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生活化教育探究
現代數學教學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要有新的內容、新的方式方法,要求教師教授的知識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中真正地應用起來。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如何將生活化教育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推進,如何讓學生在生活中能夠做到“學以致用”,筆者在此介紹自己的幾點教學經驗。
一、巧妙構思,讓數學課堂融入生活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很多教材內容都可以參照我們的現實生活進行改編,這就要求教師能夠發現生活中可以融入數學教學的內容,進行巧妙構思,讓數學課堂融入生活。教師必須突破以往死板的“滿堂灌”教學方式,應當善于發現生活中能夠融入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各種“道具”,讓學生能夠在利用這些“道具”進行數學學習的過程中真正地理解數學學習的重要性,讓他們充分認識數學是他們未來生活中必須掌握的一種知識。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紙幣、糧食、鉛筆、火柴、水果等等都是可以利用的“道具”,教師巧妙地將各種“道具”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強數學對小學生的吸引力,培養他們對數學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在數學學習過程中達到“學以致用”。
二、設置具有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活情趣
小學生對生活的理解是片面的、懵懂的,大都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方式,對很多事情都沒有進行過認真的思考。在數學教育過程中,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生活化教學情境的設置,讓數學課堂充滿生活情趣。教師可以將生活引入到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引導。比如,在進行認識人民幣的教學過程中,我巧妙地將商場購物融入到了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扮演收銀員和購物者,利用購物結賬的過程,讓學生認識人民幣;同時在學生的角色扮演過程中把簡單的加減法運算知識放置其中,讓學生感覺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在進行統計運算的教學時,我帶了紅豆、綠豆、黃豆、黑豆等好幾種豆子,讓學生在對各種豆子的挑揀過程中進行數據統計,讓他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夠自己動手操作這樣,利用小學生好動的性格特點,讓他們參與到數學教學過程中,讓數學課堂充滿了生活情趣。
三、利用開放式課堂教育方式,讓學生加深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小學數學教學的許多內容都來自于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如圖形認識、年月日、時分秒、打電話等。針對這些跟我們生活實際有著重要聯系的課程內容,教師可以利用開放式的課堂教育讓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學習,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印象,讓學生懂得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教室也引入了現代的生活用具,精美的日歷、漂亮的鐘表都存在于我們的教室中。在學生對上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不必刻板地讓他們知道一年有多少天,一小時有多少分鐘,可以讓他們在對日歷、鐘表的觀察中去掌握這些知識。上課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日歷和鐘表進行觀察,讓他們去翻看日歷,去注意鐘表的時分區別。在學生仔細觀察的基礎上,教師要對他們進行耐心的引導,可以問他們:“日歷厚么?”“一本日歷有多少頁呀?”“日歷為什么有這么多頁呢?”“為什么鐘表上有12個數字呀?”“12個數字中間有多少個格呀?”通過教師有意識的提問過程,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回答,而教師要在學生回答問題的過程中進行鼓勵夸獎,讓他們有一種學習的成就感,并且認識到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營造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小學生對學習是一個被動的引導過程,在小學數學教育過程中,教師應當將生活中愉悅和諧的內容引入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在愉悅和諧的教學氛圍中進行數學學習,培養他們對數學的興趣,達到“學以致用”的最終目標。現實生活中應用到數學知識的內容很多,小學生處在身心發展迅速、智力開發迅速的階段,作為小學數學教育工作者,我們要將我們的數學課堂營造得愉悅和諧,讓學生愿意學習數學。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熟知的游戲穿插其中。如以引入“豬八戒吃西瓜”這個游戲為例,在進行課堂教學前,教師可以對孩子們說:“‘豬八戒吃西瓜’這個故事你們都知道么?”首先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力,讓他們感覺到這節課肯定好玩,讓他們的心情愉悅。“豬八戒吃西瓜,都想分成幾份呀?”這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意識的引導,從而讓他們產生對這節課的濃厚興趣。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生活化教育方式的引入給了我們達到教學最終目標的一個極好方式。如何善用生活化教學模式,對小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他們的未來生活也會產生意義深遠的影響。
作者:蘇濤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