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園文化建設與素質教育
在學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屬于重頭戲,發揮著帶頭育人的作用。因此,大力創建符合小學特點的校園文化,既可促進學校持續健康的發展,同時也讓身心正處在啟蒙階段的小學生在充滿文化底蘊的氛圍下,受到德智體美素質教育的熏陶,身心能夠得到全面發展,成長為國家未來合格的接班人。但目前許多小學的校園文化建設,并未取得理想的成效。一邊是“高高懸掛”的校園文化基調,一邊是收效不大的學生素質教育,這給我們的校園管理者留下了有待深入研究和思考的問題。在此,筆者結合多年的學校管理經驗,就如何在新時期,將小學校園文化建設與素質教育背景融會貫通,保持步調一致的協同發展,從而形成強大的合力,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談談看法。但個人觀點膚淺,有不妥之處,還請行內同事多多指正。
一、小學校園文化建設與素質教育背景的關聯影響
(一)存在共同的教育目標
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它的建設,主要包括物質建設(如環境、設施)、活動建設(各種體育文藝活動)、制度建設、精神建設(如校訓、校風、教風、學風)。通過上述四個方向的建設,形成動態發展的校園文化,小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價值觀傳遞、多樣化知識傳授,開發創造性思維,陶冶情操,從而促進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是產生在國家對教育事業重大變革的過程中,計劃經濟體制下是不可能產生的。其背景所倡導的教育內容,也包括德、智、體多個方面,比如,對小學生進行的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和健康等等素質教育。最終要培養小學生擁有良好的心理道德素質,以及扎實的文化素質。
(二)相輔相成與相互作用
一方面,豐富多彩的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創造寬松的育人環境和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了小學生個人興趣和潛能開發。另一方面,校園文化建設搭建的各種文化活動平臺,成為素質教育實施實實在在的載體,比如,標語文化、口號文化,舉辦的各類講座,各項文娛活動等,不但拓展了學生知識面,還有助于學生特長發揮、興趣愛好培養和行為習慣規范,對提升綜合素質是非常有益的。反過來,實施素質教育,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了提升,展現出良好的精神風貌、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提升了校園文化建設的品位。同時素質教育的縱深推進,無形中使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內容更加豐富,建設層次提高,校園文化建設氛圍更加濃郁,校園文化建設條件越發成熟。
二、如何實施小學校園文化建設與素質教育協同發展
要推進小學素質教育,還需在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工作中,二者形成良性互動。具體操作方法:
(一)提高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思想認識
現有小學校園文化建設中,存在重視程度不夠高、認知理解不到位、發展內涵不深厚等現象。校園管理者需在后期建設中,加以克服和改進,應當改變過去那種認為現代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小學的主要任務還是在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觀念。應將其列入學校管理工作中心,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與其他校園管理工作同計劃、同部署、同組織、同實施、同檢查、同督導。
(二)改變在建設資金投入上的不舍得
要解決因建設資金短缺,小學校園育人環境不夠優美等問題,需撥發專項資金,加大投放力度。不過分追求奢華的校園硬件設施,要與小學特點與優勢相結合。破除文化建設硬件設施好,校園文化就濃厚的錯誤觀點。這在現實中,有事實證明,那些所謂的建設一流的貴族學校,校園文化,是無法與百年老校相比的。
(三)強化文化建設軟件
要緊跟時發表展變化,不斷更新小學校園文化建設指導理念,豐富建設內容,創新有效載體,扎實推動建設進程,在實踐中形成具有自身特點的校園文化,為素質教育創造條件。綜上所述,小學校園文化建設,強調的是一種氛圍和條件的創建。素質教育,倡導的是素質教育內容的實施。二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影響。以校園文化建設,推進素質教育,以素質教育深化校園文化建設,二者共同發展,形成強大合力,促進小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作者:張成林 單位: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石橋鎮魯番小學
本文html鏈接: http://m.35694.cn/qkh/61948.html