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教育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
1高校體育教育德育教育現狀
調查顯示: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育存在的諸多問題,使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德育功能處于弱化狀態,德育功能得不到真正體現。具體表現在:高校對在體育教育中實施德育重視不夠,體育教育的德育功能難以發揮,高校體育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意識不強,存在“重健體、輕德育”的現象,學生未切實感受體育課德育的熏陶,體育課德育效果難以滿足學生需要,大學生對體育課認知程度不夠,高校體育教育價值觀存在功力主義傾向。高校體育教育德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使得高校體育課的德育功能難以得到全面而有效地發揮。
2高校體育教育下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
2.1轉變觀念,加強高校對體育教學中實施德育教育重視程度
高校應加強對體育課的德育功能的重視,重點做好兩個建設。1)加強體育教師師資隊伍建設。應制定和完善體育教師師資隊伍培訓制度。定期開展體育教師德育培訓,通過對體育教師的德育理論、德育觀念、德育方法的培訓,提高體育教師的德育意識,增強體育教師的德育能力。2)加強體育教師評價體系建設。各高校應建立和完善體現體育教師德育績效的評價體系,將教師道德素養和對學生的德育工作及成績作為教師考核的重要指標放在首要考察的位置。需要注意的是:德育工作評價體系應該遵循全面、客觀、可度量和可比較的原則;同時,建立德育工作的考評監督機制,定期對教師德育工作進行監導評估。
2.2強化體育教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育人觀念,充分發揮體育教師在培育大學生社會核心價值觀中的育人職能
高校應多渠道地舉辦或外派體育教師參加政治理論培訓、德育學習培訓,經常性地開展德育工作交流活動,如公開課、教研會議等,使體育教師轉變德育觀念,掌握一定的德育方法和技巧,切實提高教師的德育素質,充分發揮體育教師的育人主體作用。在培訓內容中要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不僅強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體育教師中的培育,同時使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教學相結合。
2.3精心設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體育課教學的各個環節
體育教學過程由開始、準備、基本內容教學和結束四個環節組成。體育教師應做好教學設計,強化細節教育,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與體育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到每個大學生的心靈。開始階段,加強學生的組織紀律教育。應嚴格出勤考察,并與平時成績掛鉤,促使學生嚴格要求自己,形成遵紀守法的意識和行為習慣。準備階段,通過分組進行競技性游戲、播放反映體育精神、體育知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秀影視作品,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等體育精神。教學階段,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特點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關內容,根據各類教學內容制定出德育教育計劃:例如將吃苦耐勞、勇于拼搏的精神教育與田徑類的教學內容結合;將團結互助、協作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教育與球類教學緊密地結合等等。結束階段除了總結教學內容,重點對學生思想品德進行講評,使他們通過體育課的教學能夠在身體和思想上都有所收益。
2.4勇于創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于體育課教學效果評價體系中
教學效果評價指標由體育技能成績和學生德育成績兩部分構成。體育德育成績可將學生的平時表現如上課出勤、遵守紀律、文明禮貌、意志品質等作為評價指標,并在這個指標體系中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教學效果評價方式采取教師評價、學生互評的方式進行;教學效果評價主體由教師、學生兩類主體構成。這樣的評價體系改變了以往只注重學生體育技能成績的評價標準,重視學生的綜合素質,多元化育人,對學生起到了導向的作用,提升了學生的道德修養,并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滲透入學生心靈,起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2.5創造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環境,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良好文化生態。
2.5.1鼓勵和規范大學生群體性體育活動,增加大型體育賽事舉辦次數
大學生群體性體育活動是大學體育教學的延伸和發展。目前,各高校群體性體育活動主要為團隊參與為主、個人競賽為輔的競技性項目。如大學生冬季長跑月、趣味運動會、各種球類爭霸賽、健美操比賽等團隊形式的比賽。群體性體育活動能為大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樹立大學生的團隊意識、公平競爭意識,增強大學生集體榮譽感,促進大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養成,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整體素養,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基礎。應制定制度,積極鼓勵和引導大學生群體文化活動的開展;加強組織工作,使其規范化、常態化;加強指導教師的培訓和選拔;加強裁判隊伍的培訓,保證比賽公平、公正的裁決,培養大學生的公平競爭意識。大型體育賽事是大學生參與性最高、響應最為強烈的活動之一,各高校主要表現為春季運動會、秋季運動會,學生可以作為競技者、服務者和參觀者,大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提升集體榮譽感和愛國主義情感,在參加或觀賞大型體育賽事的同時,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啟迪和教育。應注意細節,加強組織和引導:賽前,加強宣傳發動工作;賽中,加強組織管理工作;賽后,加強的表彰工作。
2.5.2加強高校體育社團建設,發揮體育社團的宣傳教化、輿論引導功能
大學體育社團基于廣大學生的興趣愛好而成立,具有極強的凝聚力和親和力,為大學生的德育工作提供提供良好的教育平臺。高校應制定和完善大學社團管理制度,規范其行為,促進其發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德育先進內容作為考察和發展其成員的重要內容,發揮體育社團的宣傳教化、輿論引導功能,促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和培育。完善體育基礎設施,加強體育物質文化建設,實現環境育人體育基礎設施完善與否是大學體育得以開展的必要條件,也是大學體育精神文化建設得以實現的基礎條件,是全面提升大學體育德育功能的必要因素。首先,建立長效機制,制定可持續發展的規劃,多渠道籌措資金,按照國家標準并結合師生的實際需求修建體育場館和設施;其次,制定制度,專人負責,保障體育設施的日常維護和正常使用。為大學生體育活動做好基礎保障工作,為大學生德育創造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2.6重視榜樣引領作用,挖掘、宣傳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育界先進人物及事跡
發揮榜樣示范作用是最為直接和學生接受效果最好的教育模式之一,體育明星的榜樣作用對大學生的影響則更為突出。
3總結
高校體育教育應在德育過程中,充分挖掘體育明星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的人物和事跡,通過課堂教學、體育活動等途徑,發揮其示范和導向作用,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以及中華體育精神,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培養學生高尚的運動情趣,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作者:劉旭 杜冰 張帆 邊龍龍 單位: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