理解。后來,他就專門教班上的數學很差的同學,并獲到了很大的成就感,因為劉老師認為:“只有你做出來,成就感會油然而生”,也為他將來從事教師職業埋下了種子。換個角度,追求成就感與父母和社會的期許有很大關系。雖然父母當年沒有什么要求,但是劉老師希望達成父母的期望,這種不服輸的人格特質,應該是造成她追求成就感的一個重要因素。
(3)邏輯思考,知識銜接,反復訓練
劉老師本身對數學強調要了解公式的原理,能推導,切忌死記硬背。劉老師強調如果新課與學生的經驗沒有連接,學生會無法接受。劉老師還認為反復練習有助于概念的形成與熟練,重視練習的價值。
2.王老師的數學教育理念與價值觀
(1)注重權威
王老師重視權威價值的因素主要有學習經驗和初為教師的教學管理經驗。王老師是在傳統教育環境中學習的數學老師,其父親也是一名數學老教師,其認為數學絕對的真理。他非常嚴厲,在班上有絕對的權威。王老師大學畢業任教之初,第一班級就是一個程度一般的高三畢業班。采取權威的管理方式大概也是王教師唯一的方法。結果效果不錯,他肯定了如此的做法,自然也就延續了下來。
(2)注重考試與成績
王老師重視考試的程度已經到了他覺得沒有考試就無法教學的程度。讓考試變成了學習目的,而教學只不過是升學的工具而已。重視考試成績主要受以下兩方面影響:①自身的學習經驗,②學校的影響。①自身的學習經驗。王老師的數學學習經驗自述中,他說他初中時候數學也曾經很不好,后來通過強迫自己多加預習練習,成績有一次進步很大,由此他認為成績可以帶動學習興趣。②學校的影響。王老師所在學校較重視升學質量和升學率,學校設立了月考,全校排名等一系列制度,各種攀比跟風,教師之間,學生之間,年級之間。王老師在這所學校也難免受到這種氛圍影響,感到壓力很大。
作者:劉娟 單位: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5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