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模式探析
一、基于年級差異的精致化教育路徑設計
精致化教育強調對學生個體發展的積極關注和引導,是一種以學生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的優質教育理念。精致文化、精致思維和精致管理的精致化組成,需要具體的教育途徑加以分類引導。筆者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特點,遵循個體成長成才規律,以及學業水平、個性發展特征、個人發展規劃等實際差異,對精致化教育路徑設計如下:在大一新生中,主要進行氛圍教育、融入教育和規則教育。幫助新生盡快完成高中到大學的轉變,包括學習方式、獨立生活、心理調試、人際關系、環境規則、自我認知與定位等具體內容。以“空氣養人”為理念的氛圍教育,強調“邁好成長第一步”,入學相關手續辦理、寢室分配與入住、生活必需品的采買等環節都由新生獨立完成;并以高年級志愿者團隊、學生黨員先鋒崗等形式,使新生在入學之初就融入大學獨立、自由、開放的生活氛圍。融入教育主要以團隊建設、軍事訓練、感恩教育等形式,完成人際交往的破冰行動、樹立團隊意識、實行激勵與反饋機制、形成團隊整體風尚和價值觀,幫助新生盡快建立自身朋友圈,形成和諧人際關系,更好融入大學生活。規則教育目標是讓新生熟悉大學規章制度、校規校紀,明確學習、生活所需遵循的原則和規范,培養初步自我規劃能力,提高學生個性、潛能、興趣等方面發展的最優化和最大自由度。同時,通過“面對面”訪談、大樣本問卷調查等方式了解新生實際情況,為每個學生建立個人成長檔案,從大一開始進行有效的精致化管理。在大二學生中,主要進行學業教育、藝術教育和心理教育。學業教育注重學生、輔導員、專業課教師三者的互動,針對學業發展水平和愿景,幫助學生“私人訂制”學業計劃,激發自身學習潛力和積極性,逐步構建專業知識框架,形成專業思維能力。幫助學有余力的同學以“精英班”等形式深入拓展專業學習領域,幫助學業發展較為平緩的學生樹立學以致用的專業技能培養意識,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對于學業發展較為遲緩的學生,明確專業培養目標,保障專業成績達標,在此基礎上培養學習興趣,提高學習能力。開展藝術教育和心理教育,尊重學生興趣、愛好和特長,培養藝術鑒賞能力和感知水平;心理教育側重于針對不同心理特征和個性特點的學生培養逆商、情商和快樂生活的智慧,及時調試在適應環境、人際交往和個人發展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在大三學生中,主要進行發展教育和實踐教育。發展教育,即根據自身價值理念、人生理想、綜合實力、興趣指向、實際需要等相關因子,引導和幫助學生科學、合理規劃未來發展方向和路徑。對發展目標明確的學生,要在關鍵環節和平臺上助力成長;對發展目標較為模糊的學生,要幫助其完成自身優劣勢分析,平衡興趣取向和實際需求的差距,做初步的發展規劃。實踐教育的開展分為校內、校外兩部分,包括專業實習、實戰演練等以“在職者”身份進行的具體實踐;也包括模擬實踐,如模擬面試、職場模擬大賽等,鼓勵學生在實踐中發覺自身潛能,做好個人發展定位。在大四學生中,主要進行感恩教育和畢業教育。感恩教育理念主要體現在大學精神和大學情結的延續,要注重畢業典禮,建立校友檔案,校友林,開啟“我寫校史”等活動的開展,激發學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的情懷。畢業教育主要體現在畢業就業、升學、出國等各環節,在辦理畢業手續、畢業派遣、簽訂勞動合同等具體內容上體現服務意識,促進管理和服務的規范化、科學化和人性化。
二、基于群體差異的精致化教育路徑設計
厘清造成學業困難的首要因素,智力水平、認知能力、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等相關因子,應科學評估權重,使深度輔導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制定相應改進計劃,設定下限目標,階段性反饋、調整;幫助家庭貧困學生了解學校獎、助學金等相關評選和發放原則,并設定目標激勵,用情境教育逐漸淡化自卑陰影;針對心理脆弱、人際障礙、性格偏執的學生,應當通過心理普查的方式,與學校心理咨詢室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注重痕跡管理和成長檔案的建立與留存;針對學籍異動學生,了解異動原因,第一時間建立起家校聯動機制,重視對其檔案及相關程序的制度化和原則性,重視其融入能力與適應水平的狀況。對于“優質學生”中的黨員應當重視提高其黨性修養,要關注入黨前后積極性的轉變,建立評價和激勵機制;對于團隊領袖,要幫助其完善個人成長規劃,充分尊重個人意愿,在關鍵問題上給予指導;對于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要精心培養,讓其在擅長領域發揮到極致,激發其自身潛能,但同時要在均衡發展上為其精心策劃,平衡身心發展。
作者:李焦焦 單位:遼寧大學商學院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56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